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农村
繁体版

第五十三回:桥

    强哥在外面闯荡也有很多年,也见到过很多桥,有些桥在世界上都很有名,也建的非常漂亮,中国的桥梁建筑也是世界桥梁建筑业的典范。

    但一说到桥,强哥心中也有一座。虽然普通,但它有故事……

    ……

    渔民吴老四他们村是被几条河流围住的,四面都是水域,相当于一座小岛,要出村在以前还是很麻烦的。

    仅有一座吊桥横跨村子里最大的一条河流,村民出来也都是这一条道。

    吊桥不同于其他的桥,过桥的时候它会晃荡地很,没有走过这种桥的是不敢尝试的。

    以前外村的人过来第一次走亲戚把礼品放在桥头就直接回去了……外村有些人曾经趴在桥面的木板上不敢再往前走,哭天喊地……

    老四自己村里的人无论小孩、大人、老人在过吊桥时就不存在害怕的了;也许是习惯吧,生活中天天都需要过桥自然与生俱来的就有了这个过桥的意识。

    习惯了也就自然了,外人不常接触到的事物自然不适应。

    虽说吊桥与外界有了联系,但遇到一些较大型的机器设备想进村的话还是很有难度的,八九十年代有些不能一次性运过去的物品,能拆的就拆,化整为零式地往对岸运。普通生活所需吊桥还是可以满足基本需求的,时间一长老百姓都盼着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出现。

    八九十年代那时候说实话,即使想有座桥那也是有心无力,毕竟那时候老百姓还是没有挣钱的好途径,还是全凭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出去打工的也没有适合的路子。村子里村集体想修座桥也是因为没有那么的资金拿出来……

    往往事情就是这样,大家都不能做到的,偏偏就有人有胆识去尝试,听村里人说那时就有老四村里刘姓的一家家庭硬是卖了自己的粮食再从其他地方筹备了建桥的资金,将一座新桥建立起来……

    后来建桥的人也凭着自己的建桥事迹而顺利地当上了老四他们村里的村长,那个时候刘村长也成了为民服务的典型代表,村子里的人感激他,其他周边的百姓也敬重他……

    很多年后强哥去老四村里磨豆腐,也走过几次这座新桥,确实从心里很佩服当时建桥人的初衷。

    刘村长自上任后一直尽心尽力地为老四村里的百姓干实事,在老四村子里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十里八乡都流传着刘村长的事迹。

    美好的生活往往也有悲痛的故事,刘村长在正年富力强的时候因为一次车祸走了……村民们自发地去送他,有小孩、有老人、能自己走动的人都去了,还有外村的人也赶过来送他一程;因为他来过、因为他做过、因为他为民确实做了很多踏踏实实的工作……

    有些人虽然走了,注定也会让人记住他一辈子,记住他的好,记住他曾经来过,记住他曾经为民奉献过……

    老四他们村离强哥的村子很近,也是因为吊桥强哥也从没有去过对面的村子,虽说很近,但吊桥成了绊脚石、成了外村人想进村的阻碍……

    吊桥现在已经成了村里村外人的记忆了,刘村长建的那座桥现在依然完好,虽然是很普通的一座水泥桥,但在老四他们眼里这是一座最美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