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繁体版

第130章 问鼎中原路(上)

    《楚世家》·楚文王·问鼎中原路·伐郑(1)

    提到楚文王,不能不提他的老子和老妈——武王与夫人邓曼。鉴于正统家对楚的另眼相看,视楚为异族,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正史上一贯以“楚子”呼之,楚国最初为周的封爵为“子”,很低等的政治地位。即便楚国自立为王,南霸江汉,挺进中原,中原各国纷纷归附,这种情形下,正统家那里也不愿意正视这个奇特、大无畏敢于中原争锋的“南蛮”。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对立始终贯穿在中国历史中。而真正扬国威的也是践行了楚文化的历史时期,这是中原儒家文化所不及的。

    楚武王有一个好的老婆——邓曼。“非独内德茂也,亦有外戚之助焉”,换句话讲,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贤良智慧的女子在,邓曼就是楚国史上的奇女子之一。武王夫人邓曼,文王夫人息妫,即桃花夫人,这两个女人为楚国的兴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邓曼,邓国女曼姓,譬如齐姜,齐国女姜姓,并不是姓邓的女子。邓曼有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有政治智慧。史料中有两件特别的事提到邓曼,可见一斑,一是楚国伐罗,统帅是屈瑕,斗伯比观察屈瑕有句话“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这是趾高气扬这个成语的来源。屈瑕确实在楚国外事战争中功劳很大,也了不起,一个人取得优异的功绩而不骄傲,是很少见的。屈瑕自然因了自己的功劳大有些傲慢气,斗伯比不便直言,就委婉的建议楚武王增兵屈瑕。楚武王跟夫人邓曼提起这事,邓曼表现了她特有的政治敏感:她指出斗伯比的建议是暗示屈瑕这次出征可能会因为骄傲失败,希望君主能有所规劝。这就很了不起,能敏锐的把握别人的话外,非聪明智慧不能得。事实证明,邓曼的判断非常准确,屈瑕也的确轻敌导致失败,引咎自杀。

    另一件事,邓曼这个女子真的睿智有识,武王最后一次出征,跟夫人邓曼表示,这次出征感觉有点恍惚,你以为怎么样?邓曼指出凡事“盛极必衰,日中必移”,这次如果君主不在战事中有重大失利,且能免于死战,就是国家最大的福气。武王听了夫人的话,出征前交待好国事以防万一。结果,楚国的这次征伐并不顺利,但是因为有了战前的准备,损伤不大,不过楚武王也因为劳累奔波,病死在征途。

    这两件事足以见得邓曼这女子的智慧,也正是有她这样的贤良女子,楚武王执政时期,一系列国家政策帮助楚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向《列女传》:“楚武邓曼,见事所兴,谓瑕军败,知王将薨,识彼天道,盛而必衰,终如其言,君子扬称。“刘向对邓曼的评价也很中肯,“见事所兴,识彼天道”“君子称扬”,的确如此!

    邓曼的功绩不仅仅是辅佐武王治理国家,更是为武王生下一个优秀的儿子,便是楚文王!他这个儿子可不简单,即位时已是中年,老于政治,深受他的老子武王的影响,雄心勃勃,致力于“观中国之政”,楚史对他的评价“强硬如挟雷带电,诡谲如翻云覆雨。“可算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国君,当然,也正是在他执政期间,把他母亲的母国邓兼并,展现出志在中原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