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鹿鼎记里截胡韦小宝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下扬州

    “小桂子,这是太皇太后让我交给你的,里面有些细软你应该用的到,海公公在门外候着,你去找他吧,早日回来。”

    “我没说要走啊?”

    看着陶红英递过来的包袱,海东青有些纳闷。

    “海公公没和你说吗?他早日间来寻太皇太后,说是他要去扬州一趟,有些事情要处理,近年来他也没有什么信得过之人,就想带着你走一趟扬州,太皇太后也答应了。”

    “诶诶诶,你急什么……”

    看着海东青飞也似的直接朝着慈宁宫外走,陶红英气的跺了跺脚。

    ……

    下扬州,海东青这几年做梦都想出皇宫,可是海大富好像能看穿海东青一般,无论他以何种借口,海大富就是不准海东青出宫。

    以至于长期想跑的海东青一直找不到机会,可是这次既然有机会出宫,海东青怎能不急。

    来到慈宁宫门口,果然海大富已经站在了那里,海东青连忙收敛了心中的喜悦之情,与往常一样来到了海大富身前。

    “公公。”

    “嗯,这包袱?”

    “哦,这是陶姑姑给我收拾的一些细软,听说我要陪着公公出去,老祖宗让她准备的。”

    “你小子倒是会哄人,好在你是个平淡的性子,不然恐怕以现在老祖宗对你的宠爱,恐怕做个与我平起平坐的五品太监是绰绰有余的。”

    “公公这是哪里话,这几年多亏公公栽培,小子才有今天,小的一直记得当初进宫时公公对我的指点,谨守本分。”

    “嗯,宫里这么多小太监,偏偏老奴我就觉得你是个可信之人,你可别让我失望,等你从老祖宗那里拿到了《四十二章经》,老祖宗归天时,我便让你往上爬一爬,也不算亏待了你这些年尽心尽力的为我做事。”

    “多谢公公,公公放心,小子绝不会辜负公公的期望,小子将来还要给公公养老送终的。”

    “好了,你回去再收拾一下,我们即刻启程。”

    “是。”

    ……

    海大富在原著里的确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物,但是对顺治的忠诚确让这个人物显得有血有肉,总体来讲,海大富在原著的每一次出场虽然杀伐果断,但是却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这几年海东青没能帮其从孝庄那里偷得《四十二章经》,海大富也并未对海东青表现出过多的苛责。

    他自己也清楚,孝庄太皇太后是个怎样的厉害角色,要想从她那里偷得《四十二章经》,最大的希望就是孝庄归天之后,海东青如今能够获得那位老祖宗的青睐,已经算是十分的难得。

    反倒是海东青这几年尽心尽力的讨好海大富,让海大富觉得海东青就像自己的子侄一般,甚至在他心里,如果自己有生之年无法探查完成顺治老皇帝交代的任务,海东青是个继承的不错人选。

    海东青也确实对这个老人产生了一点亲情,无论从海大富几年来对自己的维护,还是海大富对自己武学上的指点,的确是将他看成了亲人。

    只是海东青这些年内力进展了不少,但是对于武学招式总是排斥,毕竟在这个后世人眼里,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虽然表现出了不耐烦和不愿意的想法,海大富还是尽力的调教海东青。

    以至于海东青现在虽然算不上武林高手,但是却也在武学一道上小有成就,只是这些,都被海东青很好的隐藏了下去。

    哪怕是海大富,偶尔也会对着海东青在武学一道的表现摇头叹息,竟未看出来海东青是装的。

    ……

    顺治驾崩后,当然这是民间的说法,只有皇家内部少数人清楚,这老人家出家去了,此后不久,贞妃、荣亲王、孝康皇后等相继去世,至于那个不起眼的祺贵人,并无多少人在意。

    海大富在调查这些人死因之时发现诸多疑点,海大富调查发现当时负责殓葬几人的五名太监,感染瘟疫暴毙。

    而敬事房储存的诸多太监宝贝当中,恰巧少了当初负责殓葬的无名太监当中一人,陈文亮的宝贝。

    其余四人的宝贝当时并未随着尸体进行安葬。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遗弃,所以每一个太监百年之后都会携带自己的宝贝入土,好做一个完整的男人以求转世做个正常人。

    所以只有活着的太监才会惦记自己的宝贝,而陈文亮的宝贝不见了,很可能是此人当初并没有死,而且还偷了自己的宝贝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了起来。

    根据宫中记载,陈文亮祖籍扬州,所以才有了海大富和海东青此行。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滔滔的长江,东依静静的京杭大运河,历来就是风光秀美的风景城、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博大精深的博物城。

    扬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

    其由来是因“州界多水,水扬波”,遂以“扬”为州名。

    扬州建城始于春秋时期,灿烂的历史文化给扬州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春秋时代的运河,汉代广陵王的墓,南北朝的古刹大明寺,隋代迷宫、隋炀帝陵,唐城遗址,宋元时期的普哈丁墓、仙鹤寺、平山堂以及明清时期的楼、台、亭、阁、园林等,更使古城扬州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平添了扬州这座古城名邑的无限风韵。

    古诗里的春天总是最美好的,万物苏醒,春光明媚,什么都是刚刚开始的,什么都是希望满怀的。

    这个时候正是那里最美的时候。那里的天气,那里的烟柳,那里的琼花,都带着浓浓的春的气息。

    在地球时,海东青只是从历史文献里了解几个世纪前的扬州,这次有幸在虚拟世界之中看一看真实的扬州,海东青心里是很激动的。

    大清初年,从顺治十二年开始全面海禁,海禁的主要目的并不是闭关锁国封锁贸易,而是为了防止郑成功的抗清力量和内地的抗清力量相互勾结,所以海禁的力度十分严苛。

    海东青与海大富这一次只能通过内陆、运河来赶路,海东青年轻体力足,海大富又有一身武功功底,所以两人这一路穿州过府虽然看似风尘仆仆,但是并不是十分辛苦。

    如果不是因为两人身份不能随意公开,这一路少了很多地方官的打点安排,两人这一次的出行绝对会比现在更舒服很多。

    ……

    “飞将军大杀四方所向无敌,飞将军啄它,啄啄啄……”

    海东青与海大富几乎寻遍了扬州城的大小赌坊,对于手中的画像之人,并无人能够给出此人的下落。

    这一日,海东青和海大富刚到扬州的一处客栈落脚,打算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坐下不久,就听到隔壁一群人大声的含着飞将军啄啄啄。

    其中还伴随着一些人的喝骂之声,好不热闹。

    “干爹……干爹……小宝,我们该回去了。”

    “行了,赌完这一居就会去……”

    “啄呀,啄它……”

    从这些嘈杂的声音当中海东青连忙瞥眼看向那一张逗鸟的桌子,只见桌子旁围满了人,人群当中,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一只手伸出一只手指,不断的敲打着鸟笼,口沫横飞大声叫嚷:“飞将军,啄啄啄……”

    而年轻人身边坐着一个五十岁上下满脸皱纹的老者,老者头发黑白参半,额下一缕胡须,怎么看都有一些别扭。

    这青年和老者身后站着一个雪白的脸庞,眉弯嘴小,笑靥如花,年龄大概在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虽然看上去难掩青涩,但是看得出再过几年绝对是个小美人。

    在这三人身旁围着一群人,海东青下意识的略过,因为他知道这三人就是韦小宝、陈文亮还有双儿。

    海东青知道《鹿鼎记》的开端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海东青此次来之前回想了当中的一段剧情,海大富从陈文亮口中得知,贞妃和孝康皇后当年是死在了一种叫做化骨绵掌这门武功手上,当海大富想要带陈文亮回皇宫时,陈文亮自震心脉死亡。

    海大富十分为之痛心,之后海大富离开扬州,双儿自此被杨妈妈逼着在丽春院接客,为了摆脱命运,双儿遇到了庄家少奶奶,自此进入了庄家。

    命运多舛,庄家卷入了文字狱案,双儿沦落和庄家一起发配到了宁古塔为奴,幸好被铁臂神尼所救。

    当然这些都不是海东青担心的,海东青忌惮的是,双儿被抓后,韦小宝和茅十八进京,又被海大富抓紧了皇宫。

    海大富命令‘小桂子’杀死两人时,韦小宝趁海大富救济复发,趁机毒瞎了海大富,杀了‘小桂子’,自此开启了开挂人生。

    如果这次海东青不能改变这一切,很可能自己会重蹈‘小桂子’的覆辙,要知道,韦小宝可是这部剧的主角,主角光环之下,海东青不敢保证难免有什么意外发生在自己身上。

    所以海东青要尽量将剧情扼杀在开始阶段,阻止韦小宝进京,至于后面的事情如何发展,那就等自己离开皇宫再说。

    不过话说回来,《四十二章经》几乎都落在了韦小宝手上,自己手上现在有一本,如果以后都被韦小宝集齐了,自己想要寻找到满清的宝藏,还真是个棘手的事情。

    思来想去,海东青更不能让韦小宝进京。

    海东青只记得满清的宝藏在鹿鼎山,可鹿鼎山多大,宝藏具体藏在鹿鼎山的哪个位置,如果没有地图,自己想要挖掘,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