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时代:从少年闰土开始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章 新的生意

    几个月的时间,到年尾了。

    生意是越做越大。

    有着漕帮运货,江浙还有上海滩的一些地方来往的较为方便。

    现银到了七八万两了,主要是上海滩大卫那边赚的。

    大卫估计也能赚上万把两银子。

    开始在会稽开钱庄了。

    钱庄的掌柜安排了德贵。

    门面装修得非常好。

    钱庄有着五六个伙计。

    张德贵现在跟着干了一年,能力气质都培养了出来。穿长衫马褂,红光满面,精神抖擞地在亲自招呼顾客。

    至于会稽一些比较大的老板还有县太爷就由闰土去招待。

    很多的商人都过来了。

    第一,闰土本来就是举人。再有就是他和县太爷的关系非常好,说得上话。难免有什么事要闰土的,闰土的人缘不错,会稽的大户商人们都捧场。

    只有七八万两银子,开钱庄的话暂时先考虑着会稽。

    等之后再绍兴杭州,最后遍布整个江浙。

    现在主要先笼络下现在过来的人。

    摆了一大桌酒席。

    有着大药房还有闰土本人的名声,现在这个钱庄捧场的人很多。

    钱庄的名字就叫做农商钱庄。

    农放前头,现在这个年头农民是最多的。

    弄出这个钱庄来,闰土是两个打算,其一,赚大钱。其二,为普通老白姓提供些便利。

    光有农民也不行,要有大客户,有着几个大户头,生意才能展开。

    最重要的就是名气,不说全国的名气,干上个一两年至少要把江浙的名气打出来。

    这个钱庄闰土还是比较看重的。

    给不少的老板都开了户头。

    其中就还有知县和师爷的。

    多多少少的都存了点钱。

    在会稽,闰土现在的名声非常大。

    “若松。”

    “县尊大人。”

    “给我开一个户头,名字就叫小花。共二百两银子,每月可以提出十两银子。”

    这是县太爷给他的小老婆开的。

    家里还有着个大老婆。

    男人都喜欢年轻的。

    第一天就开了几十个户头。

    非常的不错。

    一下子就收进来了几千两银子。

    乱世的时候,会有富家大户愿意把银子存在钱庄里,甚至不要利息,只要保本就行。

    放进钱庄里头的,闰土都给了利息。

    特别是前期放进来的人给的利息较高,差不多是别的钱庄双倍了。

    张德贵:“东家,人家存钱都有这些利息,咱们可太亏了。”

    闰土:“世上随便什么事,都有两面,这一面占了便宜,那一面就要吃亏。做生意更是如此,买卖双方,一进一出,天生是敌对的,有时候买进占便宜,有时候卖出占便宜,会做生意的人,就是要两面占它的便宜,涨到差不多了,卖出。跌到差不多了,买进,这就是两面占便宜。”

    股票期票玩的多,这些个涨跌的就懂那么些。

    张德贵也不是愚笨的人,听了闰土的话,感觉有些受益。但如何才知道涨跌。自然要靠自己的眼光了,靠认知。

    闰土多点拨一些,“做生意怎么样的精明,会打算盘,这算不得什么。要紧的是眼光,生意做得越大,眼光越要放得远。做小生意的,比如说,今年天气热得早,看样子这个夏天会很长,早早多进些蒲扇摆在那里,这也是眼光。做大生意的眼光,一定要看大局,你的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国外,就能做国外的生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容易事半功倍。市场需求。有需求则有市场,也较容易产生利润。经营思维,产品质量,符合潮流,价格,地理位置。不要太过于计较,有得就有失。”

    这些话在学堂的时候有跟学生说过。

    跟二狗的时候也说过,现在再跟张德贵也说一遍。

    几天后。

    江西的副官又过来了。

    这次还是过来下军需订单的。

    要了几千两银子的货。

    “张掌柜,没想到你还开了个钱庄。”

    闰土:“李副官,要不在钱庄也开个户头。存上些银子。”

    “好说。张掌柜竟然还考上了举人。数月不见您竟然就有了这么大的造化。”

    副官拿了一大袋东西过来。里面是一堆银子,有元宝,还有碎银子,看上去像是刚从泥土里掘出来的。还有银票。

    “银票是两千两,银子照秤,大概有一千两。张老板,我存在你这里,利息给不给无妨。”

    闰土越发奇怪,看不出一个月几两十两银子工资不到的绿营军官,会有三千里银子的存款,“李副官,承蒙你看得起,利息自然是有的,你想要存多久?”

    钱庄来钱还是比较快的。

    这个副官赚了这么些银子估计耍了些手段。

    “限期。”

    闰土:“那就存活期吧。不论什么时候,拿折子就能取钱。”

    “谢谢了。”

    他早就有存钱钱庄的念头。

    对闰土比较信任。

    就打过几回交道就对闰土比较的信任。

    又跟他喝了些酒。

    存钱的时候只有德贵,闰土,还有副官在场。

    这么些的钱,大多来路不正。

    吃了空缺。

    现在的军队吃空缺的军官很多。

    各地都有。

    一个总兵下面有两三千人,很多都会冒领个三五百人的空缺兵士粮饷。

    占兵额总数的百分之十多。

    然后下面的守备,千总,把总,他们也不会袖手旁观一尘不染,也会仿效其上司而行。

    基本上也会领几十个人的空缺。

    总共三千人的队伍。

    甚至高达一千人的空缺。

    除了长官的冒领外,还有公费粮,是用于营中公用的款项,如军装、校场、公署等事的修缮,领饷及报销时的开支,等等,或在兵丁粮饷内摊派,让兵土直接负担,或扣存名粮。

    基本上到处都有,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俸禄低了。

    在宋朝一名官员可能俸禄是明清官员的几十上百倍。

    现在就算是当官的,可能一年的俸禄也才百来两银子。

    对普通人肯定是够了,绰绰有余,生活的不错。

    对于当官的来说那就太少了,日子会过的比较的艰难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