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从界海归来的强者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 大世将起,人皇之位再现

    “道友大恩,帝凤铭记在心。”

    李清道笑了笑,并没有过多在意,对于帝凤来说,这门宝术或许是非常的珍贵,但是对于李清道而言,不过尔尔。

    “无需多谢,功法是用来传承的,若是人人敝帚自珍,牢牢地把所谓的功法宁愿埋没也不愿传承开来,那修行界只会倒退。

    于我而言,我欣赏你对于死亡的坦然态度,所以我就帮助了你,并不是为了让你心怀感激才去做。

    何况在我看来,世界难有无敌的法,只有无敌的人。”

    帝凤真灵闻言,心中震撼,喃喃自语。

    “没有无敌的法,只有无敌的人?道友果然看得通透,让人钦佩。”

    帝凤跟着李清道边走边说,二人身后跟着公孙离和妃灵等人。

    妃灵心中激动万分,因为她看到了从公孙离身体内被剥离出来的帝凤真灵,见到了帝凤,凤族就像是见到了主心骨。

    众人来到凤族主殿,帝凤看向妃灵,心有感触。

    “你是......如今凤族的大祭司?我在你身上感觉到了属于祭司的独特气息。”

    “回帝凤大人,妃灵正是如今凤族的大祭司,上一任大祭司临终前,和大长老一起推举我成为了大祭司。”

    “大长老凤元子?他还好吗?”

    一听到妃灵提及凤族大长老,帝凤显得有些激动,因为凤元子不但是凤族的大长老,地位在凤族之内举足轻重;更因为他是帝凤的亲弟弟。

    自从龙汉初劫之后,帝凤就再也没有听到过有关于凤元子的消息了,现在猛然听到妃灵提起,帝凤心下激动,有些激动。

    “大长老寿元枯竭,很少出世,一直都在凤族之内封印着自己。”

    帝凤点点头,随即看向一旁的西凤。

    “这位是?”

    “我叫西凤,是负责掌管凤族护族大阵的阵灵官。”

    说完,西凤将手中的大纛一挥,整个凤族的护族大阵,与之遥相呼应,变得熠熠生辉。

    李清道静坐一旁,等到帝凤和其他在场之人一一叙话之后,站起身来,欲要告辞。

    “帝凤道友,如今此间事了,也到了我告辞的时候了,便不再打扰了。”

    帝凤也没想到李清道这么急着离去,她刚从公孙离体内苏醒不久,对外界了解很少,许多的事情还都是从公孙离的识海中了解到的。

    “既然如此,我也不便强留,不过公孙姑娘,我建议道友还是将她留在凤族内修行比较好,最起码等她完全领悟了凤族神通再离开也不迟。”

    李清道闻言,看向公孙离。

    “徒儿,你意下如何?”

    “师尊,那我就留在凤族吧,这里给我的感觉,很是熟悉与亲切,等我修行有成,再去寻你。”

    毕竟是帝凤的真灵转世之身,对于凤族有着本源上的亲切感,所以公孙离才会答应留在凤族。

    安排好公孙离的事情,李清道离开凤族,临别之际,帝凤带领妃灵和西凤一行三人,将李清道送出了凤族大阵。

    “李清道此番赠法之恩,凤族铭记在心,在此于李先生缔结盟约,既然道友身为唐朝国师,那凤族世代为道友镇压南疆,永不毁约!”

    李清道没想到凤族竟然会主动应允这么一件事,倒是在他意料之外。

    回到长安之后,李清道坐镇国师府,从李世民和钦天监的消息中,发现大唐境内,甚至整个南瞻部洲,都涌现出不少天赋出众的苗子。

    看来传法天下,终究有人能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主角。

    只不过这样的事从未有人开先河罢了,世上永远不缺少天赋才情卓绝之辈,只是可能那些人缺少了一个机会。

    如今,李清道将修行的机会平等的赐予了每一个人,甚至是每一个开启了灵智的生灵。

    钦天监内。

    “如今天下修行之人,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显现,人间气运汇聚猛增;再加上陛下施行教化有功,我想借此机会,为世间再立人皇之位!”

    李清道把自己接下来想要做的事情,说给了李世民袁天罡等人。

    这些日子以来,不仅仅是袁天罡有所发觉,唐皇李世民也发现了,这方人间界在世人开始参加修行之后,变得活跃了起来。

    只是他们还不清楚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但李清道知道,这是凡间界在慢慢蜕化成为仙武世界的征兆。

    也正是因为这种变化,李清道才提出借助教化之无量功德,使得人皇之位再现的计划。

    “国师需要如何进行?今日来,我也颇有感触,发现这天地间的一些东西,好像变得更为活跃了。”

    “陛下有所不知,这是天道显化所致,人间气运得以增长,帝王教化有功,所以才会出现这些变化!”

    听了袁天罡的解释,李世民这才明白。

    “陛下可拟一旨意,昭告天下,七日后我在长安城外,设一道场,为所来之人传道解惑;其二便是为了沟通天地意志,让人皇之位再现!”

    李世民闻言,欣然应允,他听从李清道的安排,谋划了这么久,为的不就是这一天吗?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李世民心下激动无比。

    七日后,长安城外的青松山脚下,坐满了无数前来聆听国师传道的人和其他开启了灵智的生灵。

    他们整齐有序的坐落在道场之中,等待着那个为他们传道的人出现。

    道场之上,李清道缓缓出现在了台上,面朝众人,坦然坐在了蒲团之上。

    看了一眼场下众人,可谓是浮生百态,尽在其中。

    抓耳挠腮者有之,抚膺长叹者有之,皱眉苦思者亦有之;场中有老猿坐定,场边有灵蛇缠树,场外有青鸟环绕。

    他们此刻不分族群,不论地位,全都静静地等待李清道开口传道。

    李清道微微一笑,虽然在追寻彼岸的路上,他要比这些人走的远了无数倍,但是给如此多的生灵传道,却还是第一次。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并未直接传道授业,李清道面对众生,而是直接先提出了三个问题。

    远古伊始之初,是谁将大道传开?

    天地尚未成形,那么该如何考究?

    明暗混沌不分,又该怎么去探寻?

    三问提出,场下所有生灵,全都面露思索的神色,认真的探寻问题的答案,只是过了很久,终究是没有一个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