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西楼,锦书南来
繁体版

第十二章 白清清和李子和白柳黎

    柳南终于又孤身一人踏上了路途。现在的他,鞋履衣服破了好几个空洞,每次他便扯些不用的旧布缝缝补补。长发披在脑后,胡须也蓄了起来。他没有再刻意走无人的山路。他走进城镇,不在意旁人异样的眼神。这个身形颀长的男子,躯干挺直,落拓坚毅。此时的柳南,给人的感觉已经不是颓废,他内心已经活过来了。这样由内而外散发的力量,正是他一直所追求的,只不过,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

    他和农夫并坐,在烈日下吃饼;他和游学士子交谈,举杯歌咏,共享春风;他和乞丐比邻,熬过长夜;他和无良商人争执,替人讨回公道。一路上,他似乎有意忘记自己是谁。脑海中,他记得自己是柳南,不去想书院,不去想阿吕。他只想着要前进。他慢慢蜕变了,他不想要当一个只会引经据典的书呆子,他想要改变。他学会了吵架,他学会了打架,他学会了借势,学会了攻心。他不再惧怕。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他不再执着于自己是一个士子的时候,柳南成长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会给他日后带来莫大的裨益。

    ……

    河郡,依旧祥和。

    早上,白清清和李子打扫屋子。老伯踩着轻快的步子来到屋前,声音宏亮地说道。

    “姑娘,家里的鸡生了好些蛋,我给你们送了些过来。”

    “老伯啊,您和老姑自己吃就好了呀。”

    “我们俩口子哪吃得了那么多啊,拿着拿着。”老伯把竹篮子塞给了清清,见到清清收下,老伯咧开嘴笑了。

    “谢谢老伯,您等一等,李子一大早去河里捕了几条大鱼,正好拿给您和老姑。李子,把鱼提出来吧。老伯不要推辞了,我们自己是够吃的,您要是不拿,我这鸡蛋也不要了。”

    “好好,我拿着,我拿着。”

    “老伯给,这鱼啊可新鲜了,您提回去让老姑做鱼汤,保准好喝。”李子说。

    “好嘞好嘞,老汗我要多吃几碗饭啊。那姑娘,我先回去了啊。”

    目送老伯进了自己的屋,清清对李子说,“这鸡蛋待会给白柳黎吃,让她多吃几个。”

    “没问题姐姐。”

    “我去书房看看。”

    说完后,清清便走进柳南的书房,看看里面的东西有无杂乱,然后细致地把桌子、凳子和书上的灰尘抹去。其实并没有什么灰尘,因为她每日都会做着同样的事情。李子看着姐姐在书房里忙碌,踌躇了一会,也跟着走了进来。

    “李子。”

    “姐姐。”几张宣纸静静地挂在墙上,上面还有一些去不掉的泥印,那是上次李子生气时扔掉的宣纸,姐姐把它们都捡了回来,小心擦拭,只等柳南回来可以继续使用。

    “姐姐,柳南快到竹都了吧。”

    “算算日子,再过几天应该就到了。也不知道他这一路上顺不顺利。”

    “姐姐你不用担心他,柳南很厉害的。他以前在外头读书的时候,见识可多了。”

    “是啊,他很厉害。先不说他了,我们去弄早饭吧,小丫头估计是饿了。”

    “这小丫头饭量真大。”李子笑说道。

    走出屋外,清清喊道,“白柳黎,起来了。”

    “起来啦。”她并没有很嗜睡,早在清清她们醒来的时候,她就已经醒来了。毕竟风餐露宿惯了,她并不娇气。这个晶莹剔透的小女孩,很像一个瓷娃娃般可爱,又极为乖巧懂事,所以深得二位姐姐的欢心。当日与柳南分开,她继续向前走,只是道路弯曲、又有许多岔路口,迷迷糊糊便走到了河郡,与忙碌的两位姑娘相遇。询问之下知晓了柳南的消息,清清和李子将女孩带回了家。

    白柳黎走进厨房,帮她们烧火,坐在灶前,大眼睁着。

    清清下了三碗面条,煎了五个鸡蛋,三个是给白柳黎的。很快香气浓郁的葱花面就做好了。

    饭桌上,白柳黎大口吃着面条,浑然一幅饿惨了的样子。柳南所言非虚,是清清的厨艺实在太好。

    “姐姐,你说,他见到韩锦之后,会回来吗?”李子担心地问。

    “为什么不会回来?他把事情办完就回来了。”清清淡淡一笑说道,语气十分笃定。

    “你还是这么相信他啊。”

    “因为他是柳南啊。”清清柔和地看着她。清清的眼睛总是这样柔和。白柳黎很喜欢清清这样的气质。她跟着说道,“柳南一定会回来的。他也跟我说过。”

    李子揉揉她的头,“你也知道啊。你应该叫他哥哥。”

    饭后,白柳黎留在厅堂收拾,二人去了厨房。

    清清说道,“母亲走了,就只有我们三个人相依为命了。李子啊,我们可以不信别人,但是不能不相信他。”很久以前,他们都没有想过母亲会不在。当她猝然长逝时,她们感受到了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母亲不在了,她们只能相依为命。李子抱住了白清清。“姐姐,我想母亲了。”

    “我也想母亲了。”

    在李子心中,母亲和姐姐就是她最大的依靠,母亲不在了,她最相信姐姐。其实她很想相信柳南的,但她很害怕,怕当她相信柳南后,柳南又再度离开。姐姐不说,但是她知道,姐姐也在害怕,只是姐姐从来没有表现出来。李子有一点和柳南很像,她也是活在过去的人,小时候她们三个人围在母亲身边时开心的过往,她记得清清楚楚。可正是因为记得那么清楚,她不敢忘记,害怕失去。

    “姐姐,柳南他不能去鲁州的。”

    “不会的,他还没有想清楚。”

    “你怎么知道的?”

    “如果想清楚了,他就会来找你要吕姑娘的信了。”

    “姐姐你,你知道了?”李子诧异地回道。

    “其实柳南也知道。吕姑娘的来信被你偷偷藏了起来,他不也没说什么吗。”

    “为什么,他为什么不跟我要?”

    “柳南他也在努力地让自己不离开。李子,你要记住,不管是任何时候,不管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都是家人。柳南他始终是这样想的,所以你要相信他。”

    “姐姐,我……”

    “我知道,你是害怕。”

    “姐姐,我好想像你一样啊。姐姐,你会不会觉得我常常无理取闹,总是长不大,总是让你心烦,总是给你添麻烦。”

    清清轻敲她头,说道,“你呀,乱说话。你是我妹妹,怎么会这么想呢?李子啊,你记住,我是姐姐,不要再我面前隐藏自己,知道吗?我们三个人,是世界上最亲的人了。”

    就在这天,李子拿出了她隐藏得很好木盒,木盒里是几十封来自书院的信件。信封上,那一个个清秀的“吕”字曾经让她很生气,但是现在,她好像有点释然了。世间的拥有与失去,总是处在对立面。拥有固然可喜,但是一旦失去了,其中痛苦便撕心裂肺,不会人想要再尝试第二次。李子不是不愿意原谅柳南,他可是哥哥啊!只是她害怕,要是下次柳南再一次,没有及时回来,那种至亲被抢走的感觉,彷佛世界支离破碎。

    她抚摸着这些信,踌躇良久,终究还是决定,把它们放回柳南的书桌上。她没有去看这些信写了什么,但是她觉得,她应该要相信柳南。

    太阳升起,她们开始干农活,喂养牲畜。院子旁两位老仆勤恳种地。这平凡的一天,非常安静,充实,无人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