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农村
繁体版

第四十五回:留守老人

    傍晚村子的石桥上只要天气好都会聚集一些人,一般都是吃完晚饭出来散散步的人,有的刚看完天气预报出来的,聊聊明天的天气,聊聊明天可以趁好天气可以干的活,电视上的天气预报是村子里收视记录最高的一档电视节目,老百姓过日子最关心的就是天气,好天气可以干适合自己的农活,天气不好可以处理一些琐碎的事,也可以趁不干农活的时候走走亲戚,人情往来之类的……

    留守在家的老人,除了农活这些一般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村子里的留守老人分为三类,一类是老俩口都在老家,另一类则是男老伴在家,女老伴则是随子女去了外地带娃;还有一类是老俩口有一位去世的早,独身一人过日子,这一类人较特殊做什么事也没有个商量的对象,子女也多半在外地打工谋生;时间一长这类老年人性格就较为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太多。

    老年人年纪大了,听力视力都有所下降,遇到村子里的年轻人都是微笑示之,与年轻人交往的不多;但是遇到电视手机之类的故障还是要找年轻人帮忙,其他的时候也通常不会交流太多,留在村子里的年轻人现在也不种地,基本上都是附近工厂上班,作息时间还挺规律,也是工厂与家两点一线的轨迹;也没有过多的时间来闲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长一辈的人遇到什么事一般不会与子女直接交往,一是不愿意让年轻人分心,好好挣钱,二是有些事就自己先扛着,比如身体不舒服;即使儿女打电话回来问候多半也还是不会说,都是本着报喜不报忧的原则,好多这种情况导致老年人身体健康出了问题,才使子女们回来没办法再出远门谋求待遇好点的工作,老家的工作待遇当然比不上在外面打工所取得收入多。

    另一方面,仅有一个老人在家的也相对来说也是过着冷清的日子,生活方面一般都是粗茶淡饭,一人吃饭也不可能搞几个菜,随便整点能吃就行,长此以往也是会出现营养不良等各种问题,带来的不便也通过时间的累积越来越凸显出来。

    留守老人的问题也是村子里很突出的一个问题,有些子女也是想将老人们带出来一起生活,尝试的家庭也多,带出去几个月也是因为不适应外面的生活返回老家了。村子里生活的老人有自己的观念和主张哪里适应的了外面城市的生活。究其原因也是因为终究要回来,为什么要呆在陌生的城市。年轻人是没办法要挣钱,不得不留在城市。两类人不同的使命决定了生活的轨迹。

    耐以生存的土地成了老年人的最爱,城市留不住老年人的心,乡村才是老人的根。留守老人的孤单,日日夜夜所想有谁能体会?一辈子含辛茹苦也不知道到头来为了啥,除了春节那几天儿女回来忙碌一阵,带来几天短暂的快乐,常年的冷清寂寞谁又能体会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