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之战
繁体版

第一章 猎场(一)

    1995年10月23日白国摩尔曼斯

    极北的阵风裹着细沙般的冰粒穿梭在街道中,原本宽阔的街道被沉厚的积雪淹没,显得臃肿又狭窄。

    唯有车道上几条相互倾轧的车辙倒还能泛出点生气。

    街道的尽头是镇中央白云花岗岩筑起的伟人像,他的肩头披搭上了雪袄,侧目眺望远方。

    落雪倒与纯白的岩色显得颇为契合。这种华国西北出产的花岗岩质量和成色都是上佳。

    这种时候大多数的小镇居民都会把自己埋在沙发里,感受暖气片股着地阵阵热流。

    男人们慵懒地啜着加了冰块的烈酒,女人们则端着一碗热气腾腾、散着酸甜气息的罗宋汤一小勺小勺地喝着,不时喂一勺给边上玩闹的孩子。

    白色的街边多是标准的红盟式建筑,棱角分明,一扇扇小窗中透出温暖的光在迷蒙的雪雾中染出一片氤氲。

    也有几座略显突兀的骑楼参杂在那些朴素建筑的中间,下方是一些汽修店、超市之类的店铺 。

    骑楼下的酒馆,任坤捧着一杯温热的咖啡坐在老旧的木制吧台前,不时地哆嗦一下,接着紧一紧衣服把自己包裹地更严实些。

    极北的气候对于来自华国南方的人来说实在是过于严酷,即使是穿着厚实羊绒风袄,阵阵寒意依然从面料中径直透入。

    天还没黑,时间也远没到营业的时候,店主可没有给一个客人开暖气的打算。

    况且这个在酒馆里点速溶咖啡的客人似乎也不是来消遣的,那杯咖啡端上去很久了还没见着他喝,只是捧着罢了。

    他还在乌拉尔山脚下的伊热斯夫的时候见过这样的华国人,他们大多都准备了一箱箱的崭新美钞,静静地在酒吧等着军工厂里小高层来进行“互利互惠”的交易。

    虽说是揣着大钱,但他们从来不会要一杯马天尼或者伏特加。

    对于有门路的人来说,这些人就是会下金蛋的鹅,可惜他没这本事。

    见客人不是盯着咖啡出神就是抬头望望橱窗外的街道,没有丝毫闲谈的打算。店主便旁若无人地从柜台下摸出一块羊毛和一堆锃亮零部件开始捣鼓起来。

    任坤收回望向街道的目光,好奇地注视着这个戴着沾着油渍羊毡帽的老人。

    他正用一把刮刀熟练地旋着一小根管状金属,不时往桌上敲敲、倒出粉末,再小心地用羊毛毡擦拭,仰光检查。

    任坤惊讶的发觉,这个不起眼的店主居然在雕刻枪管的膛线。

    他想起了大学时候听过的调侃,红盟粮食短缺的原因是种的玉米地里都长满了AK-47军工已经刻进了几代人的基因里。

    店主感受到了客人投来的目光,放下手中的零件,道:“平时店里空下来我就会弄点小玩具,以前在伊热斯夫的兵工厂待过些时日,学了点手艺活。

    可惜从那天开始以后就被红白蓝的小旗插满了,一夜之间变天了,光荣的工人顿时成了无业的游民,连自食其力都做不到……”

    任坤点了点头,伊热斯夫兵工厂的大名他倒是听过,闻名世界的AK系列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就是常驻此厂的技术专家,整个兵工厂生产了几乎红盟时期全部的轻兵器。

    眼前的老人应该是工厂的前高级技工之类的角色,手动雕刻膛线的难度可不小。

    至于老人后面的抱怨,红盟作为军工兴国的国家解体之后这些熟练的军械技工确实是地位一落千丈。

    这么看老人的运气着实不错,还能寻到这样的安逸地开一家酒馆......

    店主见任坤似乎对自己手上的活感兴趣,便俯身弯腰,不紧不慢地从柜台下翻找,抽出一个黑色油帆布袋子。

    他一把拉掉袋口的绳结,掏出了一把散着金属光泽的手枪,只是少了一匣弹夹和枪柄的护手,几乎已经是成品。

    他随手把枪向着任坤推去,颇有些得意地道:“朋友,你对这件小玩具有兴趣吗,纯手工。扳机力道正好,膛线正,打得准,你们军队里的制式手枪都不一定有它好使呢。

    你要是看上了给我半个小时,我把它再最后打磨打磨,弄好了你直接试试,还送你一盒黄铜弹!”

    店主顿了顿,靠在酒柜上,点了根烟,直盯着仁坤,眼神里充满着期待。

    “不用发愁怎么带回去。”他变魔术般的从桌子下掏出了一架榨汁机和一支烫斗,在手中晃了晃。

    “根本就没人会想到榨汁机和蒸汽烫斗拆出一把手枪。不过这俩家伙你得自己买单运费哈哈哈。”

    任困心里默默感叹道真是老套的把戏。

    把枪化整为零藏到家电的零件里暗度陈仓,这种招术可能在60年代还有些用处,但现在的边检都已经用上了X光机。

    尤其是和白国接壤的黑龙海关,买家的下场只有蹲大牢。

    任坤看这个忽然抖擞起来的老人,心中暗叹一口气,虽然他确实对手工制的枪有些兴趣,但很可惜不论从质量还是效用来说,这把“小树杈”都感觉有些派不上用场。

    这种手工作坊里的枪最适合的归宿应该是纽约街头的黑帮混混,警察查不到枪的编号和匹配的弹痕轨迹,适合于黑帮火并和仇杀。

    而他是来自【天演】的一名【清道夫】,是专门做“清理”工作的。

    他想着规章制度上的条条框框,嗯...这个时候就应该连忙装作出乎意料的语气拒绝。

    接着任坤便从从口袋里拿出那本烫金红底的莫斯科大学学生证,想告诉老家伙自己只是个来摩尔曼斯出海看极光的文艺愣头青。

      “多谢好意,我定了出海看极光的船票,要从摩尔曼斯克港出航。”

    任坤眼睛都不眨地说道,用手掌轻轻把桌上的枪推还给老人,从大衣内兜里掏出了那本莫科大学的学生证放在桌台上。

    秋冬季的摩尔曼斯确实是除了冰岛的雷克雅未克外最好的极光观光地。

    “莫科大学吗,真不错,以前我们车间里头也有工人代表被推优选上去那里进修机械。”老人吐了口烟,悻悻地收起枪,比了个抱歉的手势。

    “极光的话倒是挺多的,就是每次一来就是好久,电视的信号,电话的通讯全都断掉了。你要在这边像我一样住久了,肯定会向着它们吐口水的。”

    接着他又苦笑无奈的道: “有很多外国人来我们这买“特产”,你懂的吧,从报废坦克底盘到核潜艇图纸,只要是有门道的人,能卖的都卖了,不能卖的也都卖了。

    尤其是解体以后,那乱的.......他们是过上好日子了,普通人呢?从前能买一只羊的钱现在只能买一打羊毛球,要不是这些小玩具,我甚至连店面的租金都付不起,真是操蛋。”

    老人还在自顾自地开口道:“哎,那些锅炉是不会烧起来咯,但有时候晚上做梦我还是能听到那些轧钢机的轰响,还是能感受的冶铁高炉里铁流的滚烫,我感觉那个时候的我活的更值,为了世界和平而奋斗。“

    任坤耐心的听着,相比舞刀弄枪的他其实对这种事情更感兴趣。

    直到老人激情澎湃的最后一句,不由得暗暗腹诽,想要终结暴力就要成为最大的暴力吗......

    不过自己貌似也是在扮演这种矛盾不堪的角色,有取笑别人的资格吗?

    老人无声的笑了笑,眼神略有些暗淡,转身在台架上拿了一罐贴着空白标签的锡罐。

    任坤微微皱了皱眉头,有些惊觉,这店主不会眼见枪推销不出去,换点冰粉大麻一类的东西吧。

    老人把锡罐轻轻放在台上,似乎看出了任坤的担忧,幽幽的道:“华国进口的白砂糖,正宗的方糖太贵了......你那杯咖啡有点苦,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那包豆子是前些年一个打游击的老战友从南美洲的巴联带回来的。

    当然你要是好这口当我老头子没说,不过上次赫拉科夫家的狗舔了一下就吐了......”

    “......”

    沾着葡萄酒酒渍的玻璃醒酒器的架子边上,那口廉价的塑料电池钟不规律地嗒嗒走着。

    窗外的雪疾了几分,天色逐渐转暗,视野中的白色染上了些混沌,黑与白的界限似乎不再那么分明。

    因为地处北半球高纬度,在秋冬交替的时季,摩尔曼斯的白昼时长会越来越短,距离日出只过了6个小时,黑夜将再次降临。

    任坤等的人还没有到,他倒不是担心错过预定的集合时间,而是有些担心在落后进度后她会用怎样”令人痛不欲生“的方式将时间强行拉回正规。

    好像时间是一团想揉圆就揉圆,想塑方就塑方的橡皮泥。

    不过想来也是,对于一位【时线】权柄的【清道夫】来说,时间确实任其拿捏。

    忽然,氙气大灯特有的清烈远光灯像两柄剑一般刺穿风雪。

    V8发动机澎湃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寂落的街道被一台发动机嚷得燥热起来。仁坤叹了口气,缓缓起身望向橱窗。

    总算在他冻成冰棍前赶到了。

    一辆白色迷彩吉普冲开风雪,稳稳地停在酒馆门口。发动机低吼着待机,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引擎盖上转瞬便消融,蜿蜒出一条条细流。

    任坤象征性的抿了一口那杯看起来十分危险的咖啡,离开了好不容易捂热的座位,一股新鲜的冷气又围了上来。

    一股冲脑的苦味直接渗开在口腔中,任坤喉头一阵紧缩,面露苦色。果然苦的有水平!

    加了两勺砂糖的咖啡依然像是老苦瓜榨出的苦瓜汁,他不禁对那条不幸的狗起了恻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