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无双皇子,开局满级九阳神功
繁体版

第6章 各方反应

    自从去年李密火拼了翟让,虽然引得瓦岗旧部不满,可好歹也算是彻底掌控了瓦岗大权。

    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

    宇文化及造反的消息传来,李密大喜,正准备趁乱去打东都洛阳。

    只要拿下东都,就可以考虑登基称帝了。

    结果,杨倓横空出世。

    瓦岗军,挡住了杨倓回东都的路。

    这一战,怎么说,怎么不划算啊!

    李密思虑再三,叫来了徐世绩。

    “主公,杨倓气势汹汹,十万大军士气旺盛,咱们且避敌锋芒静观其变。

    杨倓回到洛阳,首当其冲的必是大兴李渊,待他们拼个两败俱伤,就是咱们出击的最好时机。”

    徐世绩的建议,李密深以为然。

    洛阳隋军不弱,江都有靠山王为后盾,沿途还有不少城池是忠于大隋的。

    杨倓率十万大军气势如虹的回家,谁阻拦,谁倒霉。

    在这个情况下,瓦岗军可没那么傻,先去跟杨倓拼个两败俱伤,白白便宜了其他人。

    即使罗成、王伯当、秦叔宝、单雄信、程咬金等人,都想要会一会一招击败宇文成都的杨倓。

    好汉们知道轻重,也只能暂且忍下一口气,让杨倓先去打李渊。

    李渊攻占大兴城立杨侑为帝,把杨广变成太上皇,可谓是当下第一大反贼。

    大兴和洛阳又近在迟尺,杨倓回到洛阳,必须得先解决李渊。

    两虎相争,两败俱伤。

    李密等的就是这个天赐良机。

    ……

    杨广迁都洛阳,以大兴城为陪都,地位和洛阳一样重要。

    李渊攻取了大兴城,就决定以大兴为都城,打造李氏江山基业。

    “好,以宇文化及等人的手段,杨广必死,我李家夺取江山,将再无障碍!”

    得知宇文化及造反的消息,李渊不由得抚掌大笑。

    虽然大隋日薄西山如秋后的蚂蚱,可李渊多年活在杨广的淫威下,对杨广还是有很深的忌惮之心。

    而且,眼下大隋的实力,还是很强劲的。

    除了江都十万大军,还有靠山王、东都等精锐隋军,家底还很厚。

    所以,李渊虽然反了,也一直担心杨广万一恍然醒悟。

    杨广一死,压在李渊心中的巨大石头顿时落地。

    结果,杨倓腾空出世。

    只掌破门,一招败宇文成都,孤身平叛收服十万大军,众望所归灵前继位。

    这些消息,将李渊雷得外焦里嫩。

    兹事体大,李渊连忙叫来了四个儿子。

    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四子李元吉。

    “元霸,你能一锤打死宇文成都吗?”

    李元霸生得尖嘴猴腮,骨瘦如柴面如病鬼,整一个营养不良的瘦猴子,偏偏天生神力。

    李元霸想了想,很认真地道:“一锤子不能,得十几锤子!”

    “咕嘟”

    接连几声吞咽口水的声音响起,这是李渊父子四人,被惊到了。

    本以为,李元霸武艺天下第一。

    杨倓一招败宇文成都,李元霸要十几锤才能锤死宇文成都。

    这怎么看,怎么有点不妙。

    “建成、世民,你们怎么看?”

    “阿爷,目前消息不明,变数极大,杨倓或许只是个幌子,等一切打探清楚后,再做决断也不迟!”

    “阿爷,可先全力攻打函谷关,只要函谷关在手,即使杨倓本事非凡,咱们进可攻退可守,也足以立于不败之地。”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建议,李渊都采纳了。

    全力打探杨倓的真实情况。

    以李世民为主帅,以潼关为前线,过函谷道,向函谷关发起进攻。

    ……

    140里长的函谷道。

    西头是三国时曹操建造的潼关,已经被李渊占据。

    东头是三国以前闻名天下,如今已经被潼关取代的函谷关。

    函谷关守将,是九省花刀将魏文通。

    魏文通身材魁梧,生得紫面长髯威风凛凛,相貌堂堂武艺高强。

    隋唐十八条好汉中名列第九,也是靠山王杨林最喜爱的三员大将之一。

    因魏文通的相貌与三国关羽相似,又号称赛关爷。

    去年,李渊攻取潼关夺取长安。

    杨林立即派了麾下悍将魏文通,去镇守已经处于半废弃的函谷关。

    魏文通上任函谷关守将,就不停的整顿防御,以防李渊。

    江都事变。

    魏文通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宇文化及谋反的消息。

    这是因为,东都留守,怕他知道消息会叛变。

    魏文通得到的消息,是杨倓平叛成功,得到靠山王和数十万大军拥戴,于灵前继位。

    魏文通对着江都方向为杨广大哭一场。

    接着抖索精神,准备在新帝和靠山王的指挥下,大干一场。

    李世民来攻打函谷关。

    重振精气神的魏文通勇气倍增,与之展开攻防战。

    ……

    通济渠上,大小数百艘船浩浩荡荡的西进。

    运河两边,左岸是御林军为主的骁果,右岸是左右翊卫。

    沿途所过,各郡县纷纷开城,跪迎新帝杨倓。

    隔岸祭拜先帝杨广灵柩。

    沿途郡县的官员。

    一直抵抗叛军,忠心于大隋的官员,杨倓给予勉励,升官赏爵,毫不吝啬。

    投贼又反正的官吏,本着大赦天下既往不咎的原则和宽广胸怀,杨倓抚慰一番,官升一级既往不咎。

    对于冥顽不灵,为非作歹的人,杨倓不介意一刀宰了。

    沿途所过,更是整肃军纪,对百姓秋毫无犯。

    征集民夫,也发放钱粮!

    杨广及宇文化及等人在江南的搜刮所得,运河上起码拉了几百船,足够杨倓沿途挥霍。

    运河两岸都是产粮的地方,江南更是鱼米之乡。

    战乱之地都是在中原、河北、关凉等地,对江南影响甚小。

    杨倓大军所需粮草,也是从江都拉来的,更有靠山王杨林源源不断的补充。

    杨倓的沿途表现,令人赞叹。

    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中兴之主冉冉升起。

    大隋复兴有望。

    官吏百姓,无不是喜极而泣。

    有希望能重归太平,没多少人想去过颠沛流离、刀头舔血的日子。

    “高祖皇帝在天有灵,保佑天下黎民百姓,重新过上好日子!”

    杨坚在世时,天下清平百姓安居乐业,深受百姓爱戴。

    百姓们祈求新帝杨倓,能跟高祖文皇帝一样贤明。

    千万不能像太宗皇帝那样昏庸自大。

    瓦岗军避其锋芒,中小反贼更是逃之夭夭。

    沿途所过,没有人朝杨倓发起进攻。

    杨倓大军,也没有离开运河沿线,有攻击反贼的迹象,一心一意地回洛阳。

    杨倓的战略,是回到东都坐镇中枢,先整合忠于大隋的势力,再对众反贼们进行分化瓦解,逐个击破。

    杨广离开中枢躲在江都,使得天下忠于大隋的人,宛如失去了主心骨。

    杨倓重回中枢坐镇,必将重拾人心,鼓舞士气。

    使得平叛之路,事半功倍。

    其实,对身怀万界独尊系统的杨倓来说,穿梭各个小说界面,比在大隋主世界,要来得有趣。

    现在,是时候,继续前往武侠小说世界。

    去升级打怪捡装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