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繁体版

143章 争霸中原

    《楚世家》·楚成王·争霸中原

    十六年,齐桓公以兵侵楚,至陉山。”楚成王使将军屈完以兵御之,与桓公盟。桓公数以周之赋不入王室,楚许之,乃去。十八年,成王以兵北伐许,许君肉袒谢,乃释之。二十二年,伐黄。二十六年,灭英。

    齐桓公率领中原联军大兵压境,楚国从容应对,有斗谷于菟、屈完等贤臣,对峙管仲,齐桓公丝毫占不得便宜。齐楚谈判签定召陵之盟。这个盟约不过是形式上的,算是楚成王给齐桓公一个面子,要真打,胜败难说,谁都没有胜算,旗鼓相当。召陵之盟,齐桓公名义上打压了楚国的气势,事实上楚国根本没当回事。之后的第二年,伐许,又四年,伐黄,又二年灭英。期间中原霸主齐桓公没有一点动静。

    三十三年,宋襄公欲为盟会,召楚。楚王怒曰:“召我,我将好往袭辱之。”遂行,至盂,遂执辱宋公,已而归之。三十四年,郑文公南朝楚。楚成王北伐宋,败之泓,射伤宋襄公,襄公遂病创死。

    管仲死,齐国霸业衰颓,直到齐国内乱。宋襄公带兵平靖齐乱,扶持新君,但是齐国的中原大哥的辉煌已经是昨日黄花。这个历史时期,已经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前有郑庄公,其后齐桓公。齐桓公一死,中原霸主空缺,周王已经难以驾驭诸侯。这个时候需要一位强势的诸侯站出来领导群雄。

    宋襄公自恃有平定齐国之乱,看看天下,南有楚西有秦,但是楚秦并不与中原相交,于是想借助楚国的力量来称霸中原。这实在是不自量力,宋襄公暗通楚国,表示要组织盟会,希望楚国能参与,并表示希望这次主盟由宋国来完成,楚国这边早有插手中原的野心,这个机会怎么可能放过,假意答应宋襄。宋襄致意各国赴盟,各国多半是摄于楚国的威胁来参加这次盟会。但是楚的态度却相反:楚王怒曰:召我,我将好往袭辱之。你区区一个宋国想利用楚国来达成你的私心,恐怕你要自取其辱。宋襄本要效仿齐桓公衣裳之会,可楚国不跟你玩这个,你要衣裳会,我们偏要玩兵车,结果在盟会上当场扣押宋襄公。

    宋襄公不能忍,被楚国卖了很不甘心,决定伐楚,楚宋战于泓水,宋襄公打了一场著名的仁义之战,不半渡而击之,不擒二毛,结果自己惨败伤重而亡。经过泓水之战,事实上楚成王已经号令天下,算是有霸主之实无霸主之名。

    三十五年,晋公子重耳过楚,成王以诸侯客礼飨,而厚送之於秦。

    三十九年,鲁僖公来请兵以伐齐,楚使申侯将兵伐齐,取穀,”置齐桓公子雍焉。齐桓公七子皆奔楚,楚尽以为上大夫。

    有两件事可以看出楚国的国际地位非同小可,一是公子重耳来投奔,一是鲁齐交恶,鲁国暗通楚国,借助楚国的力量攻齐。这次楚国伐齐,取得很大的成果,建立自己的飞地,在穀这个地方安插了亲楚势力齐国公子雍,来牵制齐国,并且接纳齐国逃亡公子,任命为上大夫。这下可以说齐国的政治力量差不多都被楚所控制。这样看,楚成王完全具备了左右天下局势的能力。至于楚成王为什么没有被后世史家列为五霸,其中的原因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