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吻
繁体版

第一章 在蓝星二上的童年 第十六节

    “同学们注意了!设定飞行滑板自动导航到城市中心1121号口,到了以后我们在门外天空的集合点集合,注意不要堵在入口,那个入口不是我们专用的,好了可以出发了!”

    终于到了教学旅行的第一天。早上8点半,小山老师开始组织班里的同学们向城市中心飞去。

    我和周旭原踏上飞行滑板,木荫已经在校门口等我们了。

    今天木荫给她的飞行滑板装了个背包,驮她带的各种东西,从那个背包的大小来看,估计吃的玩的一应俱全吧。

    周旭原带了个中型的背包,据他说是带了点自己做的吃的,看来周旭原也对这次教学旅行挺期待的嘛。

    我则是什么也没带,看了看周围的同学,像我这样什么也不带的同学还真不多。

    大约15分钟后,我们飞到了城市中心1121号口附近,“AI好朋友”已经标示了老师设定的集合点,同时天上密密麻麻的同校同年级同学也被标示了出来。

    这是一个高度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入口,专门用来接待往塔顶去的游客。

    5000米高度在城市中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它首先是飞行滑板的升限,再往上就没有定向磁场来支持飞行滑板了;城市中心在5000米以下是一个四棱台,往上才是四塔;5000米高度同时还是除城市中心外建筑的限高,0度气温分界线,等等。

    事实上,也只有四塔附近有5000米高度的定向磁场,像住宅区这样建筑物只有3000米高的区域,定向磁场也只支持到3000多米高。

    由于气温已经接近0度,我们的飞行滑板都展开了个球形的空调罩。

    今天天气非常晴朗,上下的云都没有几朵,但我试着往塔顶望了望,果然还是望不到头,视野内两座浅蓝色的高塔直插天空,真像古代神话中通往天国的道路。

    “大家都到齐了,我们进去吧。”小山老师招呼我们进塔了。

    我们整个年级20个班都在一起,600个孩子鱼贯而入,原本宽阔的接待大厅一下子就塞满了。

    接待大厅里也有很多商店,花花绿绿的招牌,琳琅满目的商品,没有爸爸妈妈在旁边管着,我看到木荫又蠢蠢欲动了。

    然而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什么机会,马上把我们赶进了景观电梯。

    与普通的电梯不同,四塔的景观电梯是列车式的,上行轨道和下行轨道分开,每条轨道都有多个轿厢同时运行。我们像坐过山车一样被扣在座椅上,以每分钟一千米的速度慢慢爬升。

    我不得不感叹,凭高眺远的感觉真好。没有任何建筑物能够遮挡水平方向的视线,整座城市的天际线尽收眼底,我不由得操作起混合现实眼镜,拍了不少照片。

    “好漂亮!”

    “看!那是我家!”

    不时传来同学们的赞叹声和讨论声,我也试着调整自己的混合现实眼镜往家看去,从我家是能看到四塔的,那从四塔就能看到我家,不过八千米高度时,还看不到。

    渐渐的,周围的建筑越来越小了,我们终于得以看到城市中蜿蜒的人工河,以及河边用于举办各种活动的地标建筑,包括人民体育中心和人民广场等等。

    “这么看新邕江好漂亮啊,有机会我们也去江边玩玩吧?”我对坐在我右边的木荫提议。

    “你可说好了!”木荫一边说着,一边把她手里的薯片袋子伸到我面前。

    我抓了几片薯片送进嘴里,感觉真是惬意,看来木荫的大背包发挥了作用,但我突然想起之前还说要努力学习来着,这么惬意地跟木荫讨论去哪玩好像不太对劲,不过现在还是不管这么多了。

    木荫看来和一个同班女同学成为了死党,从进入电梯就跟这位死党聊个不停,把我晾在了一边,我还真不太习惯。

    不远处能看到散乱地飘着几朵白云,我真担心会遮挡从塔顶往下看的视线,不过云并不多,当做点缀应该还可以接受吧。

    坐在我左边的周旭原则是不断调整着他的混合现实眼镜,到处观察着,嘴里不停念叨着“这里不错,这里也不错……”

    “什么不错啊,景色不错?”我不由得好奇。

    “景色不错,吃的也不错。”

    “吃的?”

    “对,吃的。虽然被这些店抢了生意就不好了,但这些店的厨师们也是真的有些本事的,有空带你去逛逛。对了,塔顶就有几家厉害的,今天看看能不能带你们去尝尝。”

    自从那次光顾了周旭原家的店,我家便一发不可收拾,成了周旭原的老顾客。周旭原这么说的话,看来还是有不少人跟周旭原走在同一条道路上,人类的厨艺发展还是有希望的。不过,听到这个消息,最开心的该是妈妈吧。

    “哈,我也看到我们的家了。”高度到一万二千米时,我对木荫说。

    “哪呢哪呢?”

    ……

    进入电梯15分钟后,我们终于来到了塔顶观景中心。塔顶观景中心一共有五十多层,内含酒店,商店街,游乐场等多种设施,其中一部分餐馆拥有观景位,坐在2万米高空中的落地窗边,品尝美味的食物,那真是无上的享受。不过这些观景位可说是炙手可热的地方了,一般都要抽奖才能得到一次机会。

    而我们则直奔观景中心的顶端,在这里,不止能往塔外观景,还能看到四塔的本职工作——发射和接收中心的运行情况。

    观景中心的顶部同样是炙手可热的景点,平时也是要抽奖才能上去的,这次教学旅行分配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老师很快组织我们开始了课程。

    “今天的天气很好,非常适合现场进行讲解。同学们先看到四塔内部。”

    我们所在的塔是一座发射塔,对角同样是发射塔,两边则是接收塔。两座发射塔正如火箭炮一般,不断地吐出火舌,将一个个货物射向太空,而接收塔则是反过来。

    我们站立的位置距离最近的发射口也有100米,这100米几乎全是碳炔主体结构。实话说我并不能看到发射口内部的结构。

    “同学们也都知道了,我们的城市中心,最关键的功能是两座发射塔和两座接收塔。发射塔采用的是电磁发射的原理,将电能转化为货物的动能,接收塔则是反过来,采用的是电磁发电原理,将货物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城市中心需要在2万米的塔身内将货物从零加速到超过第一宇宙速度,同学们还记得蓝星二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吗?”

    “8.4千米每秒!”我和同学们立即一起回答。

    “一座城市中心的发射能力为每秒10吨,单次最大发射货物质量也是10吨。假设某件10吨质量的货物,在2万米高的塔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塔顶刚好达到第一宇宙速度,这件货物在塔内加速了多长时间?”

    “4.8秒!”我们又马上回答。

    “多少倍G?”

    “180倍!”

    “推力是多少牛?”

    “1.8乘以10的7次方牛!”这样的简单口算还是难不倒我们的。

    “嗯!同学们真聪明。没错,我们的城市中心需要在4.8秒内把货物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能让货物摆脱蓝星的引力。实际上,由于射出四塔后,还要严重受到空气摩擦阻力的影响,而且我们至少需要将货物射到2000千米高的发射中继器,因此,实际货物在达到塔顶的时候,速度是远高于第一宇宙速度的……”

    “城市中心建在赤道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充分利用赤道正上方2000千米高的发射中继器,然后经过发射中继器将货物发射到40000千米高的同步轨道环上。其他还有不少好处,同学们列举一下?”

    “蓝星自转在赤道线速度最高……”

    我抬头观察了一下头顶的天空,虽然正是大白天,但头顶已不是地面上看到的淡蓝色了,而是接近太空的深蓝。在我们的正上方有很多级超大型的圆环状的热氦气球,拉起一个巨大的真空帷幕,以减少货物和空气的摩擦,我知道这个帷幕还有2万米高,即使如此,这个所谓的真空帷幕并不能做到真正的真空,货仓外壳还是和空气剧烈摩擦,发出明显的红光。

    人类为了加强和太空的联系,真是采取了相当多的措施,但正如这真空帷幕无法实现真空一样,恐怕还远远不够吧,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