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的心
繁体版

(8)中秋月明异国游子思乡重(之一)

    八月十五中秋节夜空,月亮又园又大又明亮,辉跃大地。

    阿克实小镇一座缅式高脚楼小屋下面的院子里,五十来岁的冷溪在小瓦盆中揉面、她将面团放手中装进豆沙馅、做成面饼,再用洗干净的瓦筒头子上的瓦花往面饼上压出个印花出来,一行一行放到桌子上。这时,已经有十一、二岁的小男孩李锡心跑进院来问道:“妈妈、妈妈,你在做什么?”

    冷溪:“锡心,妈妈在做月饼。”

    李锡心:“妈妈,你咋个又做月饼啦?”

    冷溪:“憨娃娃,今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了,中秋节中国人都兴吃月饼。”

    李锡心:“妈妈,为什么八月十五中秋节就要吃月饼?”

    冷溪:“因为八月十五是团园节,吃了团团园园的月饼,全家就能团团园园地在一起团园过节。”

    李锡心:“那、妈妈,今年我爸爸可以回家来吃月饼吗?”

    冷溪:“可以,你爸爸今年会回家来吃月饼的。还有你二昆二伯一家、王田叔叔、小钉子叔叔他们都要来我家过节。“

    李锡心:“太好了。妈妈,可是你做的月饼不好吃,住在坡脚的竹筒大伯说过、月饼要用火烤出来的才香、才好吃,我们家是蒸的不好吃。”

    冷溪:“憨娃娃,我们家没有烤炉怎么烤?只能蒸来吃。”

    李锡心:“妈妈、蒸的不好吃、蒸的不好吃。我不想吃。”

    冷溪:“憨儿子、你不想吃,就别吃。”

    李锡心:“不、妈妈,我要吃烤的,我要吃烤的月饼。”

    这时,白雪端着个瓦盆走进院子来:“冷溪姐姐,阉鸡杀好了,又肥又大,每只大约有八、九斤重呢。”

    冷溪:“弄好了就好,现在就煮了吧。白雪妹妹你跟诺罕头人、卡索约头人他们几位缅甸朋友说了没有?叫他们晚上都上我家来吃中国饭。过咱们中国的八月十五中秋节。”

    白雪:“说了,请了,莫连、淡索约都请了,共有两桌客。”

    冷溪:“行,没问题、吃的东西多着呢。”她用眼睛扫扫堆在屋角的各种果蔬。竹架上放着的鲜猪肉、鲜牛肉、鲜豆腐、鱼和各种时鲜食材。

    白雪:“那就赶紧忙吧、洗、切、煮,作好准备。”自已拿个瓦盆去竹架上取菜到院子的竹筒流水处洗。

    中秋节夜空月亮又园又大照跃大地,群星映照小院围着的缅式高脚小楼,小院里一高一矮两张桌子上摆满丰盛的中缅结合菜式宴席。

    高桌子的肉碗中间并列着两根大大的红腊烛,照亮了满桌的美味佳肴和在小院里忙碌的冷溪、白雪俩位厨娘。

    矮桌子上也立着两根较小的红腊烛,照着坐在桌子边的华华、李锡心等几个孩子。

    冷溪吩咐:“华华,你领好几个弟妹,别让他们闹出格了。”懂事的华华应了一声,自已独自看住拿着筷子敲打空碗作乐的弟妹们:“莫敲了。莫敲了。碗都敲烂了。”顽皮的四个弟妹们置若罔闻、照敲不误。

    门口、卡索约头人、莫连、淡索约、王田、小钉子和另外几个缅甸朋友走进小院来:“来了、来了、我们都来了......”

    冷溪、白雪和已经成个大小伙子的龙龙忙上前招呼。

    冷溪:“卡索约头人、莫连哥你们来了?请进、请进、请上桌坐、请上桌坐......

    龙龙忙上前招呼:“王田叔叔,小钉子叔叔快请进、请进......”、

    众人也忙双手合十打着招呼:“冷医生吉祥如意,白医生吉祥如意......”走进来坐定高桌子边的凳子上。

    淡索约:“哇、真香,这么一大桌莱呀。我来瞧瞧、青椒炒肉、酸菜炒肉、辣椒炒牛肚菌、牛肉凉片、牛肉干巴、麂子干巴、油炸竹蛆蜂蛹、炸花生米、酸菜豆豉炖油炸鱼、三七汽锅鸡、番茄炒鸡蛋这些算是云南菜吧?这里什么?冬菇炖山鸡、木耳炖猪肉、大酱炖排骨,白斩鸡、应该是东北菜吧?还有冬瓜青苔鸡汤,哈哈、今天非吃他个够。”

    卡索约头人:“冷医生、白医生谢谢你们了,我们的日子苦啦,天天在山上挖矿,只能随便吃饱肚子就行,哪有时间做这么多菜吃。”

    冷溪:“矿山苦点不怕,多挖矿多卖钱,多好。今天不是过中国的八月十五节吗?过节就好好吃一餐,你们就好好吃,好好喝,犒劳犒劳你们。”

    卡索约头人:“犒劳犒劳我们好啊。可以好好喝台酒了。”

    淡索约:“这个八月十五节是不是你们说的哪样、哪样?纪念嫦娥奔月、祭月的节日啊?”

    白雪边布置碗筷边答:“也可以这么说、也可以这么说吧。”

    冷溪:“八月十五是中华文化,有许多的传说,但主要是中国的团园节,所以把大家叫来团团园园吃个团园饭嘛。”

    卡索约头人:“哦,是这样、大家来团团园园。行、今天大家就好好吃喝一顿,好好在一起吹吹牛、聊聊天就是了。”

    白雪:“哎、还差人呐?王二昆,还有李哥呢?还有诺罕头人呢?天都快黑了,这俩人肚子不会饿呀?”

    王二昆:“小老大说是要去接个人,接个重要的老朋友。”

    冷溪:“哪个重要的老朋友哇?是哪个重要的老朋友哇?”

    王二昆:“晓不得了,小老大没说,诺罕头人也没说,不晓得。”

    冷溪:“他们来到哪里才说要去接人的?

    王二昆:“来到阿克实镇口不远的路口想起来的,就去接了

    白雪:“早不接、晚不接,吃饭的时侯才去接,真是的、什么时候才能接回来?”

    龙龙:“爸爸,那咋个办?我们是等等他们?还是先吃?”

    王二昆:“当然是等等啦,他们都是老辈人,等等他们。”这时几个人影出现在院门口传来声音:“不用等啦,不用等啦,来了、来了。”

    李超杰、诺罕头人、还有伍福来提着几个网兜走进小院的烛光中。大家都喜欢:“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将网兜里的大包小包放到一边的桌子上。

    李超杰:“你们猜猜看谁来了?”

    王二昆见到站在眼前的人忙去拉住他手:“哎哟、原来是伍福来、伍大哥来了、几年时间都不见你来阿克实小镇了,真是稀客、稀客。”

    冷溪和白雪也忙着跟他打招呼:“伍大哥吉祥如意,吉祥如意。伍大哥,这几年你上哪吉祥如意去了?”

    伍福来双手合十给大家打着招呼:“各位吉祥如意,吉祥如意。嗨、我会去哪里?还不是天天跑马帮,天天跟在马屁股后头闻马屁臭、闻马汗臭,天天在刀尖上、枪口下过日子。”冷溪和白雪忙着给大家倒茶水递扇子纳凉。

    冷溪:“伍大哥那你辛苦了。今天怎么想得起来回来看看你的老弟兄们?”

    伍福来灌下口水:“今天不是过节?过八月十五吗?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实在是想念我们过去在一起出生入死的生死弟兄们了。所以就赶过来了。”

    王二昆:“来得好,来得好,伍大哥我也有许多话要讲,今天我们边吃边聊,大家好好聊聊。”

    李锡心拿个小竹筐走过来,放在坐在伍福来身边的李超杰腿上说:

    “爸爸、你吃月饼,妈妈今天才做的月饼,甜的。”李超杰送到客人面前。

    伍福来见到小筐里的食物:“哦、你瞧我这记性,狗吃了。”起身去从放墙边桌上的那些网兜中拿出两大个深纸盒:“来、来,大家来尝尝正宗的中国月饼,吃正宗的中国月饼,这才是真正的过八月十五中秋节呢,哎呀,多少年了,都买不到这种正宗的中国月饼来,今天总算买着了。来,大家都来尝尝。真香呢。”一人拿一个纸包月饼分给大家。

    王二昆拿着月饼又是看又是闻的:“这个才是真正的月饼,香、有真正的月饼味。我这个是昆明冠生园做的月饼,火腿陀。包装纸上印着呢。”他递给李超杰看。

    李超杰:“是呢,是昆明冠生园做的四两陀、火腿陀。我们在昆明云南讲武堂上军校时就吃过。有名的好吃。”

    王二昆:“吃过、吃过,还有昆明吉庆祥做的面筋萨其玛、乔三镶都好吃、好吃。”

    李超杰:“哎、我这个是个旧国营糕点厂的月饼,也是火腿陀,我小时候就听说过,有个昆明冠生园做月饼的师傅下个旧来做月饼,拿到矿山卖,生意不错。可能这人留在个旧了。这月饼的味道也绝不会差的。”

    卡索约头人:“这是个哪样?粑粑?没见过嘛。”

    淡索约对卡索约头人:“这就是从中国来的粑粑、叫做月饼,我在外面闯世界在中国时吃过,”他撕开纸:“哥哥、你吃、好吃呢。”

    卡索约头人咬了一口点点:“是好吃。外面是酥皮,里头甜甜的”。

    淡索约:“这是白糖陀、里头是白糖馅。还有其它馅的口味,很多,都好吃。”

    七、八岁的李锡心手拿一个月饼跑来冷溪跟前:“妈妈、伍伯伯说这是真的中国月饼,烤熟的?可是外面包着纸?怎么烤?烤着火了?”

    冷溪:“这个才就是真正的月饼了。中国的月饼。是先烤熟了再用纸包上的,知不知道。憨娃娃,你用鼻子闻闻多香。”

    李锡心闻着:“哦、是这样。妈,隔着纸都香、又香又甜。比你蒸的假月饼香多了。”

    冷溪:“乱说,蒸的有蒸的好吃,烤的有烤的好吃,都好吃。”

    华华拿着撕开的月饼跑过来冷溪面前:“妈妈、你也咬一口、中国月饼真香。”

    冷溪:“哟、瞧瞧华华小囡也会心痛妈妈啦!好、妈妈也尝一口。”

    王田拿着月饼:“还真是月饼!多少年见都见不着的了。”

    小钉子拿着月饼:“月饼、月饼,家乡月饼,稀奇货。”

    伍福来:“这里还有呢,除了火腿陀,还有洗沙陀、白糖陀、麻仁陀、玫瑰陀、到口酥、麻饼、大白饼。还有广味的椰蓉饼、伍仁饼、蛋黄饼什么的。总之、我是每个品种都买了些带过来的。”

    王二昆:“太好了、伍大哥真能为弟兄们着想,都馋死我们了。”拿起准备吃。

    冷溪站起:“哎——大家莫吃月饼,莫吃月饼,放下、都放下,”大家都莫名其妙的瞅着她:“你们先吃月饼,都吃饱了肚子,我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这些肉、这些菜,咋个整?哪个来吃?”大家听了都笑起来。

    伍福来:“好、好,先收起月饼来,等吃完饭,吃完饭后等月亮出来,再吃月饼。大家慢慢闲聊,慢慢品尝。”大家又都笑了。

    缅式小楼小院里,冷静和白雪收拾完满桌的残羹剩汤,又把月饼端到收干净的桌上。

    卡索约头人打了个饱嗝、瞅着大大小小切开来的月饼:“哎哟、肚子都填满了,还咋个吃嘛?装不进去了。”

    冷溪:“八月十五就是撑伤节,慢慢吃,真正好东西就是要慢慢吃、慢慢品尝才好。”

    李超杰:“伍大哥、这月饼从哪里弄来的?”

    伍福来:“当然是买的了,总不会是抢的嘛?我又不是个土匪会抢?”

    李超杰:“当然晓得你伍大哥不会去抢,不过这月饼是在哪里买的?咋个买的?你给我们说说嘛。”

    伍福来:“这些中国月饼当然也是那些跑马帮做生意的贩子从中缅边境倒进来的。他们跟我们跑的线不同。我们往南跑小金三角、他们往东北边去跑中缅边境。”

    王二昆:“咋个?中国货也可以倒得进来啦?”

    伍福来:“可以倒得进来了。唉、现在我才知道,我们这些年在这片山林里,消息实在是太不灵通了,太闭塞了。成了井底之蛙、山中孤树了,哪样都晓不得!不知道了!”

    李超杰:“怎么讲?你跟着马帮到处跑还会没消息?哪样都不知道?我们更晓不得啰。”

    伍福来:“不是、是太零碎、太片面了。其实这些年,大陆发生了很大变化,和以前大不相同了,我们都晓不得。”

    李超杰:“咋个说?国内的事情我们都不太清楚?”

    伍福来:“嗨、我就说我们真的是太闭塞、就没得眼睛耳朵鼻子一样的太片现在国内经济建设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的。”

    王二昆:“咋个会红红火火、有声有色?有那么多的东西来倒买倒卖的呢?”

    伍福来:“这个你就不懂了,二弟、那是过去的事,现在大不相同,变化大了。”

    王二昆:“咋个大不相同了?我肯定是不懂啦,还请伍大哥你细细讲来给我们听听。”

    伍福来:“现在国内搞改革开放,各方面的建设都很有成效,发生了天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搞活了,生产出来的各种东西太多,太多了。”

    李超杰:“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做做生意了?把我们开采出来的矿卖过去,卖到国内去?”

    伍福来:“是、我也这么想的,不必再绕到小金三角去了,直接把矿石、木材、各种土特产生意做到云南去。这边路途要近得多,不但节约往返用的许多日子,还省下不少马帮费。我们所需要的采矿设备、选矿工具和别的物质中国都有,何消跑这么远去别处买?在中国买不就得了?据说国内也是在搞市场经济,各种生意做得很大的多得很,做锡矿生意的人肯定也会有的。”

    (9)替代种植

    云南省委大院墙上有“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红字标语。空中播出“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曲,隐隐可听到“......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歌词在树丛中传播。

    满头白发、两鬓斑驳的史正才和秀华在的树阴下缓缓同行。

    秀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的实力有很大提升。但许多工作又向我们提出新的要求。你们省侨联的工作也是很繁重的。“

    史正才:“是,许多过去省统战部的工作都转移到侨联联合做,这对我们开展工作是有利的。”

    史正才:“是,我现在想的是,想把我们过去的那几个把兄弟,李超杰、伍福来、王二昆找到,他们过去也在抗日沙场上英勇作战、浴血杀敌的战士,他们都是中国人,都是我们的团结、争取对象。”

    秀华:“是啊、我也很想能找到他们。必尽我们曾经是一条战壕里的抗日战友。”

    史正才:“是,但愿能找到他们。”俩人默默走了一段林荫路。

    秀华:“正才、你这次参加省委常委会议有什么新的工作安排?”

    史正才:“工作很多,主要是配合云南省边境的禁毒工作。配合联合国在金三角开展的罂粟替代种植工作。”

    秀华:“什么替代种植?”

    史正才:“就是让缅甸的山民们不再种罂粟,帮助他们改种别的植物来替代,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缅甸的自然环境不错,有水、有土,日照也充分,可以改种其它的农作物,山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就不必再种罂粟,禁毒的效果才能稳定下来。”

    秀华:“也可以说是国际扶贫了?”

    史正才:“就是这个意思。消除了贫穷,犯罪的概率也就下降了。我要到德宏州、瑞丽口岸,还有耿马、滄源、西盟几个边境县工作一段时间,主要是配合国家禁毒委员会,组织国内有资金、有技术的农业、林业等的种植实体,比如种植水稻、甘蔗、咖啡豆、橡胶、花卉等有实力的农业大户、公司。进入金三角地区帮助当地人进行替代种植,传授给他们种植技术,国家给予资金、籽种、化肥等方面的扶持资助,让当地山民熟练掌握种植技术,有超过种植罂粟的收入,稳定住禁种罂粟的效果。就是我的任务。”

    秀华:“其实这种替代并不一定只局限于农业。轻手工业、编织业还有矿业都可以考虑的。据说缅甸矿藏也不少呢。”

    史正才:“是啊,缅甸是个矿藏非常丰富的的地区,象玉石矿、铜矿、铁矿、铅矿、锡矿储量都很大。要紧的是缅甸并未真正统一,派系林立各不相让,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少的麻烦。所以秀华,家里的事你就多担着点。”

    秀华:“说些哪样也认不得,你又不是第一次出差,现在史铁道和他妹妹史湘文都上了大学,住在学校里,用不着我操心。我呢,就一边工作、一边等离休就是。”

    史正才:“你这个休怕是离不成了,配合联合国对缅甸边民妇女小额信货的工作,由你们省妇联出面效果更好呢。”

    秀华:“如果有什么工作需要,省委会派我们去的。”

    (10)归心似箭

    (镜头):一轮红日从东方露出头来了,灿烂的金光把周边的山峦都照成亮堂堂的,红光在五彩的云层散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神情振奋。

    (镜头)一支马帮从林子中走出来,走上山间的牛车土道上,沐浴在早晨暖暖的阳光中。两鬓斑白的伍福来和他的副手,半老倌于立走在马帮的前头。俩人望着初升的太阳停住脚步,伍福来摘下他头上的残军战斗帽,让阳光把他的半个光头照得闪闪发亮,他举手到额头搭成凉棚望着五彩斑驳的前方心潮澎湃。马帮队伍和挎着自动武器的下属们从他们身边走过,俩人仿佛浑然不知,望着太阳照跃下的锦绣般的青山翠岭他们久久不动,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眼角泌出滴滴激动的泪花。直到马帮溶进了金黄色的阳光中,走进一轮红彤彤的太阳中,他们才拔腿追去。

    伴随镜头的画外音:“太阳光下的东方金光灿烂,山河光明艳亮,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唐山、魂牵梦绕的唐山,日夜思念的唐山,就在眼前。故乡、多少年未能与之亲近的故乡,就在眼前。祖国,总在夜梦中归去。多少年孤悬海外的老兵心结,多少年游子对母亲的孝念,就要如愿。心在狂跳、泪在淌流、脚步已在飞。奔进祖国的怀抱。

    (镜头)一座有傣式建筑风格的大楼出现在眼前,壮严气派、巍峨雄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瑞丽口岸海关大楼。

    阿克实小镇内的道路上气氛热烈,李超杰、冷溪带着女儿华华、儿子李锡心,王二昆、白雪及儿子龙龙及另两个子女、,诺罕头人、卡索约头人、莫连、淡索约、王田、小钉子等人穿戴干净的缅甸衣物,带着乐队和舞队排列在路两傍,迎接伍福来和他的副手于立的马帮,从中缅边境的瑞丽口岸做贸易生意返回阿克实小镇来。

    马帮队走进小镇,顿时鞭炮齐呜,芒鼓、芒锣敲响,舞队跳起优美的缅甸舞蹈。小镇里在铁皮屋、竹篱笆房里做生意的人都站在门口瞧热闹。

    鞭炮的硝烟中、欢迎的人们上前迎住伍福来、于立的马帮队伍。李超杰握住牵马的伍福来的手:“伍大哥,你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伍福来:“回来了,回来了,终于回到家了。”

    李超杰:“怎么样?还好吧?大家还好吗?”

    伍福来:“好,好,大家都好、这趟出去、虽然有惊有险,但总算是平安。”

    李超杰:“咋个去了这么长的时间才回来?半年多时间才回来?”

    王二昆:“伍大哥,我们可是等不得了,等急了。走、大家边走边谈。”他做了个走的手势。一行人载歌载舞前行。

    伍福来:“一言难尽了,这趟出去有惊有险,生意做得还可以赚到些钱。我们沿中缅边境缅甸一边的克钦邦、果敢、瓦联邦等几个特区走了一趟,仗着我的好人缘和大名气,也凭着我们的马帮的武装实力,总算闯险过关、全身而归了。但这回最大的收获是,才晓得这些年我们一直在阿克实小镇这个小山窝窝里干锡矿,只是挣到了些钱,实在是太闭塞了,消息实在是太不灵通了。特别是中国国内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其实国内变化很大、改革开放的政策真是要得,中国变得比过去更富、更强了。”

    王二昆:“听说国内不是一直崇尚‘三转一响’,什么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是‘三转’,收音机是‘一响’。怎么,都有了?”

    伍福来:“‘三转一响’早过时了。人家都不要了。现在崇尚的东西多了、什么别墅、汽车的……但我最钦佩的还是共产党那种调动起全中国人民改变自己贫穷面貌的本事,国内流行着一支歌曲我没完全记得,唱的是:‘我们对着太阳说贫穷一定改变,我们对着大地说,想往不会改变’,一系列富民政策硬生生把全中国人民改变自已命运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十多亿人一起齐奔小康的力量,能移山能埴海,哪还有会不富裕起来的道理?”

    李超杰:“共产党有这大本事?不简单。最近我看了些书才知道,原来我们中国历史上曾多次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世界第一富国,咱们中国人都是有钱人。”

    伍福来:“哦,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李超杰:“是、肯定是。历史上咱们中国只要没有战乱,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就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来。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朝自不必说,那个时代只有中国这块土地上有统一的朝代。后面的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只要中国成就了大一统,很快就会变成世界上最有钱、最强大的国家。

    伍福来:“是吗?中国富强了,咱们不管怎么说也是华侨,中国人。也跟着自豪、自豪,光荣、光荣嘛。我这次去瑞丽,一进国门眼睛都亮了,城市干干净净,水泥马路宽敞平坦,海关大楼高大漂亮,进去讲明来意后邓关长对我们热情得很,称我们是旅居缅甸的中囯人、爱国华侨,是一家人。欢迎我们回国旅游、做生意。说现在国内正在大规模搞建设,对各种矿产品的需求量很大,欢迎我们把矿运来贸易。不存在卖不出去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机械设备,生产生活用品国内都有,可以把我们需要的货品贩回来,两头都赚钱。最后还请我们吃饭,十八个菜,把我这个老江湖都弄得心暖暖的。”

    李超杰:“好、要得,要得。那有没有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生意?”

    伍福来:“我都打听清楚了,只要我们不贩毒品、不拐卖人口、不贩卖军火、不贩卖野生动物,别的都属正当生意都可以做。哦、还有不能贩卖文物。别的一般都可以”

    李超杰:“那就好啦!谁不想成为自已的祖国贸易伙伴呀?一、可以心情舒畅。二、可以让我们‘华缅胞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意做大做强。三、就是大大缩短行程路线、降低了成本。四、是可以有家乡亲人的讯息。多好。何乐不为。”

    王二昆:“那几项犯罪的事,别人做不做咱管不着。反正我们过去没做过,以后更不会做。我们只做正当生意就行了,照样可以赚线。我们也沾沾中国的光。”

    伍福来:“我们过去从小金三角买回来的衣服、鞋子、电子表、折迭伞、录声机、黑白电视、采矿设备等什么的,都说是日本等其它国家生产的,闹了半天全部是中国广东省生产的,是贩子从中国几经倒手、倒腾过来的,卖给我们还很贵,上大当了。”

    王二昆苦笑了:“原来都是中国生产的呀?我们真是上了大当了。”

    伍福来:“邓关长还给我们讲,现在共产党出台一系列富民政策,把舵中国这艘大航船的航向,很快将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中国这块土地处在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纬度,气侯、土壤、河流等绪方面条件都与美国差不多,美国能成为世界的头号强国,中国为哪样不能?再加上我们中华民族聪明勤劳、能吃苦耐劳、从不懒惰。有钱拼命挣、不计休息。花钱又省,就象有的西方人骂我们,‘要钱不要命、有钱赚、几天不睡觉都可以。’的德性,哪有不富裕起来的道理?其实我也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人,听说什么地方货物卖的价钱高,我就会带着马帮星夜赶去、争取卖个高价。经常如此。我就是这么个有‘丑脾气’的人。”

    王二昆:“我也一样,‘要钱不要命’。在遇到有富矿时、我会带着人几天几夜不停地挖、挖,直到把富矿全都挖完、掏空、才会上地面休息。因为我从小就穷怕了。想多干点钱在手中,以免再挨饿。”

    李超杰:“这不是什么‘丑脾气’,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聪明勤劳、能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的具体表现。有人骂我们中国人‘狡猾、唯利是图’,其实恰恰说明我们会动脑筋、会挣钱。会积累财富。”

    王二昆:“我们不能学那些家里有碗米都要吃光,才去找活干的懒鬼、蠢货们的做法。一辈子也过不上好日子。”

    李超杰:“我们现在应该赶紧想办法与国内搭上联系,直接与国内做起生意来才对啊。伍大哥,你联系得怎样?”

    卡索约头人:“对、对,搭上中国的线肯定有钱赚,而且省骡马费、我们部落矿点多、股份也多,自然可以多分些。到时候我再盖幢小洋楼、再娶个女人回来,多好。”大家听了不觉一楞,站住脚步接着都笑了起来。

    诺罕头人:“卡索约头人、你都有三房女人了,咋个还要娶女人?”

    卡索约头人:“有哪样大惊小怪的、缅甸头人哪个不是三妻四妾的?我是想生意做大了、钱赚多了,我自然也沾些光了。”

    诺罕头人:“卡索约头人,你身体好,受得住这么多位女色。”

    卡索约头人:“诺罕头人你莫装正经,你不是也有三房太太啦?”

    诺罕头人:“哪里?我哪来三房太太?只有两房。”

    卡索约头人:“那个小岩娜是不是经常在你的楼里转上转下的?”

    诺罕头人眉毛一扬:“她是个打杂的小丫头,活计就是打扫卫生收拾房间,咋个会扯成是我的第三房太太了?”。

    冷溪忙打断他们:“哎、哎,俩位头人,俩位大昭龙,现在正讲正事,麻烦你们莫忙着扯闲篇好不好?”

    王二昆:“钱分到你们手上,咋个用就是你们的事了,我们不管。”

    诺罕头人:“我的想法不同,如果能多分点钱,就分点给没房住的人家,补贴他们盖间铁皮房子住。让大家也沾沾光嘛。”

    李超杰:“俩位头人不必想这么远,现在事情刚提出,八字还没一撇呢。”

    伍福来:“放心,这件事我有把握,肯定能走得通。我们可以先去旅游、旅游,先去看看再说。”

    王二昆:“去旅游好啊,我们先去国内瞧瞧,看看、回来再说。”

    李超杰:“也行嘛,等我回去好好安排一下,这么大个矿业公司,这么多事,谁先去谁后去,各种事项都交谁来管,总得有个安排才行。”

    伍福来:“走、先回家去,我马帮上有礼物带来,每人一份分给大家。其余的事回家去大家好好商量。”乐鼔声中,大家快乐着走过阿克实小镇的街道。

    (1)进国门万事皆新

    滇西高原天高云淡,山清水秀、风光旖丽。高速公路上一辆旅游大巴车在行驶,车厢里已是髦髻老人的李超杰、伍福来、王二昆三个老家伙及冷溪、白雪俩位夫人,兴致勃勃在车窗前望着外面的景物。车风把他们身上薄薄的夏装吹得象旗帜一般飘扬。王二昆的大儿子龙龙己经是个二十八、九岁的人了,坐在他父亲后座上。李超杰的女儿华华也坐在父亲的后座。一位年轻的女导游坐在司机傍边的座位上。几人兴致勃勃、东望张摸,欣赏着豪华旅游大巴车里的各种设施。

    华华拍着前座后背:“我还是第一次坐这么漂亮的大汽车。”

    龙龙:“我都没坐过,你肯定没坐过啦。”

    华华:“哼、我没坐过是因为我年纪小,你没坐过是因为你是个大傻瓜。”

    龙龙:“喝、我没坐过这种车怎么就成大傻瓜了?什么逻辑?”

    “当然了,要不然你大我这么多且不白大了?你不是个大傻瓜,谁才是个大傻瓜?”

    龙龙:“你这什么话,回国来才见到这种车的,我们那个地方又没有,你问问叔叔、伯伯他们,谁坐过这种车?”

    华华:“我不管,反正你就是个大傻瓜。”

    龙龙:“嗨、你就不讲理?专爱打横爬。”

    华华:“你不是说什么都比我懂?什么都比我晓得吗?怎么没坐过这种车呢?”

    龙龙:“你问问你爸爸、还有叔叔、伯伯,他们谁坐过这种车?”

    华华:“怎么?连你也有求人的时候啊?你不是哪样都能嘛?”

    “我哪个时候说过我不求人啦?我哪个时候说过我样样都能啦?你咋个象这样啦?”

    华华:“我就这样……”

    龙龙:“嗨、华华表妹、你咋个脾气这么怪啊?我是哪个时候得罪着你了?尽来攻击我、挤兑我说?真是的?”

    华华:“我就这样、我高兴、我喜欢、怎样?”

    龙龙:“好、好,就算我怕你了行不行?怕你了、怕你了。”

    冷溪:“华华、华华,你行了啊,人家龙龙哥哥都让着你了,你还想咋个?你别没大没小、得寸进尺的啊。都是成年人了。”

    白雪:“龙龙,你是个当哥哥的啊,你这个哥哥是怎么当的?尽惹华华妹妹生气,你这个哥哥是怎么当的?”

    李超杰:“别管他们,从小就这样,在一块就喜欢斗嘴。”

    坐在一傍的王二昆:“俩位小祖宗、你们就莫乱扯了。以后会经常回来的,有你们坐的这种车的时侯。好好瞧瞧窗子外头,你们没见过的东西还多呢。”

    窗外目不暇接的袓国的山河吸引住他们的眼球,接踵而至的平垻、山川、河流,成片的庄稼地,星罗棋布的村庄。接踵连片的小楼、小别墅充满现代感和富裕。不断擦窗而过的各式汽车、轿车,公路边的名种指示路牌都倍有感新鲜,公路的立交桥、山岗上横跨天穹的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远近各处一座座的工厂的烟囱,一座座路过的繁荣小镇,都成为他们注视的目标。

    李超杰:“伍大哥、你晓不晓得、从瑞丽到昆明要多长时间?

    伍福来转头问年轻的女导游:“小杨、小杨导游,从瑞丽到昆明要多长时间?”

    小杨导游:“一般正常情况下的十二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了。从瑞丽到龙陵这一段的高速公路还没有贯通,正在修建中。以后修通了,从瑞丽到昆明就全线都是高速公路了,汽车跑得就更快了。”

    李超杰:“哦、现在这一段还不是高速公路?那是哪样路?我看也是不错的嘛,修得平平整整的。”

    小杨导游:“这只是我们国家的二级公路,高速公路比这个好多了,又宽又直、车跑得又快又稳。”

    王二昆:“这回我真要好好看看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到底是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长长见识.”

    李超杰:“我们现在是乡巴老进城,什么都觉得新鲜罗。”

    伍福来:“小杨、小杨导游,我们这个小小旅游团有个小小的要求,特殊一点的要求,我们希望车慢慢的开,给我们多瞧瞧沿途的风光.”

    王二昆:“是、我们是想慢慢走,慢慢瞧瞧,一路走一路瞧。”

    李超杰:“小姑娘、你可能不能理我们心情,我们是少小离家、老大才回来,思乡心太重了,自然想好好瞧瞧家乡的风光、瞧瞧祖国的景物才要得,才过瘾。”

    小杨导游说:“我理解,你们是华侨,很多年没有回国的华侨,思乡心情太重了,这次回来见到中国变化这么大,什么都欣奇新鲜,想细细看看、细细瞧瞧,也是很正常。不要紧,你们就慢慢看,认真看就是了,我们会安排的。到云良县我们就停下来住两天,,让你们找找年青时的印象,寻回过去的记忆,瞧瞧有多大变化。反正这是你们的旅游包车,耽搁两天再上昆明去也没得事。格要得?”

    王二昆:“要得、要得。谢谢你了小姑娘,你能理解我们就好。我们慢慢走、一路走一路瞧。”

    李超杰:“这次回来才知道祖国变化实在是太大了,翻天复地的变化,许多东西我们都不认得。你看、你看,架在山上的那个铁架子,就是象个风筝样子的铁架子,架在山上做什么?”他用手指着山上。

    小杨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望去:“哦、那是高压输电线用的大铁塔。把几万伏高压电输送往远方用的装置。国内的高压电就是通过这个大铁塔上面的高压输电线,把电输送到边疆,输送出国给缅甸使用的。”

    李超杰:“为啥要做这么大,象个大风筝样子?”

    小杨导游:“那是因为上面电压太高,有的有三十万伏之高。铁架子又高又大象个大风筝样子,这样可以让线与线之间的间距尽可能离远一点,尽量不让产生感应电,互相有太过量的干涉,从而减少对地面物体的干扰。”

    李超杰:“哦、原来是这样。我们真是‘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什么都新鲜?什么都稀奇?什么都不懂?连高压电是什么都认不得?”

    小杨导游:“哦、原来老爷爷也读过‘红楼梦’?”

    李超杰:“当然读过,你以为只是你才有文化、才念过书呀?小姑娘。”

    小杨导游:“哪能呢?老爷爷一定是个走南闯北的大文化人。”

    李超杰:“文化人谈不上。我是走过些地方。过去滇西这片地方的村子大都是草房、土基房,有几间瓦房也不多。房子的门和窗黑洞洞的,就象一张张饥饿的嘴,等着人去喂饱。现在你瞧瞧,农村的小洋楼、小别墅一片一片的、还有不少汽车、骄车,开出开进的多气派。村路也是白亮亮的、应该是水泥路面了,好走。个人卫生也好,个个都干干净净的,衣裳整洁鲜亮,人人都穿着鞋子很舒服。过去滇西农村大部份人都没鞋子穿,打赤脚。身上脏兮兮的,龌龊一拺一大把,衣服又脏又烂。就象是些叫花子。现在完全不同了。”

    小杨导游:“是啊,中国现在是变化很大。自从贯彻了***同志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以后,农村人有了钱,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盖新房,盖间象模象样的新房住进去心里才舒坦。内部也做精美装潢。各种家用电器样样齐全,人人都用上手机,农村人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

    伍福来:“是啊、连我这个老江湖都瞧得眼花缭乱的了。”

    王二昆指着路边的房子:“我看附近的村落,好象不同,家家的门口都有一堵挡墙,墙上有个福字,有的装饰些花、草、龙、凤等图案,这是整哪样的?”

    小杨导游:“这是滇西白族文化的特点之一,这堵墙叫做照璧,按照白族传统说法,这堵照璧、对外可以拦住外部的妖魔鬼怪入侵,对内可以拦住家中的福禄寿喜财气不外泄。是个吉祥物,吉祥的象征。”

    王二昆:“原来是这个样子呀?照璧是个好东西欧。”

    小杨导游:“白族文化当然是好东西。”

    李超杰:“咋个,二哥你还真晓不得?”

    伍福来:“我说二混,咋个你连这个都还会晓不得?你到底是咋个混的?”

    王二昆不服:“意思是说你们早就晓得了?怕是现在小杨导游说出来了、你们才认得的吧?装哪样佯?你们晓得个屁。”

    李超杰:“哪个说?我小时候就晓得的了。”

    伍福来:“我在修建云良机场的时侯就晓得了。你还会晓不得?”

    华华:“哎呀、我说我家爸爸,俩位伯伯,你们莫争了格要得?烦死了,我是忙着听你们争吵,还是忙着瞧外面的风景都晓不得了?烦不烦人?”

    冷溪板下脸:“华华,你怎么说话的?大人们说几句话,你怎么也敢来管?”

    华华一脸严肃:“妈妈、我刚才与龙龙哥哥斗了几句嘴、你们就嫌我们烦,你们现在烦不烦?我也请你们都闭上嘴,莫讲了,好好的瞧瞧外面的风景好不好?格要得?”说得得车上的人都笑起来了。

    车厢里说话的声音嘎然而止,大家开始专注地瞅着车窗外不断移动的滇西的人和物。豪华旅游大巴车在滇西的锦绣山川中不断前往驰向东方。

    (2)重逢

    (之一)昔敌相遇

    中午,风和日丽,宾馆停车场边,树上的枝叶在和风中摇拽哗哗作响,旅游大巴车停在大树的树阴下。

    宾馆餐厅有许多人在用餐,餐厅的一角,小小旅游团的七个团员和小杨导游、汽车司机在围着一张桌子吃饭。

    这时,宾馆门口走进一组由导游领着的旅游团人员,导游举着小旗子将二十多个人带到宾馆餐厅,大家分别开始围着桌子找座位坐下准备吃饭。

    在餐厅一角桌子上吃饭的李超杰问小杨导游:“这是些什么人?是个哪样旅游团?西装革履满刺眼的,好象不是中国人,我看象是些日本人?”他的眼神中闪出异样的光。

    小杨导游看了几眼:“这是个日本旅游团,这些人都是从日本白海道来中国云南旅游的日本人。”

    李超杰:“日本人也到中国来旅游?”满桌的人都把目光投过去。

    小杨导游:“他们是从昆明前往瑞丽旅游的,现在又从瑞丽返回昆明去,定在云良县停留大半天,休息一夜,明天再走线路的旅游团。”

    冷溪停住筷子:“这些是日本人?”眼神中也露出厌恶的闪亮。

    白雪似乎也先愣了一下:“日本人?”也露出不友好的眼光。

    王二昆嚼着饭放下筷子、双手握拳放在桌上。

    小杨导游:“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就有日本人来中国旅游,中日双方都签有旅游合同,是合法的。”

    坐在一傍的伍福来不屑地说:“这些年缅甸也有许多日本旅游团过来旅游,他们在缅甸到处乱跑。还搞什么参拜团、慰灵团的,大搞拜鬼慰灵祭祀活动,烧香叩头、嚎丧大哭,搞得乌烟瘴气,说是吊唁安抚那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缅甸战亡的日本鬼子,为那些鬼魂建了许多灵慰塔、慰灵碑、慰灵园什么的,很多。在缅甸是合法的。据说是日本政府给了缅甸政府许多钱,缅甸政府的态度才有了松动。当然、缅甸政府也有自己的考虑,所以批淮了这些慰灵活动。”

    李超杰:“我想如果日本人想在中国境内搞什么慰灵活动,中国政府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冷溪:“我想也是。日本人在中国在干了这么多坏事,中国政府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王二昆:“那他们还来干什么?真是来旅游?还是想来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小杨导游听了他们的对话:“各位大爷大妈,请你们听我说,我以一个旅游团导游的身份向你们解释,现在中日邦交已经正常化了。这些日本人来中国旅游,他们办理了合法的手续,以游客的身份进入中国,在中国境内约定的地方进行观光旅游,是合法的。是受中国法律保护的。他们现在是日本旅游观光客,不是过去的日本兵。请各位不要先入为主、不要首先就有个既定的念头,认为他们的到来是不友好的。”

    伍福来:“我就怕他们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小杨导游:“他们当然也应该遵守中国的法律。”

    那些在大厅里吃饭的日本旅游团成员,没有留意到餐厅的一角会有人投来异样的眼光,议论他们,还在有滋有味忙吃忙喝。这时一个满脑壳白发的日本老人站起来,脚步稳健地走到小卖部柜台前,摘下脸上的黑框墨黑眼镜用十分地道的滇西土话对柜里的女售货员说:

    “小姐,请拿十瓶矿泉水来给我。”

    售货员说:“要哪种?”

    日本人:“便宜的那种,拿十瓶来就是了。”

    售货员说:“十瓶你会喝得完?”

    日本人:“不是喝,是有用。”

    小卖部柜台离李超杰他们的饭桌不远。当那个日本老人摘下的黑框墨镜擦镜片一瞬间,李超杰立刻就认出这张熟悉而罪恶的凶脸,他那十分地道的滇西土话也听得明明白白。他的心向上猛的一提暗暗吃惊:

    (画外音):“野冢石夫,这个抗日战争时期潜伏在中国云南云良县境内,企图破坏云良抗战机场的日本特务—野冢石夫。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他还活着?他又跑来这里做什么?又想来搞什么破坏?”面色严峻起来。

    小卖部柜台的售货员用个结实的透明大塑料袋装上十瓶山泉水递过来,那个老日本人并没发觉傍边有人认出了他。平静地提着山泉水回自已座位,戴上墨眼镜继续用餐。

    这时王二昆捅捅李超杰低声说:“这个穿花短袖衬衣的老日本人,我看着很面熟,好象在哪里见过似的?一下又想不起来。”

    李超杰也低声说:“你还没认出来他是谁啊?”王二昆摇摇头。“他就是抗战时期被我们几个在云良县郊外竹林山道观抓住的,潜伏在云良县内企图破坏云良抗战机场的武装日本特务—野冢石夫。当时抓获的日本特务共四个,其中还有一个女的。你记不记得?”

    王二昆急速眨巴眼睛回忆着:“是、是、是有这回事,是被我们包围在白云道观里抓获到四个日本特务。其中还有一个女的。哎、你乍个会晓得他的名字?”

    李超杰:“名字是云良县警察局的局长告诉我的。还有一个女的叫个哪样我想想,好象是叫个什么津什么菊子的记不清楚了。”引来在傍的伍福来的注意地凑过头来。

    王二昆:“你记性好、还记得!野冢石夫、野冢石夫,好、我记下了。”

    伍福来:“名叫野冢石夫,我也记下了。”

    李超杰:“你刚才也听见了,他说的是我们云南的滇西土话,十分地道,一点日本口音都没得。”

    王二昆点头:“是的,真的就象是个滇西普通人说的滇西土话一样的,有点象昆明口音。要不是他穿着日本人的花短袖衬衣、花裤子,又跟在日本人的旅游团里,我可能还以为他是个中国人呢。日本人跟中国人的模样又十分相象。”

    伍福来:“是的,我也听象见了,一口滇西口音,模样又跟中国人差不多,容易混淆在一起,很难分得清。”

    李超杰:“据那位云良县警察局吴局长告诉我说。日本鬼子在抗日战争还未爆发之前早就处心积虑,蓄谋已久,早就派了许多日本浪人偷偷来中国各地,收集军事、地理、气候、文化等情报,还收集各地的风俗习惯,学习当地人说的方言话等等。有的在中国生活了几年、十几年,有的人早己成为中国通了。被抓到的那几个日本特务就是中国通,包括这个野冢石夫在内,所以他说的滇西土话才这么地道,他对滇两这一带的风土人情一定都十分很了解,这些人都很危险。”

    王二昆:“我们当时不是把这个野冢石夫与他们的同伙都抓住了,当成重要情报俘虏送上昆明行营去了吗?这么几十年都过去了,他还活着,还能重来我们这个地方,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杂种命真大。早知如此、还不如当时就把他一枪给毙了才好。”

    伍福来:“这个杂种是命真大。可能是日本投降救了他一条命了,日本投降后大批俘虏都被中国政府遣返回日本国去了,可能也把他遣返回了国去了。让他留下了一条狗命,真太便宜了,便宜了这个血债累累的日本狗特务了。”

    王二昆点头:“是啊。但他现在来这里到底是想整哪样?真是来旅游的?来哭丧慰灵的?真是这样的吗?”

    伍福来:“也许是,但不好说,说不清楚?猜不透?”

    李超杰:“他现在的身份是个旅游者,日本旅游观光客……”

    王二昆:“我们怎么办?又不能去把他抓起来?”

    李超杰:“他现在的身份是旅游者,日本旅游观光客。我们也是。我们没资格、没权力管这些事。”

    同在一桌吃饭的小杨导游注意地瞧着他们:“几位叔叔伯伯,你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请你们注意中国的法律,遵守中国的法律。”

    李超杰:“小杨导游你放心就是,我们现在就是个回乡探亲的华侨,我们一定会遵守中国法律的。”

    小杨导游:“那就好,你们千万不能乱来啊。”

    王二昆:“我们不敢乱来,只能不管了。”

    伍福来:“这是在中国,我们什么事都不好做,没办法。”

    李超杰沉重地点点头:“我们是不能管,只能看眼见昔日的敌人就在眼前未受到惩罚,我真是手痒痒的,心里恨恨的难受。”他恨恨地瞅着野冢石夫

    小杨导游:“吃完饭,请大家先去房间休息一下,然后去县城里的景点走走、看看吧。”

    宾馆住宿部的走道上,小杨导游走来敲开一个房间的门,冷溪开门让她走进,在沙发上坐定后,小杨导游掏出张纸递给李超杰:

    “李先生,你要的名单拿来了。陈蓬导游是我的同事、又是好朋友,他才肯悄悄帮我这个忙的。”

    李超杰:“好,谢谢你,小杨导游。”

    小杨导游:“这个旅游团是在日本白海道组成的团、也是从白海道出发的,旅游团的成员基本是白海道的人,十六个男人、十二个女人,职业有农民、公司职员,渔民、专职太太。你说那个叫做野冢石夫的日本人上面也有,也是叫做这个名字。名单上写的他是个搞园林栽培的专家,名单上就是这样写的。不过我的朋友陈蓬也说了,日本人就喜欢故弄玄虚、虚张声势,做什么的就爱称自已是这方面的专家。说不定他就是个在家里栽花种草,摆弄个盆景什么的业余老头而己。别太当真。陈蓬还说:这个野冢石夫是第二次来云南这条旅游线旅游的了,去年他就来过,也是他做的导游。李先生、你要这个名单做啥?”

    李超杰:“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嘛,我只是想知道知道这个日本人,是不是过去我们抓捕过的那个日本特务野冢石夫?”

    小杨导游:“可是,就凭这一点,你也不能肯定他就是过去的那个日本特务野冢石夫呀?再说,他是日本特务也是过去的事情了。”

    李超杰:“现在看来可能性很大。因为他与我记忆中的那个野冢石夫长得太象了。名单上也是他的名字,应该不会错。我才不相信他是个什么狗屁专家呢?我只相信他是个日本特务。我很怀疑他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两次来云南这条旅游线上转悠?他到底想干什么?”

    小杨导游:“李先生、你怀疑可以,但请注意不要乱来。”

    冷溪:“小杨导游你放心,我们不会动他的,这家伙很会故弄玄虚,弄个什么专家的身份来罩住自己,动他还触犯了中国的法律,多不值。”

    小杨导游:“那是,动他值不得就别去碰他。俩位前辈、我在瑞丽时就跟你们说过,云良机场早在解放初期就被拆消了,机场的跑道,建筑等都不复存在了,都改成农田农舍基本看不到云良机场的痕迹了。云良机场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的一个临时军用机场,解放后这个机场就没有用途。就开发为良田划归当时的两个人民公社管理了。今天我们就不去原云良机场的旧址参观了,因为己经没什么好参观的了,休息一下午,明天我们再去各风光景点游览吧。怎么样?等会我到各个房间告诉别的叔伯大妈们去。”

    李超杰:“小杨导游,这样吧,今天下午,你就不用操心了。云良县城这个地方我们熟悉得很,抗战时期我们就在这里驻扎过一年,各条街道都熟悉,我们自由行也不会弄丢的。”

    小杨导游:“怕不行吧?你们是来旅游的,我是带团的导游,放你们自由行出了半点差错怎么办?我这个导游是脱不了干系的。再说你们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的云良县城盖了许多楼房,街道也改变了不少,范围也扩大了许多。你们不会认识的。”

    李超杰:“再变,大的方位是改变不了的,不会弄丢我们的。要不然,你就带俩个年青人到处走走、看看吧。他俩没来过,会有趣的。”龙龙和华华不知何时进了房间附合着说:“好啊,快走啊,小杨导游你带我们去走走、看看吧,让我们多见些世面也好啊。我们早等不及了。”

    冷溪:“忙啥、忙啥,俩个年青人。”

    龙龙和华华:“快走吧,我们早等不及了。”

    冷溪:“那你们就到外面等一下,我们稍等一会收拾点东西就出来。”

    中午阳光明媚,宾馆大楼,成排的大树小树在和风中轻轻摇拽枝叶,发出阵阵声响,象合唱团的团员们在唱舒缓的小城抒情曲。停车场上停着大大小小的各种汽车,车窗玻璃闪烁着慵懒的光。停车场边上的一处树阴下的水泥马牙石靠椅上,龙龙和华华早等得不耐烦、眼巴巴地瞅着宾馆门口。

    这时,宾馆的门口,一个老年人走出来,只见他提着个黑拉链大提包,他就是日本人野冢石夫,他换了一身滇西普通人的装束。在门口张望了几下后匆匆离宾馆。正好让坐在树阴下石椅上的两个年青人看个真真切切。华华惊讶地:“野冢石夫……

    龙龙也轻声说道:“就是那个日本人野冢石夫。他怎么换套中国衣裳独自一个人跑出来了?他要跑到哪里去?去干什么?”一连串疑问在他脑海中打转。

    龙龙:“走、快进去,告诉叔叔伯伯他们去。”俩人匆匆返回宾馆里去。很快,李超杰与他俩快步出来了,他们都不露声色。

    李超杰悄声问:“就他一个人出去?”

    龙龙:“是的,就他一个人出去了。”

    华华:“他手中提着个黑拉链大提包。”

    龙龙:“我刚才进宾馆去叫你的时候,路过日本人住的房间,门都关着,里头的日本人正在午间小睡,鼾声传出来听得很清楚。”

    李超杰:“他走路的速度快不快?往哪个方向去的?”

    龙龙:“不快,只是平时速度,往这边走去。”他指着左边方向.。

    李超杰:“龙龙、华华,你俩个快去追,脚步放快点,别跑,别惊动他,别离他太近,也别离他太远,他无论如何都走不过你们俩个年青人的。盯住他,看他去做什么?。我就随在你们身后面跟着。快去。”俩个年青人急步向同一方向追去。

    这时小杨导游带着小小旅游团其他的四位成员从宾馆走出来。见到李超杰

    伍福来:“小老大、莫管这事,这是在中国,少管闲事。必尽我们现在只是回国来观光探亲的游客,不要多事。”

    李超杰:“不、伍大哥,你说得不对。这个野冢石夫本该诛杀。现在他以日本观光客身份来中国旅游,怎么会换身中国服装独自一个人跑出去呢?他要跑到哪里去?要干什么?这件事实在蹊跷?请记住,他是个讲得一口流利滇西话的日本人。我原本就是个中国人。我能不管这件事吗?不但我该管这件事,每个中国人都该管这样的正事。”

    王二昆:“讲得有理,我们管这件事。伍大哥、管,我们一起管这件事。”几个女人听了也点点头。

    伍福来:“你们也真是的,不行。你们不能乱来。这是在中国,中国是个法制社会,卡得严、管得紧。不象在缅甸,不一样。”

    王二昆:“伍大哥、你不敢管、别管就是了,我们管。”

    伍福来:“不是我不敢管,是怕管了适得其反。”

    李超杰:“不怕,我起码要对得起我一个中国人的良心。”

    小杨导游:“李先生、你打算怎么管这件事?”

    李超杰:“放心,我不会动他一根毫毛,我只是想去看看他到底去了哪里?去干什么就行了。不会对他有任何行动。”

    小杨导游:“那你要晓得他去哪里?去整哪样?有什么意思?”

    李超杰:“先了解一下情况再说、再下决论,再决定是否该有行动。起码要对得起我做一个中国人的良心。”

    王二昆:“走、我们追去。”

    李超杰:“不、你们不能去、去这么多人倒反打草惊蛇。你们只需象游客一样与我保持一段距离,慢悠悠地象一群旅游客、在游山玩水看风景观光就行。有事情我会招呼你们来支援的。就这样了,我先去了。”他朝两个年青人去的同一方向追去。

    云良县郊外的山坡上竹林成片,波涛般的竹叶随着清风发出阵阵欢唱。日本人野冢石夫出现在竹林间的小路上。他虽然满脸皱纹、头发花白,但面皮棕红、体力不减、脚力有劲。他头戴顶兰涤卡的帽子,身穿一件兰涤卡的外衣卷起衣袖,下穿条黑色短裤子,脚穿双棕色的塑料凉鞋。一副当地下地干活的老农民装扮。路人对他熟视无睹,。他不时地往身后窥视,只见身后有俩个小青年说说笑笑远远跟在他身后。似乎也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

    竹林间、出现一座青瓦白墙重新修缮过的道观。道观里供奉的各尊真人塑相,眉目清秀、仙风道骨、傲然屹立。野冢石夫从门口经过只偏头张望了一下没进去。他离开了道路绕着道观围墙走,在墙脚下四面警觉观察、来到围墙一处拐角见到一块两米多高兀立的石头前停住脚步,四下张望一阵用脚重跺了几下地面,深深吸了口气,拉开黑色大提包的拉链,从包里取出一把短把橛头和矿泉水,他把那些矿泉水一瓶瓶倾倒在大石块下的土地上,湿润完了那一小块土地后,他弯腰双手紧握那把短橛头起劲挖起来。

    小路上的龙龙和华华俩个年青人听到“通、通”挖掘声,绕着围墙寻音而去。李超杰也紧随其后悄悄跟到围墙边,三人和后来跟来的伍福来、王二昆一道躲进竹林密处,朝掘地处望去。

    竹涛声中,野冢石夫不断鬼崇张望,也没发现什么。很快从地下挖出一个物件来,他惊喜地迅速抹去泥土装进那个黑色大提包里去,又捡来些竹叶、茅草,连同那把橛头塞入包里拉上拉链。抖抖身上的泥土东张西望一番,沿原路返回去。

    躲在竹林暗处的五人见到故作镇定、脚步匆匆的野冢石夫走过去后,立刻到他挖掘的地点去看,只见十个矿泉水瓶被胡乱埋在一堆潮湿的新土中。李超杰站起身来迅速思索片刻说:

    “龙龙、华华,你俩听我说......”在俩人的耳边嘀咕几句,传授机宜。俩人边听边点头。

    龙龙:“好吧、李叔叔。放心、再见。”与华华一同打打闹闹地追去。

    竹林山的小路上、龙龙、华华一前一后追逐着、嘻嘻哈哈打闹着朝坡下跑去。

    龙龙:“站住、别跑,你等等...你当真以为我追不着你啦?追着你、我捶死你.....”

    华华边跑边嚷:“来、来,快来追我,拿出本事来追我,追上我,捶死我,快跑、快跑......”朝前头人影方向奔去。一心想逃离的野冢石夫听到身后传来奔跑声和笑闹声心中慌乱、赶忙回头观看,只见两个小青年嘻嘻哈哈打闹着追遂过来,连忙闪退一边。华华把他当成障碍物拦住龙龙的追遂。绕来缠去围着他打转转。野冢石夫不知是计,做贼心虚嚷着:

    “整哪样?整哪样?你们要整哪样?”龙龙趁机一把将他那个黑提包扯落地上。

    龙龙嘴上也嚷着:“哎哟、对不起、对不起老大爷,把你的提包都弄掉了、把包里的东西都摔烂了?我赔你、,我赔你,是什么东西?我赔你就是。”说着蹲下身去拉开黑提包拉链看,伸手进去又掏又摸。

    野冢石夫见状慌恐:“整哪样?整哪样?乱摸些哪样?咋个这么不懂事,没礼貌。”几把来抢黑提包,抢到手迅速拉起拉链。

    龙龙:“对不起、老大爷,是什么东西?我赔你就是了。”

    野冢石夫:“算了、算了,你莫把我也撞倒了就行了,你们赔不起,两个惹祸的冒失鬼。”说罢提着黑提包匆匆去了。路遇旅游团的几位女成员慢悠悠爬着坡,若无其事任由他逃去。李超杰三人下来了,才向他们讲情况。

    李超杰:“他刨出个什么物件拿走了?不行,这是中国的物件,不能让他拿走。”

    小杨导游拿出手机:“我马上告诉日本旅游团导游陈蓬,让他向旅游社反映这件事,旅游社没有执法权,会向上级领导机关反映,请公安部门介入处理。从地下挖出个什么物件都得让公安部门知道,都是不可能带出国去的。”

    她走一边用手机讲了一阵才回来:“我给陈蓬反映了。他说他会处理了。走吧,我们继续去游览景点,还有两天,这才是我们的正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