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小说家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刻录

    “幻像与搬运,本质上就是虚幻与实物之间的对比。

    幻像不会造成真实的伤害,却可能扰乱心神从根源上令人觉得就是真实存在的,从而达到从心灵上使人默认自身承受伤害,甚至到死亡的程度。

    而实物就是真的伤害了,看你能搬运之物的强大与否,从而击退对手。

    但幻像终究是下乘,可以被防御的,对上同质量的儒家,基本无从下手。

    当然,本质上讲儒家不可能成为敌对方,可总有其他类似的能力在其中,不得不防,真正的能量本质都是有根源的,宇宙的机理,也在于平衡。

    所以力量才是一切,真正做到以力破万法,不只体现在体魄之上,类似兵家与农家的炼体之法,总也要近身才可,而与高等品阶之间对敌,就如同被戏耍的小鸡仔一般。

    但有一点却也是非锻体之人不敌也,那就是防御力,尽管同阶想要破除防御有些难,而高一阶者对上锻体之人扔不能瞬间结束战况,不过也是惊才艳艳者,并不是何人都可如此。

    如若真正做到移山填海者,个人力量终究是螳臂当车,所以一般进入高阶之后,力量总会简化到殊途同归,只是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以及保留了一些各家的特性罢了。

    最简单的亦是最难的,返璞归真的东西,就看自身如何领悟了。

    祁华若有所思,脑中闪光一过,心中有了谱儿,现代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见得多,也最能幻想出一些奇思妙想。

    就在修仙小说中最常见,电视中所展现的一些画面,一时也令祁华想不通,到底是巧合,还是真得有人知晓。

    奇闻异事的流传,无论是捕风捉影亦是真有此事,大抵在传颂期间,总会有些许不同之处存在。

    而经历数千年的华夏,总也会有隐世者被发现,从而当做异闻,流传至今,想来那些小说的作家,也是通过这样一种途径获取的传说,再加以自己的渲染。

    至于是否有人信,就是智者见智了,所谓信其有,不信则无,也是一种境界,总要有人去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而一旦像山海所说,修行环境的恢复,那我华夏要出世多少的小说家。

    尽管是祁华,亦是一些小说流派的资深读者,虽然少有打赏,却也是深陷在虚幻的世界中,偶有无法自拔,甚至幻想自己能拥有于此的能力,双鱼座的本质,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也是不信星座的祁华,却无法辩驳的一点。

    以至于当山海真正降临之后,祁华一时并不觉得有何恐怖之处,主角为何不能是自己的想法就成了首要思想。

    不能说异想天开,只能说是祁华有如此的气运罢了。

    华夏小说的盛行,以至于不再只依靠出版社的存在,各类平台的出现,以至于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自己心中的主角。

    一如网上盛传的“歪嘴邪王”,亦是一种表现形式。

    这就造就了多少预备小说家的存在,一旦修行环境恢复到一定的程度,会以井喷的形式出现在世人之间。

    看来,这盛世一如是小说家之盛世了。

    祁华也有了自己的所想,入圣是必须的,拥有了山海这样的神器,不入圣当其引流者,那也就太失败了。

    更何况,华夏之盛况,宏大正气的正史才是主流,自己所做虽没有其他的奇闻,也少有能使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之境,却是现世中真正的诸子引领者。

    这个时代的各家,还是没落的太多,太快了,也不知,是否还存留下几家,而已知的衍圣公,是否知晓秘辛所在,是否还有抗击的能力,族群中,是否会支持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纵观历史,以家族自称者,家族利益至上,而本身所持精神随着时光已然慢慢消逝殆尽,家还是家,却也不是家了,只为家族服务,诸子之思想十已去七八,祖训制定者又是何人,不过还是利益集体来操纵一切罢了,像极了现在的资本绑架,只为绵延留长,殊不知只有华夏所在,才可万世流芳。

    想到这一切的祁华,没了之前的峥嵘,转而要思虑的东西就变得很多,基于未发生的事情,让人信服的程度并不高,而屁股决定脑袋之后,只会因家族利益而拒绝抛却眼前利益,甚至虚与委蛇。

    真正能付出的,往往就是真正像无产阶级那辈的老人罢了,现在这个时代,缺少了这样的动力,被招至华夏之外的那些科研人员又是一种情况,其实本没什么不妥之处,还是生活所迫,然不止于此也应是什么在作怪。

    以华夏之力对应华夏,这样的情况不能愈演愈烈。

    想着,想着,祁华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养痈遗患不可取,等真正病入膏肓的那一刻就说什么都晚了,一定要在某一刻进行重新洗牌,尽管会造成一些动荡,却是排除一些外部敌对的最好办法,不能因小失大。

    祁华思虑间,眼中的青涩慢慢转变,人在想通某一事情的同时,伴随着的是成长与成熟,显然,祁华正在经历这一蜕变,而这种蜕变是随机的,甚至在某一种小事上就可以反馈而出,善于思考的人,总能查漏补缺。

    世间的险恶,总要有暴露的一天,等那天来临之时,一定要有充足的实力来应对这一切,哪怕不能引导什么,却也要有自保的能力,做自己要将行之事,虽然祁华并不希望有这样的一天,亦是谁也不想看到的,叹息一声之后,再次看向了山海。

    祁华真是太像了,像极了上古时期的叹息,叹息着那一次次的荧惑守心,叹息着那一次次的陨星降落。

    看着山海上那不完全的署名,祁华没再多问,想通了许多的祁华,也不难猜出是因自己的实力不济,从而无法完成像修仙中所说的祭练,不过早晚会有变得完全的那一天,而到那一天,看这世界又能有何妨,祁华心间弥漫了少有的戾气。

    对这个世界有多大的希望,就会因为一些事情存在多少的失望。

    祁华不再乱想,转而开始练习起刻录,一遍遍的叙写着上善若水,虽然不尽领悟这道家真言,却也是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据山海所说,真正本体的纸张是有限的,如祁华记述史实所用,此为不可用也。

    其他则是能量的幻化体,无穷无尽也,不必在意会有用完的一天。

    渐渐的,祁华进入了一种痴迷的状态,继续刻录着,等到真正融会贯通的那一天,就可开始刻录自己的本命真言,小说家最通俗的还是以字体为本,与识儒一般藴养至入圣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