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西楼,锦书南来
繁体版

第八章 书月回忆沁孤山

    夜晚,继续乘船。船夫在前头划桨,二人坐在船舱里,船舱并不大,容纳三四个人正好。这几日他们接连乘船,行路要比陆上快了不少。柳南虽然在江南水乡待过很久,但他极少坐船。以至于在他的血液里,隐藏着对水的眷恋情节。这几日在船上的时光,让他内心感到了很大的欢愉。

    此刻,水流平缓,夜色正好。行至大江中央,江面开阔。明月高悬。两岸高山耸立,在月光下显得清冷而巍峨。山林间时时传来啸叫,让这天地更增添着生气。天空中大雁飞过,禁不住想与之同飞。无怪乎前人会有感:“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这个时候,咱们多自由呀。”柳南畅快地说道。

    “你囚禁自己太久了。”书月淡笑道。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仙当年的愿景,我倒是有点能体会到了。”柳南说道。

    “你年纪轻轻,不应当有如此想法才是,少年郎,就应该心性积极,心气盛一些才好。”

    “哈哈哈。着实是此情此景,令人无比留恋呐。你看咱们乘舟渡万壑千岩,越江深处,这是多惬意的事情。此前北上,我多是走陆路,不曾见过眼前的美景。家乡河郡也有水,却是婉约了一些,多是小桥流水。后来在书院读书的时候,独到苏仙的诗赋,就已经心向往之,恨不能跨越时空去与他同饮。前辈多年游历名山大川,令人好生羡慕啊。”

    闻言,书月轻笑了一声,“一开始,我观风月皆有情,观山川俱是友,胸中情怀激荡。到而今,我观水是水,观山是山,以前的那种喜悦,变得少了。说起来,如你这般陶醉于景,是令我羡慕的。”书月自嘲地笑了笑。

    柳南说,“美景总是因为少见才美,看得太多了,也不见得是好事。不过,我还是希望今后能够多见一些。王荆公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也许这险远之地是去不了,但是这非常之观,我想在这平安之地,也是能够见到的。”

    “王荆公的性情,可与你大不相同。”书月意有所指地说道。柳南笑了笑,不答话。

    书月又说,“出舱看看如何?”

    “吾所愿也。”

    二人走出船舱,来到前头。江上清风正好,柳南禁不住长啸一声。旁边山上接连响起啸叫,似是山上猿猴在应和。风变得柔和,它将这样的声音推动、聚拢、糅合,传到了很远的地方,像一根柔顺的线一样。书月侧头看着这个年轻的男子,略微思索,与船家细说了几句,又从袖中掏出几文钱递给了他,船家推辞不过,只得收下。

    待柳南回神,才见到她已经拎着一个锅回来。“前辈这是想加餐?”

    书月展颜,朗声说道,“苏仙当年于黄州,携友人伴月乘舟,今日就效仿一番。苏仙已远,我们还在。”这个名满天下的女子,一袭白衫,江水之上,皓月之下,所体现出的胸襟气度,当真是谪仙人在世。这一刻柳南可以确定,她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书月。书月当然看到了柳南眼中的惊讶,但她没有从中看到不好的心思。柳南是真正的读书人,正因为他自己光风霁月,心性澄明,或许正是这样,书月才会选择与他同行。

    “但是前辈,我们这舟上,似乎无甚可吃的啊?”柳南无奈地说道。

    只见书月秀手一挥,一根细长的竹竿直插入水中,待提起的时侯,杆的末端从一条鱼腹穿过。“现在不就有了吗?”

    柳南看着这一手,羡慕说道,“前辈好身手,只是一条似乎不够吃啊。”

    “知道你食量大,再来。”书月于此道实在是异常熟悉,不过一会儿,便打了好几条鱼上来,船夫也啧啧称奇,不禁心里嘀咕起来:捕鱼的一条好手啊。

    柳南向船夫借了刀,熟练地将鱼开膛破肚。将石块铺在木板上,在石块上生起火,拿过铁锅,将锅悬挂于其上,倒入江水,待水沸腾之后,放入鱼。好在船家也常在船上做饭,盐巴也都有。片刻后,锅中鱼汤便呈现出乳白色状,汤浓稠,散发出香气,让人食欲大振。简单地处理过后,鱼汤让人垂涎欲滴。

    “这江里的鱼当真是新鲜。”书月在一旁看着不停赞叹,一点不顾及地擦了擦嘴角的口水。

    “前辈来喝汤。”柳南盛起一碗给她。“好汤!柳南,你手艺不错。”

    “主要是这鱼好。在陆上可没机会吃到这么新鲜肥美的鱼。说到手艺,家中姐妹的手艺才真是一绝。”

    “想家了?”书月打趣地问道。

    “自然是想家了,出来也月余了,不知道她们在家怎么样了。”

    “出来之后,才知道家的好。”

    “是啊,办完事得早点回家。”柳南自然地说道。书月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没有答话。

    大块朵颐一番,鱼汤见底,二人心满意足。

    “满足了这口舌之欲,忽然间感觉这天底下也没什么烦心事了。”

    “哈哈哈,同感同感。此情此景,夫复何求啊!”柳南畅快地打了一个饱嗝,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形象。“事情若办完,回到河郡,我要沿河好好畅游一番,将那河里的鱼再吃个饱。细细想来,在家多年,却没有游玩过一番。这倒是不应该。倘若日后有旧友去河郡寻我,那该如何是好。”

    书月回答到,“倘若真有旧友不远千里跋涉去寻你,想来也不是为了看风景,是为了看你才是。想来那个时候,这最常见的白云和风,也变得极为有味道。”

    “希望如此。”柳南似是想到了什么,微微叹了一口气。

    时间真的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在自然而然地发生,令人摸不着它的轨迹。就像柳南现在,明明刚刚很开心,现在突然变得伤感。等他回过神来,才惊觉时间已经不早。

    “夜也深了,我得回舱里睡觉了。”

    “好,我再吹会风。”柳南独立船头,不知在想些什么,不多时,困意上来,便也回舱沉沉睡去。

    第二天清早,雾气弥漫,微凉,沁人心脾。当东方露出了一抹鱼肚白,日出了。二人不是嗜睡之人,赶上了日出的美景。惺忪睡眼被露水打湿,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古人诚不欺我。”

    “年轻人,好好欣赏一下吧。”书月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这样的景象可不会多见的。心里面不要觉得遗憾,世间美景,有所遇见便已经是极大的缘分,强求不美,用眼睛去记住吧。”

    “是,多谢姑娘开导。”他见到了,就不算错过。也许他要时隔多年以后才会重新看到,但到那时,他会想起曾经,曾经的美,原来,他不曾辜负过天地的赠与。

    船再行了半日,经过了宽阔的江面,又经过一座云雾缭绕的山峰。书月看着那座山,思绪无限翻飞。好半晌,她才看向柳南:“这座山,很像我曾经待过的一个地方,那里也是这般,临江而立,直冲天际。细细想来,那座叫做沁孤的山,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回去了。”女子无限惆怅般地说道。“你不用回忆了,你没有听过的。”她在心里补充了一句,“那是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山啊。”

    柳南不知为何书月会如此笃定他没有见过,有些好奇,不过并没有太过细想,只当自己见识浅薄罢了。

    书月继续说:“我那时年少,遇到过一个人。当时的他,已经名满天下,既是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围绕在他身边的是一个又一个传说和迷雾。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满面风尘,眼神却清澈得紧。看到他,只觉得他很像一匹孤狼,孤独地对抗着那个世界的一切恶意。”

    “我很佩服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内心必然是强大无比。”

    “是的,他很强大,强大到那么多人畏惧他,又崇拜他。当时,我对他极为好奇,好奇这样一个奇男子究竟有着怎样的往事。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不怕他,我下意识地笃定,他不会伤害我,他一定是一个很好的人。或许,他也很好奇为什么这样一个小姑娘一点也不怕他,还一直跟在他后边。后来,他跟我讲了很多的事情。他待我很好,就像对待他的小妹一样。

    他年少时候从沁孤山上下来,比世人幸运的是,他很早便遇见了他的挚爱,并与之成亲。可是后来,遭逢大难,挚爱不知所踪。此后几年,红颜因他而失去自由,兄弟朋友为帮他受到波及。历经沧桑。他带我去过沁孤山,在那里,我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只是,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看到过他了。”

    柳南知道,这位奇女子已经对她口中的人情根深种了。没想到,潇洒无双的她,心里也藏着这样一段,未能如意的……遗憾。“前辈为什么不去找您这位……好友。”

    书月沉默了很久,“算了,就不打扰他了。让他过过清闲的日子吧。”

    柳南能够感受到,当书月在回忆沁孤山的时候,她语气中的唏嘘,与内心的落寞。那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夹杂着怀念、眷恋、不舍与释怀。他自然明白,她对她那个好友的爱恋。只是,这一番痴情,却只能捂在心里。

    “我们停下来吧,去那山上走一走如何?”

    书月爽朗一笑,“大可不必。这终究不是那座山,攀登上去又何苦自寻烦恼呢。”

    柳南脱口而出,“思念这杯苦酒,我先干了,前辈随意!”

    书月诧异地笑出声来,“喝!”

    这一天,江上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