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繁体版

156章 跟班而已

    《韩世家》·(3)

    翻看韩国的战国史,差不多是四个字,乏善可陈,韩国所以跻身战国七雄,且坚持到末期,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他足够强大,恰恰是太弱了,四战之地,周围强敌环伺,也正因为如此,韩国得以存续,到了末期,列国离心,再也不能依赖合纵抗秦的时候,或者说大秦开启了统一的战车,所向披靡,这个阶段,第一步便碾压韩国,韩国灭亡。

    岂止是韩国,六国任何一个都是凭借彼此的利益攸关,不同形式的合纵,遥相呼应,得以绵延二百余年,甚至可以说自魏国没落之后,几乎就是秦国表演的时候了。真正能阻遏秦国东向灭六国的,春秋时只有一个晋国,战国时也只有魏国。三晋一破,简直就是摧枯拉朽,中原根本没有半点抵抗力。何况弱韩。

    所谓的“劲韩”只是存在于苏秦的三寸不烂之舌。韩国比较提得起的一个是申不害变法,一个大概就是郑国渠了。如果再有一个的话,就是将上党献给赵国,成功把祸水引到赵国,间接导致了赵国的崩塌。

    说到申不害变法,必须提到他的“术”,所谓的术普通的说法就是一种手段,他这个术主要是针对如何做一个国家的领导人。申不害主张君主专制,也就是加强中央集权,这应该是针对韩国的政治生态所采取的,大概韩国之前的国君权威不足以震慑天下,出现了弑君政治事件,韩昭侯即位后,面临国内的政治派系的斗争,于是申不害就出现了。这个术,不算是冠冕堂皇的东西,无非就是怎么来管理下属,管理国家公职人员,非常的实际,也可称为“驭下之术”,采取的手段也都比较阴柔,算是教给韩昭侯一些阴谋的手段,破坏底下的反对联盟,目的就是将权力紧紧抓在手里。

    申不害在韩国的十几年,韩国大体上算是比较稳定,鉴于国际上在这个时期差不多都是一个休养生息的阶段,没有多少纷争,韩国也因此“得以治,诸侯不来侵伐”,但要全部归功于申不害,我看不见得,奔来世界上就太平,国与国之间没有战事,并且申不害变法的影响也没有多么大,也仅仅是帮助韩昭侯巩固了他的国君位子,而且做得也不怎么光明,耍一些阴暗的手段破坏肃清其他政治势力,对国家的富强层面上没有直接的措施。一句话,申不害的一些东西加强了韩昭侯的君权,而韩昭侯一死,申不害的变法就没有作用了,已经形成了一种政治惯性,不再那么新鲜。

    可以说申不害只是针对韩国内部政治生态上的不稳定做出的应对,并没有全面上的变革,勉强算是一次变法,简单说就是统一思想、建立权力核心、清除异己,这是对内,对外呢那就是卑躬屈膝,任人宰割,作魏国的跟班,没有什么稀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