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翡翠翎管的男人新闻圈风云录
繁体版

第60景:《春明晚报》10楼社会周刊办公室

    【影视剧本】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电视剧本版)

    作者:顾雪林

    第60景:《春明晚报》10楼社会周刊办公室

    (在报社10楼办公平台,淳于兰吃完午饭,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泡了一杯红茶,边喝边上网看新闻。看见江一梅回来了,淳于兰走过来)

    淳于兰:“那个‘戴翡翠翎管的男人’,咱们还不能放弃查找,这次,我们要有些新的找人思路。”

    江一梅:“淳于主任又有了什么好思路?”

    淳于兰:(神秘地一笑说)“这次我要先听听你的意见,再说我的意见,看看谁的主意妙?”

    江一梅:(想了想说)“于木最近在清华大学东门外五道口一带,租了一个二层小楼的门面房,准备开办大学周边的第一家‘药茶室’。我看,等‘药茶室’开张以后,搞一个每周六晚8点的‘清代翡翠翎管收藏品恳谈会’,邀请BJ所有喜欢收藏清代翎管的收藏者,自愿参加翎管的赏鉴品谈,茶水免单。用这种钓鱼的方式,先放长线,看看能不能钓到翎管收藏的大鱼。”

    淳于兰:(听后笑道)“你真不愧是老收藏家的外孙女,我早就知道你业余兼任一个什么‘药茶室’的经理,如今居然也是招招见血。很好,我和你想到一起了,也是想利用你们的‘药茶室’,搞一个翡翠翎管的鉴赏沙龙,每周聚会一次,把那个收藏翡翠翎管的‘独狼’吸引上钩。”

    (听淳于兰这么一说,江一梅开心极了!接着,淳于兰又问了关于“药茶室”的几个细节问题。江一梅一一作了回答。白天的服务员,是从附近大学招聘的实习生;晚上的服务员,是在职的几个外地的年轻朋友,都是年轻能干的女生,在小楼顶层搞了两间宿舍,一举解决了她们的兼职“外快”和宿舍问题。“药茶室”离地铁十三号线五道口车站很近,大家上下班也很方便。淳于兰真想不到,现在的年轻人这么有商业头脑,经营管理想得周到细致,人力安排也非常与众不同。)

    淳于兰:(情不自禁地说)“好啊,以后,我每周六下班以后,就到你们的‘药茶室’品茗养生,顺便做‘清代翡翠翎管收藏品谈会’的义务主持人。”

    江一梅:(听了连声叫好)“不用当‘义务主持’,我们可以为您按小时付酬,这样才公平合理。”

    淳于兰:(笑着说)“现在的社会发展和商业发展真是太快了,我们的旧脑筋已经渐渐跟不上趟了。”

    江一梅:(略带调侃地)“哪里啊,您和于远超这样的人,经商不是你们的专长,记者才是你们的本行,你们如今已经是非常成功的记者了。总要给我们这样的年轻一代,留一点生存空间吧。”

    淳于兰:(思索着说道)“‘空间’是挤出来的,就像岩缝里长的松树,本来没有空间,硬是靠把根扎深,挤出了一片生存空间。一梅,现在我真的看好你们这一代人!”

    淳于兰:(接着问道)“你们五道口的药茶室装修好了吗?准备叫什么名字?”

    江一梅:“于木说二层小楼已经基本装修好了,等彻底装修好了让我过去验收。于远超给药茶室起的名字叫'诸葛氏药茶养生会所'。呵呵呵,拿我姥爷的姓吓唬人呗。‘会所’无非是搞个会员制呗,散客随意。”

    (淳于兰听后,掩面哈哈大笑)

    淳于兰:(边笑边说)“笑死我了,你们真能折腾,还‘会所’,还‘会员制’,太有创意了!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