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实业路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安顿

    提到斯坦福,第一时间大概会想到它的商学院和法学院,其实它的计算机专业同样优秀。

    1951年开始,斯坦福大学拿出1000英亩土地,租给毕业校友和创业者们设立公司。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这里成了电子工业和计算机工业的王国,世界高新技术创新和发展的中心,硅谷。

    大学和公司,创新与实践,学术的发展正需要这样的土壤。

    江卫民在加州灿烂的阳光里走进了这所学校。

    刚进校门,就看到了一对互相往对方嘴唇上涂抹口水的男女。他们因为江卫民的肤色和衣着多瞄了他两眼,然后又急不可耐地抱在一起。

    江卫民旁若无人地经过他们,穿过教学楼,一片操场引入眼帘。

    操场上,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橄榄球赛。

    观众的加油声,球员们的嘶吼声,教练的训斥声此起彼伏。

    从操场旁经过,就来到了工学院的办公行政楼。

    江卫民准备进去时,一个白人小伙骑着自行车的飞速从他旁边驶过,超过他后,减慢速度,朝他吹了两声口哨。

    周围响起一阵笑声。

    有过一次留学经历,他对学校里的所有一切都很熟悉,没有搭理这群中二少年。

    他们就像你喂养的宠物狗一样,给的注意力越多,跳的越欢。

    斯坦福这种顶尖私立高校的学生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学习很好的本土学生,靠奖学金或者贷款来这里上学。

    第二种是江卫民这样的留学生,让学校得意彰显它的兼容并蓄。

    第三种是家里很有钱的学生,给学校创造收入,骑自行车朝江卫民吹口哨的小伙大概就属于这一类。

    径直走进办公楼,办理入学手续,过程不麻烦,很快就办好了。

    不过,学生公寓已经住满了,他得自己出去租房。

    听到这个消息,江卫民没有惊讶,美利坚的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的学生公寓很少,大部分学生都在外面租房住。

    从办公楼出来后,那群中二少年竟然还在。

    这么大的太阳,也不嫌热。

    “日苯人?”为首的白人小伙问道。

    八十年代,日苯经济飞速发展,在美利坚的存在感很高。

    “什么?”江卫民假装听不太懂英语。

    他旁边的狗腿子替他问道:“你是从哪里来的?”

    “哦!”江卫民作恍然大悟状,回答道,“华国。”

    他不想和这群人纠缠,也不想在入学的第一天就给自己惹个麻烦,否则,之后的学习生活会很烦。

    白人小伙地理学的不好,狗腿子在他耳朵旁窃窃私语了一阵,他才恍然大悟。

    “刚才跟你打招呼,你为什么不回应我,你知道这很不礼貌吗?在美利坚,你首先要学的不是知识,而是礼仪,明白吗?”

    “朝别人吹口哨算是一种礼仪吗?实在不好意思,我对美利坚还不熟悉。”说完,江卫民朝白人小伙那群人吹了个口哨,“对不起,我不太熟练。”

    “你!”白人小伙还没生气,他的狗腿子先忍不住了,秀秀胳膊上的肌肉,走到江卫民面前,“如果你想学礼仪的话,我可以帮帮你,保管你满意。”

    江卫民搞不懂美利坚人为什么一生气就要和别人顶着鼻子说话,向后退了一步,假装看不懂他是在威胁自己:“谢谢,不用了,如果你想帮忙的话,可以告诉我去哪里租房吗?”

    周围的人又笑了起来。

    狗腿子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有些无奈:“嗨,伙计,你是听不懂我刚刚说的话吗?”

    江卫民真诚地看着他:“听懂了啊,我来留学之前,专门补习了很长时间英语。”

    “特维克,算了,让他走吧,没意思。”白人小伙摆摆手,他想找的刺激是别人对抗他或者恐惧他,不是教人说地道的英语。

    “好吧,”这个叫特维克的也觉得没意思。

    “哦,我知道,特维克是闪亮的意思,很美丽的名字。”江卫民沾沾自喜道,“你看,我说过我英语很好的!”

    特维克被江卫民整无语了:“谢谢你的赞美,还有,你的英语烂极了!我是认真的!”

    “是吗?”江卫民不敢相信,“看来我得好好学了,认识你们很高兴,再见!”

    江卫民走后,特维克对白人小伙说道:“加里,这是哪来的奇葩?”

    加里深有同感地点点头:“以后一定要找会说英语的玩,那样才有意思。”

    “不会啊,我觉得他蛮有趣的,就是刚刚忘记问他名字了。”加里身后的一群人中,一个金发碧眼的漂亮妹子饶有兴趣地说道,“不过,他是来工学院报道的,以后应该还能见到。”

    “妮可,你不会是喜欢这样的吧?”加里问道。

    妮可摇摇头,眼中闪烁着兴奋:“把一个什么都不懂傻子教成一个绅士,你们不觉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吗?”

    ……

    学校周围租一个房子并不难,难的是租一个价格合适,位置合适的房子。

    江卫民背着一大包行李跑了一整天,才找到一个。

    房东是一个寡居的老太太,名字叫黛妮卡。

    说老也不太合适,看上去大概五六十岁的样子,她有意把楼上租出去,不过对房客要求极高。

    不能带朋友回家过夜,不能晚于十一点回家,不能发出特别大的声音……

    总之,就是一大堆的不能。

    江卫民拿出才办理好的入学手续,同时再三保证遵守规矩,才让黛妮卡放松了对他这个外国人的警惕,签订了合约。

    “黛妮卡女士,我想今晚就住进来,不知道可不可以?”江卫民说道,“我知道这个请求有些不合理,但我……”

    住一晚旅店,就得多花一晚的钱。

    江卫民把自己情况说了一下,老太太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下来:“可以,不过你要按照月租多付我一天的钱。”

    “那当然!”江卫民开了个玩笑,“让我来猜一猜,您一定是犹太人!”

    黛妮卡笑了笑:“赶紧收拾你的行李吧,晚上八点之后就不要发出太大的响动了,我老了,精神不好。”

    “再次谢谢您,您真是位好心的女士。”

    黛妮卡摆摆手:“谢谢你的钱不是假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