三国第二曹贼
繁体版

第十七章周公与成王

    听了曹德的回答,曹操微微一愣。

    他着实没有想到,自己与程昱荀彧戏志才等谋士所制定驱虎吞狼之策,竟然被弟弟给看穿了。

    能够看穿这条计策,必须要站在更高层次上才行。

    首先得清楚大汉王朝的体制。

    此前汉朝一直采用郡国制,以郡国为最基本行政单位,财政权、用人权都掌握在郡守手中。

    直到黄巾之乱之后,各地郡守甚至都掌握了兵权。

    所以一郡之守,跟一国之君几乎没什么区别了。

    而州中刺史只是六百石的俸禄,对各郡守仅有监察权,并没有任免权。

    若真有事,两方都有上奏朝廷的权利。

    至于朝廷是听信两千石郡守的,还是六百石刺史的,那完全取决于谁的手快,谁的奏章先到达洛阳。

    太史慈此前的杀人事件,就是因为做郡吏时,去洛阳送奏章,与州吏比速度,直接把州吏给干掉了。

    可是时间到了兴平元年的现在,大汉王朝早已经名存实亡,各州刺史也被权力更大的州牧所代替。

    州牧掌管一州行政、军事、司法,乃是中央政府派驻地方的最高长官,也是各郡守的顶头上司。

    也就是说,郡守们从此前听命于朝廷,如今改成了听命于州牧。

    在从前,洛阳朝廷山高皇帝远,郡守们可以大权独揽,如今州牧可是近在咫尺。

    所以对郡守们来说,自然是心怀抵触的。

    兖州所面临的情形也是一样。

    此前刘岱的身份是兖州刺史,对各地郡守的掌控有限。

    可是曹操来了之后,直接霸道的自立为州牧,相当于宣布了兖州主权。

    以前有黄巾军作乱,各郡都要靠曹操来做首领,共同抵御贼寇,大家也不好多说什么。

    可是如今黄巾之乱已经平定了,各郡守还要听命于曹操,便觉心有不甘,于是不免生出卸磨杀驴,鸟尽弓藏的想法,对曹操的命令开始阳奉阴违,不予遵守,妄想再重新回到郡守主导郡国的时代。

    只不过他们算认错了人。

    曹操性情霸道阴狠,招降黄巾军之后麾下坐拥精兵十数万,身边又有荀彧程昱戏志才等智谋之士辅佐,岂能成为被郡守们卸磨屠杀的“驴”?

    对付那帮郡守们,都不用曹操出手,只是使阴招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譬如对付泰山郡郡守应勋,徐州军攻来,你应勋能不能以一郡之力抵御?

    要是不能,就赶紧把郡守之位交出来,换成曹氏的人自己来做。

    如今令曹操想象不到的是,这么完美的计策,弟弟竟然也能想到。

    “看来为兄是小瞧了你,”曹操欣慰的拍了拍曹德的肩膀,欣慰的道:“季德之智,当真出乎我预料之外。”

    曹德拱手进言道:“兄长,既然已经知道徐州军即将来犯,何不现在派人前去向泰山郡士绅征粮?

    他们必定不缴。

    到时徐州军袭来,兄长便见死不救,如此对其他郡内士绅,也起到警示作用。”

    “这主意不错,”曹操哈哈大笑道:“不过戏忠已经率先提出,为兄早已派人去了。”

    曹德闻言稍稍有些沮丧。

    看来不能低估了古人的智慧,他能想到的,那些顶级谋士也早就想到了。

    戏志才可是智谋不下于郭嘉的谋士,只可惜跟郭嘉一样,死的太早了。

    曹操见曹德眼神暗淡,便猜到弟弟的心思,微笑道:“不要气馁,你有这等见识,在我曹氏宗亲之中已经无人能及,还有什么不高兴的。

    听说,你最近在鄄城建了一座义舍,一座精舍,可有此事?”

    “有,”曹德压根儿就没想瞒着兄长,老老实实的答道。

    “嗯,”曹操点点头道:“义舍用来扬名,精舍用来招募人才,这法子不错。

    只是可曾招募到得力之人?”

    曹昂抢着道:“他那精舍从建立至今,听说只有一个人进去过。”

    曹操瞪了儿子一眼,没好气的道:“你叔父至少有此心,得到名望与贤才,这乃是争霸天下之根本。

    你呢?

    整日只想着搜寻经学典籍,连兵马都交给他人来代训,如此所训练出的,那还叫你的兵马?他们对你可有半分敬畏之心?”

    曹操劈头盖脸一通训斥,把曹昂训的抬不起头来。

    随即曹操稳了稳情绪,对曹德换了一副和气的口吻,谆谆教导道:“扬名与招募贤才,均非朝夕之功,当持之以恒,一如既往。

    要时常以周公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为表率。

    对待贤士要有策略,你越想得到一个人效忠,就越不要说出来。

    但当对方有所需求之时,一定要给予最好的安排,而且要远超对方想象,如此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譬如一个寒门学士,想要一千钱安顿家人,你若给他一千钱,也不过是达到他心里所求而已。

    假如你直接给他一万钱,便会让他印象深刻。

    记住,只要能招募到贤才,不要舍得花钱,也不要顾忌身份。

    只要你做到这几点,长此以往,必定会让天下贤士蜂拥而至。”

    “多谢兄长教诲,小弟受教了,”曹德冲着兄长深施一礼。

    曹操看了旁边低头不语的曹昂一眼,叹口气道:“周公曾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轻矣,犹恐失天下之士。’

    不知吾弟将来,能否效仿周公,辅佐你家侄儿。”

    曹德心中微动,周公辅成王,与自己未来辅曹昂,或许有几分相像。

    他恳切道:“小弟自当尽力,以周公为毕生志向。”

    曹操平生最佩服的就是周公,他自己在未来几乎已经做好了篡位的所有准备,但却终生没有捅破那一层窗户纸,他何尝不把自己当成了周公?

    此时听闻弟弟表态,曹操点点头道:“但愿你们叔侄能够互相扶持,相得益彰。”

    说完便扬长而去。

    曹昂怔然看着父亲背影,自言自语道:“我又不喜欢这些打打杀杀之事,非要让我去练兵做什么?”

    曹德笑道,“就算你不喜欢,可谁让你是兄长的儿子,这是你无法逃脱的责任。”

    “不是还有你么?”曹昂笑了笑道:“你既然要做周公,那我就做成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