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鹿鼎记里截胡韦小宝
繁体版

第十三章 酒卖鳌府

    “咕噜咕噜……”

    “村生叔,慢些添柴,锅开了,小火便好,别将锅烧糊了。”

    当村生叔终于忍不住要驱赶海东青这个娃娃时,一滴晶莹剔透的液体从竹管之中流到了盛放酒液的木盆之中。

    老汉迫不及待的用手指抹了一下,放在嘴边,直接将整根手指伸进了嘴里。

    “好烈的酒。”

    见又有一滴、二两、三滴酒液不断的流了出来,村生也忍不住学着老父的样子尝了一口,海东青能够清楚的看到,原本村生叔不冷不热的脸上顿时绽放出一朵菊花一般的笑容。

    “孩他娘,将那只老公鸡宰了,晚上我要和小兄弟喝酒。”

    村生叔和老汉都是北地之人,以前也是靠酿酒换一些粮食过活,对于面前流出来的酒液,他们太了解这种酒一旦拿出去,数钱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诶,我这就去。”

    一旁从来没有说话的村生媳妇,眼见自家公公和汉子那欣喜的表情,如何不知道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门道,能让自家男人杀掉自家唯一叫起的老公鸡,刚刚酿出来的一定是好东西。

    “婶子,不用了,天色已经晚了,我晚一会就要回去了,不然天黑夜路难走。”

    “怕什么,我早就觉得那只老公鸡每天叫的烦人,让你婶子,不,是你嫂子把他炖了,我们爷三好好试试这酒,晚些,让你村生哥套上驴车送你回去。”

    “对对对,晚些时候,老哥我送你回去,呵呵呵。”

    海东青一脸的无语,看着村生一脸的憨笑,也不好拒绝,元烨能听到出老汉让自己叫村生村生哥,并不是势力,而是刻意拉低了自家人的身份。

    元烨觉得酿出这酒没什么,可是对于这家人来说,别人能够将富足几辈子的手艺传授给他们,那就是他们家世代的恩人。

    如果家里没有那只老公鸡垫底,恐怕那头驴子今天就难免躺到锅里了。

    “爷爷、爹、娘,我回来了,今天旺财受了点伤,今晚就睡在咱家了……”

    正当三人高兴之时,狗子和旺财推门走了进来,一进来就看到海东青和自己的父亲爷爷在那里傻笑,来不及问这少年是谁,刺鼻的酒香就传入了他和旺财的鼻孔。

    两人下意识的吸了吸鼻子,紧接着就看向还在往外滴出酒液的竹管,见盆里已经有足足两碗多的如水一般的液体,眼睛顿时一亮。

    上前就要用手指去沾,却被老汉直接一巴掌拍在了手上。

    “拿开你的脏手,去帮你娘杀鸡,一会陪你桂叔喝点。”

    “桂叔?”

    看着比自己还小的海东青,狗子顿时露出了精彩的表情,一时疑惑,一时好笑,一时又震惊。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

    “诶。”

    自家爷爷的威严还是比较权威的,狗子虽然满脸疑惑,但还是转身带着旺财慢悠悠,有些不舍的出去了。

    ……

    “桂弟,吃个鸡腿。”

    晚饭的餐桌上,村生将一只鸡腿放在了海东青的碗里,而海东青的碗里,也难得多了一碗白米饭。

    看着其他人啃着黑乎乎的馒头,喝着碗里没有半点油腥的野菜汤,海东青一时有些感慨。

    “村生……哥,将嫂子也叫过来吧。”

    “诶,妇道人家,等我们吃完了再吃就好。”

    “村生哥,赵叔,你们如果拿我当家人,就不要这般客气,不然这饭我无论如何也是吃不下的。”

    “这……”

    听到海东青这般说,村生下意识的看向了老爹,见老爹点头,这才对着桌上的狗子说道。

    “去叫你娘。”

    “诶。”

    刚才在外间听自己娘说了海东青来家里发生的事后,心里震惊了许久,这会在饭桌上也不敢造次,默默啃馒头的狗子听到父亲这般说,连忙起身去将自己的娘亲叫了过来。

    “赵家嫂子,村生哥,赵叔,我还只是个娃娃,你们就当我是家里的远亲,我也是乡下人,过过苦日子的乡下人,没那些讲究,如果你们再这么客气,那就是拿我当外人了。”

    “诶,来来来,小桂子,喝一杯,你这酒可真烈啊,这要拿到城里卖,绝对能卖个几十大子。”

    海东青和村生、赵叔碰了一杯,那浓烈的味道,让两人滋滋的舒了一口气,似是饮琼浆玉液,回味无穷。

    馋的狗子和旺财也忍不住想要用碗去盛上一点,直接被村生用筷子给敲了一下。

    “你们一会要去送你桂叔回去,如果要喝,等回来再喝。”

    看着两人悻悻的样子,海东青觉得好笑,不过他也不管,窗外已经天黑,自己还真需要这两个送自己回去,也就没有劝他二人喝酒。

    “村生哥、赵叔,这酒不能按照你们说的那么卖,你们想想,刚刚我们酿出的酒浪费了多少赵叔之前酿的酒,这还不说,这可是独门生意,别人要是想喝,就只能找我们买,所以酒的价格要定的高一些。”

    海东青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面前盛满鸡肉的木盆向着几人挪了挪,又主动给每一个人夹了一些。

    有刚刚海东青的话垫底,几人虽然还有些局促,但并未说什么,只有赵老头的表情还算正常,狗子和旺财就只剩下兴奋了。

    “那这酒我们卖十文钱一角?”

    村生试探的问道。

    “少了,二十文应该可以。”

    赵老汉瞧了瞧没出息的儿子说道。

    海东青记得角是这个时代的计量酒水的单位,一角相当于现代的二两。

    “不,我们现在的酿出的酒度数依然偏高。”

    元烨说着,让狗子取了一碗水过来,在自己的酒碗里勾兑了一些,抿了抿,又分给村生和赵叔一些,让他们尝尝。

    “按照一碗烈酒勾兑半碗水的比列,这个更适合大多数人喝,这样的酒五百文一角。”

    “多少!”

    “就是五百文。”

    不理众人的惊讶,海东青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酒并不是卖给普通人的,村生哥,赵叔,你们按照我说的去做……”

    ……

    次日一大早,村生带着父亲和儿子、狗子来到了一个京城内高门大户的门口,挂出了一个小帆,上面写着烈酒五百文一角,连喝五角不醉者,酒水免费,再送一斗!

    赵家这爷三大字都不识,能认得自己的名字已经算是不错了,这字是昨晚海东青趁着醉意写的,字迹有些别扭,但好在不难辨认。

    这酒自然也是这爷三趁着夜色,连夜赶制出来的,村生甚至将原来有些瑕疵的零部件重新换上了严丝合缝的,也算是给蒸酒器做了个升级。

    只是家里的存酒不多,几乎敲了十几户的门,将村子里的人家所有存酒都拿来了酿酒,就是离开时,村生媳妇还找来了两个村妇忙着帮忙酿制新酒。

    尽管这般,三人如今拿来叫卖的酒,也只有不到两斗(一斗十斤)。

    “什么人,敢来到这里叫卖,嫌自己命长了?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这片属于高官居住的地方,平日里并没有多少人经过,几人摆放在这里已经有差不多一个时辰,依然无人问津。

    正当三人有些叹气的蹲在地上打盹的时候,一个四十来岁,衣着华丽的中年人带着几个仆役走了过来喝到。

    “见过贵人,我们这就走,这就走。”

    “站住!”

    听到老汉三人要走,看到小帆上写的字,中年男人好奇的叫住了这三人,他家老爷本身就是个武官,最是好酒。

    “如果这酒真的如同上面小帆上所写,那自己拿去讨好自家老爷,岂不是美事,说不定府上那个玲丽的小丫鬟,老爷就能赏给自己。”

    “这是我们府上的李管家,叫你们停下,听到没有?”

    三人一时以为得罪了贵人,惶恐之时并没有听到李管家的话,见三人正要走,一名仆役连忙上前阻止了三人的动作。

    “贵人息怒,老小儿并不知道是贵府,这就走。”

    海东青昨日特意交代过,如果被这些人驱赶要赶紧离开,避免惹出麻烦,其实三人更是知道这个道理,并不需要海东青嘱咐。

    “打一角酒给我尝尝。”

    “诶。”

    赵老汉和村生平日里哪里见过这些贵人,此时已经有些六神无主,倒是经常在外混的狗子听到面前的李管家要尝尝,连忙拿来一个竹筒倒了一角酒递了过去。

    看着透明的酒液,李管家眼睛一亮,只是从这色泽上看,就比往日里那些酒看起来要好一些。

    放在鼻前闻了闻,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

    只是酒液太烈,一时间没忍住,直接喷了出去。

    “你们拿的是什么酒?”

    身旁的仆役看着自家管家直接一口将酒吐了出去,以为这酒有问题,连忙拿起手中的木棍上前就要往狗子身上招呼。

    狗子下意识的将手捂在头上,等了两个呼吸的时间,也没有感受到棍子落下来的疼痛,倒是村生和赵叔连忙跪下求贵人放过他们。

    “咳咳咳,瞎咋呼什么,咳咳咳。”

    李管家一手握着仆役的木棒,一手捂着自己的嘴,咳了几声,这才又站起了身子。

    “这酒,咳,我全要了,咳。”

    强忍着将腹中的吃食吐出来的李管家,脸色涨红,边咳边说道。

    此时李管家已经幻象那个小丫头洗干净了躺在自己床上的情景,自从昨日自家老爷从宫里出来,就一直闷闷的,想借着酒意安睡,却是如何也难让自己喝醉,酒倒是饮了不少,夜里还起了几回。

    如果有这酒,今日老爷一定会有所赏赐,那么自己就可以伺机讨要那个小丫头。

    想到这里也不废话,叫仆役去府里取了十两银子扔在了地上,直接叫人将酒抬了进去。

    而趁仆役取银子的间隙,强喝了一角的李管家,双腿已经开始不听使唤,被仆役们抬了进去。

    愣愣的看着面前一幕的三人,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刚刚发生了什么。

    “狗子,快,快将这些银子拾起来。”

    “村生,你一会带着银子先回家,晚上让狗子给小恩公送去五两,再把驴车牵过来,到东街上等我,现在狗子拿上一两银子,跟我再去买一些米酒,他娘那里新酿的酒,没那么快可以成酒。”

    赵老汉反应过来,连忙叫狗子捡起地上的银子,想想刚刚发生的事情,简直和做梦一般。

    “诶,爹,你放心,我这就先回去将驴车牵来。”

    三人火急火燎的连忙各自走开,却丝毫没有在意这府邸门前的匾额上写着“鳌府”两个烫金大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