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变:文明崛起
繁体版

第十一章 突破!牵制!消灭!

    坦克和装甲车隆隆前进,尽管仍然时不时遭到反坦克导弹的袭击,但袭击强度已经大大下降。

    蒙城的失守已经不可避免。

    经过短暂交火,蒙城大多数守军要么被俘、要么逃生,极少数顽固分子在经过一场白刃战后,全部被击毙。

    三点四十二分,防卫军留下部队开始清扫战场。一名少尉模仿虫族,发现虫族指挥官的尸体后,用匕首割下了它的脑袋,高高举起,宣告南面的永清、新济、蒙城三据点全部被防卫军攻克。

    尽管如此,对平原五个据点敌军的包围还是要继续。

    永清、新济和蒙城的残兵纷纷逃往北1和北2,森林深处也源源不断地向两地派兵,誓要死守这一片战略缓冲地带。

    在换上第1旅为主攻后,韩天旭所部的进展极为顺利。

    相比起补3旅和生态旅,1旅作为正规的机械化步兵旅,本身就有1个炮兵营和1个坦克营,步、炮、坦协同远较另外两个旅优秀。

    而且,1旅是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部队,步战车和坦克占比极高。反观补3旅,全旅拿不出1辆坦克,只有区区装备了机枪的老式装甲运兵车堪用。

    生态旅稍好一点,旅直属1个坦克连和1个自行榴弹炮连,但也仅此而已,毕竟只是准军事部队。

    1旅轻松突破虫族的防线,其侧翼由生态旅的2个营保护,补充旅在后方负责清扫残敌、占领要地,生态旅剩下的部队则专门保护后路。

    不仅如此,韩天旭听从梁平的建议,从开战以来一直无所事事的防空营调来1个高炮连,将自行高炮调给侧翼的生态旅,作为机动火力支援车。

    三路防卫军各有一个防空营,番号上是第20防空旅第157、158和159营,旅长是邝与国大校。

    与国防军防空部队以防空导弹和陆军用近防炮系统为主、高炮和高射机枪为辅的配置不同,防卫军防空部队只有自行或牵引式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

    这么做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西海共和国转化武器装备的技术并不成熟,一些过于复杂的武器无法在保持可用性的前提下缩小。

    另一方面,防卫军所面临的空中威胁,无非是蝴蝶一类会飞的昆虫,防空导弹和近防炮的性能过剩,也不经济。

    在实战中,自行高炮和高射机枪往往也会平射支援。对缺乏重火力的生态旅来说,聊胜于无。

    到凌晨五点过十分,防卫军先头部队已经抵达蕲溪,并与渡河的虫族爆发了小规模战斗。

    虫族士兵和协助作战的人类士兵合计阵亡13只/人,负伤33只/人;防卫军阵亡6人,包括2名排长在内负伤18人,另有1辆坦克炮塔被击伤。

    哦,防卫军还有一名副营长阵亡。

    战场瞬息万变,谁也不能保证幸运女神会不会一直眷顾自己。这名从熙河堡死里逃生的少校,是自己身后一名士兵枪支走火被打死的。

    短暂交战后,虫族军队暂停渡河,开始在蕲溪北岸整顿部队。

    听闻防卫军在蕲溪短暂阻击虫族,虫族军队屯兵北岸后,国防军紧急从长陵起飞1架小型侦察无人机,赴蕲溪侦察。

    此时,中路军经过一夜激战,也彻底消灭了当面之敌。

    第26装甲旅一马当先,在副旅长严浩上校的指挥下一路北进,切断了北1和北2之间的联系。

    左路,苏传洸大校指挥1旅和加强的生态旅第1营、第159防空营第2自行高炮连击溃了北1的警戒部队,迫使北1守军收缩兵力。

    右路军的情况也与左路军类似:北2被牵制在原地无法动弹。在留下1个营监视后,右路军马不停蹄地自西北向东机动,开始迂回包抄平原上的所有虫族军队。

    此时,虫族面临两难抉择。

    如果出兵救援,就意味着要与防卫军装甲部队再次正面对决。

    但这一次与以往不同,西海政府彻底改变了对虫族的政策,国防军第一次为防卫军提供了空中支援。如果说以前没有炮兵,尚且可以一战,现在却不可能在没有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出击了。

    可是,如果放弃蕲溪南岸的两个据点,尽管防卫军或许不敢贸然突入森林,但蕲溪以南全部丢失已经不可避免。

    这样一来虫族聚居的原始森林将彻底失去缓冲地带,直面防卫军!

    思索再三后,虫族最终选择了撤退。

    此时,蕲溪仿佛变成当年的英吉利海峡,一场虫族的“敦刻尔克”拉开了序幕。

    正在实施战略包围的防卫军遭到虫族军队的疯狂攻击。

    首先接敌的是第1旅第106机步营的2个连和159防空营的1个自行高炮排。

    大量昆虫发疯似的奔向106营行军队列,其中夹杂着不少徒步的人类士兵。

    防卫军1辆自行高炮立即停了下来,随后转动四联装23mm机炮,朝侧面的虫族士兵喷出火舌。

    就在开火的一刹那,一只低空飞行的锹甲被撕成了碎片。高炮面前的尘土被掀了起来,形成一堵似雾的遮蔽。

    106营的坦克和装甲车也纷纷散开,织就了一道火力网阻击溃逃的虫族士兵。步兵两个一组地从步战车上跳下来,寻找掩体开枪还击。

    与此同时,106营请求后方炮兵连提供曲射火力支援。

    两分钟后,溃逃的虫族士兵被炸得血肉横飞。尽管一个个凶狠异常,却也无法冲破现代化装甲部队的火力网。

    在无法发挥单兵优势的时候,虫族军队中的人类士兵发挥了作用。

    就在这场即将演变为一场单方面屠杀的时候,一枚反坦克导弹呼啸着飞了过来,一辆自行高炮瞬间哑了火。

    随后,一辆坦克又被导弹击中,随即发生殉爆,飞出的炮塔甚至砸死了一名防卫军机枪兵。

    虫族也趁着混乱贴近了防卫军队列。

    一旦进入近身搏斗,虫族就有优势了。

    大多数昆虫坚硬的外骨骼都可以抵抗缩小的突击步枪,而坦克和步战车因为士兵和虫族厮杀在一起,也不敢贸然开炮。

    此时,机枪手和火箭筒手疲于奔命,朝着一个个接近过来的虫族开火。而一般的步枪,只能靠数个甚至数十个士兵围攻才能拿下一名虫族士兵。

    很快,106营的火力网就破了个口子,防卫军近战终究不是虫族的对手。

    杀出一条血路的虫族蜂拥逃窜。

    自西北而来的防卫军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第10机步旅留下1个营监视北2后,便同第22装甲旅向东迂回。

    北2的守军撤退时,10旅的那个营因为营长判断失误,结果没能及时追上逃走的虫族。10旅、22旅急忙分兵去追,结果后脚跟前脚,除了后卫部队外,虫族主力全部渡过蕲溪。

    战后,这名贻误战机的营长受到了严重处分,军衔、职级均降一级后调往补充旅里最差的一个旅当了副旅长,最终在一场边境冲突中因消极避战被革职判刑,连累旅长也受了处分。

    此时,整个小岭平原已经被防卫军占领。防卫军整整4个正规旅和2个补充旅的部队屯兵蕲溪南岸,随时准备渡河:

    第1机步旅和补充第3旅、159防空营2个连在东北方向;

    第26装甲旅2个营和补充第1旅在正北方;

    第10机步旅的150装甲营和第22装甲旅在西北方向。

    但要渡河,也不是这么容易的。

    蕲溪宽约五米,河上没有桥,但普通人涉水即可渡过。

    不过,对身上仅与昆虫相当、甚至没有一些大中型昆虫体型大的防卫军而言,渡河必须依赖舟桥部队,不然就得生生游过去。

    可防卫军唯一一个舟桥营,已经在熙河堡战役中全军覆没了,新的还没有建起来。

    现在游过去?对面的虫族可死盯着呢。经过一天又一夜的战斗,没有哪支部队能再承担一次强渡的伤亡代价了。

    之前梁平渡河时,选定的渡河地点因为有几块大河石,所以可以度过。但几个小时过去,河石早就被虫族设法移走了。

    大多数昆虫可以在不湍急的溪水中勉强游过河。不会游泳的,则由会飞的昆虫或会游泳的昆虫携带。

    对它们而言,现在在防卫军炮口下渡河,是没有意义的送死行为。

    一道五米宽的小溪,成为两军之间不可逾越的天堑。

    所有参战部队的旅长、营长全部被召集到一起开会,只留下副职和参谋长主持工作。

    主持会议的是此次作战的总指挥官,最高防务会议副主席兼总参谋长邓休成陆军中将。

    但他这次不是来商讨作战计划的,而是传达防卫军最高防务会议和国防部的指示:

    “此次战役已告结束。”

    不少人脸上现出惊讶之情,但更多的是感到解脱。

    从3月2日到3月3日,经过一整天的激战,防卫军已经达到了收复平原的战略目标。而各部队因为神秘人类军队的出现蒙受了巨大损失,已经无力再战。

    梁平也在心里舒了一口气。

    补充旅的装备虽然是自给,但实际上是防卫军从其他正规部队中分出来的,因此实际上也是由人类政府补给。

    西海政府对这一切心知肚明。但只要不给予正规番号,引发舆论对防卫军扩军的担忧,那么提供一些子弹和炮弹不算什么损失。

    更何况,防卫军没有能力建立起自给自足的军工体系,这就意味着,补充旅这种“偷偷摸摸”存在的武装,比正规旅更容易被国防部掌控。

    但是,由于补充旅武器型号杂乱,补给难度要比使用制式装备的正规旅难很多。因此,仗打到这个份上,补3旅的武器弹药供给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必须立即休整。

    在战斗中伤亡较小的第22装甲旅和补充第5旅被留了下来,承担蕲溪南岸防务,其余部队全部撤回防区。

    这时,韩天旭又叫走了梁平。

    当梁平不耐烦地来到韩天旭的野战指挥部指挥官办公室后,韩天旭正在看摊在办公桌上的一份地图。

    见梁平走了进来,他合上地图,主动走上前,梁平立即向他敬了个礼。

    韩天旭笑着拿下梁平敬举手礼的右手,对他说:

    “梁旅长,由于政策转变,国防部同意先给予一个补充旅以正规番号。”

    他停了一下,像宣布什么重大消息似的,重重地说:

    “恭喜你,补充第3旅获得了这个番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