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实业路
繁体版

第十四章 上课

    江卫民开始上课,宋运辉才从后门悄悄进入教室,和其余老师们抱歉地拱拱手,轻手轻脚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今天我们讲的是诚信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诚信是什么意思,有人能解释一下吗?”江卫民随手指了一个和他有目光对视的学生,“这位同学,你试着说说。”

    “嗯……”

    被江卫民选到的同学站起来,半天没说出一句圆乎话。

    “别紧张,随便说说就行。”江卫民走到这位同学旁,笑着鼓励他。

    “嗯…我觉得是诚实。”

    “诚实守信,非常好!”江卫民拍拍小同学肩膀,让他坐下,“诚信,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江卫民走回讲台:“没有上学的时候,我们在家里被父母要求做一个诚信的人,上学之后,我们在学校被老师教导要做一个诚信的人,那么问题来了,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害怕被江卫民问道,同学们纷纷低头。

    他接着说道:“是因为诚信这种行为本身是好的;还是因为践行诚信会导向好的结果,或者说,至少从长远角度来看,诚信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利益?”

    怕同学听不懂,江卫民举了个例子:“我说说这个长远角度的利益指什么,假如,你忘写作业了,老师问你,你告诉老师没带,放家里了,当下没事,但老师回头问了你家长,会发生什么?”

    这个问题在同学们的知识范围内,甚至可以说经验丰富,七嘴八舌地回答。

    “会被家长打!”

    “还会被老师批评!”

    “如果告诉老师实话,一般只会被批评几句。在这个事例中,诚实的长远利益就是少挨一顿打。”江卫民笑着说道,“现在明白了吧?”

    “明白了!”

    江卫民拿起一根,转身在黑板上写下“道德主义”和“功利主义”八个字,回头说道:“我们把前一种立场称为道德主义,把后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立场称为功利主义。好,现在大家互相讨论一下,你们更认同哪种立场。”

    教室安静了半分钟,一个同学忍不住和同桌窃窃私语,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教室里逐渐变得嘈杂。

    江卫民走下讲台,在教室里转悠。

    莫老师朝他招了招手,江卫民走到他跟前:“莫老师。”

    “江老师,你这么教同学们不太合适吧?”

    “怎么了?”

    “我们都知道,诚信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的,跟他带来什么后果没有关系呀!难道没有利益,你就不诚信了?”莫老师态度非常严肃。

    另一位老师附和道:“对啊,莫老师说的有道理,小江,你这节课确实欠考虑,是不是改改内容?”

    “两位老师,现在国家大事都能讨论,我们讨论讨论为什么要诚信不过分吧?又不是讨论要不要诚信。”江卫民蹲下,“我就是想让孩子们不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你们放心吧,我知道深浅轻重的。”

    和两位老师解释完,同学们也差不多讨论完了。

    江卫民回到讲台上,拍拍手:“好,都停下来吧。”

    底下的同学瞬间变成了一个个小鸵鸟,恨不得要把头塞到抽屉里。

    看到他们这个样子,江卫民忍不住笑了:“别担心,这次不问你们问题,只让你们举个手。”

    同学们如释重负。

    “现在,认同道德主义的举举手。”

    一多半同学举起了手,没举手的自然是认同功利主义,没必要让他们举手。而且,他们也不一定会举,在群体中,做异类需要极大的勇气。

    “我了解了,放下吧。”江卫民点点头,“经过刚刚的讨论,大家可能已经发现了,不管是道德主义还是功利主义都有各自的短板。”

    他指着黑板上功利主义四字:“选功利主义的人少,我们先说它,它的问题在于不确定性。

    刚刚那个例子中,你选择了跟老师说实话,老师批评了你。可另一个同学选择了说假话,没有批评他,事后并没有向他家长核实。下一次,你还会说实话吗?

    长远究竟是多长时间,没有一个确定的期限。你第一次说了实话,第二次也说了实话,看到说假话的人平安无事,你次次都会被批评,第三次,第四次还会说实话吗?可能反而会想自己到底还要不要诚信。

    它像一头恶魔,会慢慢吞噬我们心中一切做人准则。”

    ……

    又讲了功利主义一系列缺点,江卫民走到道德主义四个字旁:“这么看来,可能它更好,对吧?”

    同学们纷纷点头。

    “如果说功利主义的问题是太灵活,那道德主义的问题就是太过僵化。还是之前的例子,你没写作业,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批评你之后,你改过自新,之后表现很好。这时候,学校要做一次道德检查,发现有过没完成过作业这类行为的要记入档案,会影响一生,问老师班里有没有,老师要不要如实说呢?”

    看了看手表,发现时间不够,江卫民没等同学回答,加快进度:“所以,我更欣赏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调和论。”

    江卫民又在黑板上写下这三个字:“调和论讲的是正义,主张正义本身就是好的,而且它通常能带来好的结果。我们可以以此发散,中和道德主义和功利主义。也就是说,追求一种结果,这本身不是一件坏事,关键是要看这种结果符不符合道德主义。

    比如,向老师撒谎,目的是为了掩盖自己没写作业的事实,那没写作业这件事是对的还是错的?”

    同学们大多皱着眉头,满头雾水。

    “是不是听不太明白?”江卫民问道,“没关系,你们可以先记住今天这堂课。想不明白之前就用道德主义的立场来约束自己。切记,不要站在纯粹的功利主义角度思考问题,我们前面讲过,功利主义会让你们会成为没有立场,没有原则的人。”

    下课铃响起,后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响动。

    “下课吧。”

    下课后,莫老师走了过来:“也不知道孩子们能不能听懂。”

    江卫民自知高估了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不好意思地说道:“本来想讲点新鲜的,没想到同学们听不太懂。”

    “没关系,这也是好事,给他们种了一颗思辨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