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繁体版

504 阿顷

    《楚世家》·楚顷襄王·之顷

    春秋战国时期的“谥号”真是有趣,鲜明准确的概括了一个领导人的一生,道德功业,大体上还算比较的中肯,要比汉以后的纯褒扬。歌功颂德,没有也要说出花来的谥号中听的多。

    比如说楚顷襄王,一个顷,一个襄,前者带些贬义,后者就是旌扬了,顷者,颠覆社稷也,襄者,辟地有德,威德服远,确乎是楚顷襄王的君王经历。楚顷襄王在位三十多年,前大半生沉迷奢华,与一些文艺弄臣交往过密,懒怠行政,刚一思进取,又碰到秦国的大杀器白起,被打的被迫迁都,这是顷的一面;之后发奋思强,收复国土,算是中兴了一把,这算是襄的一面。

    楚顷襄王,熊横,即位前一直是太子身份,但是这个太子可不一般,终年在外做人质,先在秦,后在齐,在秦过的不爽跟秦国大夫私斗打死了人,逃回国,惹得秦国来犯,不得已楚国求救于齐,这个熊横只好又去齐国做人质,真算得上周游列国了,只是玩的不痛快。

    到了齐国,又差点被杀。齐楚合纵,秦国看不过,就主动向楚国示好,楚顷襄王的老子几次三番中了秦人的阴谋不思悔改,只身去武关会晤秦王,结果被摆了一道,扣押了。大概秦人想,你儿子不好好做人质跑路,那就换你这个老子来吧,要想回国,拿钱拿地,否则没门。

    楚国被逼的没法,另立新王吧,不然秦人欲壑难填,众人议论过后决定迎回稽留齐国的熊横,熊横怎么回来的有不同说法,按照太史公的记录多亏了齐相主持正义才得以返国,也有别的版本,大旨说熊横假意满足齐闵王的条件,返国后又暗自联合秦国破坏了齐国的要挟,如果这样,到也看得出熊横也不是一个善茬,至少懂得权谋,玩的来,比他老子楚怀王强多了。

    熊横即位为楚顷襄王,接过了他老子留下的烂摊子。楚顷襄王执政三十六年,前半截重用子兰为相,耽于安乐,大概做人质狗一样的窜来窜去烦透了,一朝为君王,要好好的补偿补偿。任用子兰而不用昭睢,看得出熊横即位后的小心思,子兰这家伙不算是个忠耿之臣,没有昭睢的治国方略,但是即位后的楚顷襄王就是喜欢用他,为什么?一个志在享乐荣华的君王难道要安排一些忠国做事的大臣在身边吗?

    熊横即位后,面对国际局势,大体上是倾向于与秦交好。后来有人讽谏,意思是你老子怀王被秦人玩死了,你不想着报仇却与仇为亲,还算是人吗?

    襄王因召与语,遂言曰:“夫先王为秦所欺而客死於外,怨莫大焉。今以匹夫有怨,尚有报万乘,白公、子胥是也。今楚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犹足以踊跃中野也,而坐受困,臣窃为大王弗取也。”於是顷襄王遣使於诸侯,复为从,欲以伐秦。秦闻之,发兵来伐楚。

    楚顷襄王琢磨有道理,野心骤起,厉兵秣马准备复仇,顺便想把东周给彻底灭了。计划很好,但是最终没有执行,反而被秦人知晓了。于是秦国找楚国的麻烦,大家好好的,你们竟然暗地里耍花腔,大家干脆打一仗以决雌雄。秦国的统帅不是别人,赫赫有名的杀神白起,这一打史料称为鄢郢之战,直接把楚国的国都给占了,楚顷襄王狼狈出奔。

    到此为止,这是熊横为“顷”的一面,把国都都给弄丢了,要知道楚国历史上差点亡国有两次,一次伍子胥复仇楚平王,一次就是楚顷襄王,很丢人很丧气。这个事件后,据说屈原跳河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