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成圣
繁体版

第四章 神庙香火力

    日头慢慢从西边落下,方莫也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山神庙。

    “北城山神庙”

    方莫心神晃动,冥冥中感受到,此庙于自己定有缘法。

    望着有些荒败的山神庙宇,方莫微微出神。

    这恍如遭了匪徒般,被遗弃多年的神庙,正如一团汹汹的烈火在方莫的眼瞳中燃烧,一股铺面而来的压迫感,向他袭来。

    方莫稳住心神,感受着那股袭来的火光,连忙闭上眼眸。

    压迫感骤然消失。

    这种感受实在是太真实了,方莫他敢肯定,如果自己晚些闭上眼眸,那袭来的火光绝对会吞噬掉他。

    再次睁开双眸,山神庙依旧荒败,四周安静无比,除了微风轻抚过荒草的沙沙声外,便是方莫自己的喘息声。

    庙宇就是庙宇,并没有什么火光。

    过了片刻,方莫平静下心神,观想脑海,苍柳图如一卷画卷般,静静的漂浮于脑海之中。

    还好这次双目所观的玄妙景象,并没有如苍柳图般寄存于脑海之中。

    长吁一口气,方莫心悸,也没再敢细观庙宇,紧了紧背后的包袱,抬步走进庙内。

    既然平日里出山的村民都会在此间住上一晚,只要自己谨慎些,那便应该不会再生些麻烦事了。

    “小先生,不知为何要觊觎这山神庙的香火力?”

    方莫进门,便见一中年白衫,立于庙内轻声问道。

    问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早方莫半天来到山神庙的陈瑜。

    原来方莫感受到的,那股铺面而来的火光,是山神庙的香火之力,估计是方莫一不小心用灵眸窥见到了,山神庙鼎盛的香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香火之力灼烧。

    方莫一愣,细细想来,也明白了其中的缘由,脸上稍微有些惭愧。

    轻声道“免贵姓方,单名一个莫字,尊上称呼在下为方莫便可,先生二字不可冒称,说来,在下还要多谢,先生解惑。”

    “不瞒先生,此间山神庙,在下也是第一次见,并未有丝毫的觊觎之心,只是在下不知其中玄妙,在庙外时一时不慎,误窥到了香火之力,如有冒犯之处,望先生勿要责怪。”

    方莫既是羞愧又是后怕,一五一十的将其中误会缘由讲了出来,话语客气,带着敬意和感激,灵动的双眸直视着对方。

    方莫表现的诚恳尊敬,一副受教犯错的模样,叫最先开口问话的陈瑜摸不着头脑。

    尤其是听到方莫,一口一个先生和受教之语时,更是楞在当场,这高人说话怎么这么的......客气。

    “小先生,你可能是误会了,先不提这些。”

    陈瑜也没有想到,这位高人竟然如此的年轻,此时的他也没想这么多,先是与高人见礼。

    上前一步拱手道“在下儒家圣人弟子,陈瑜,见过小先生。”

    站在陈瑜一旁的青衣小童上前半步。

    微微躬身道“在下儒家弟子,陈玄浩,见过小先生。”

    二人见过礼后,便静静的望向站在他们身前的方莫。

    方莫一愣,随后连忙学着青衣小童的模样躬身回礼道“在下方莫,二位莫要再称呼在下为小先生了,直呼我为方莫便可。”

    到现在方莫还没搞清状况,这便是那山外之人见面时的规矩吗?实在是有些客气谦卑。

    青衣小童扯了扯陈瑜衣角,轻声问道“师傅,这高人怎么这般年轻,不会是弄错了吧。”

    陈瑜也是心生疑惑,是啊,这高人怎么会如此年轻,言行举止也不像是个高人的做派,想想书院里那帮老头子,一天天的装腔作势,再看看眼前这清秀小生,真不会是弄错了吧。

    这天意莫非是再玩耍于他?

    没有理会青衣小童,陈瑜看着方莫轻声问道

    “小....方莫,你可是自山上而来?”

    方莫点了点头,他能看出对方并无恶意。

    开口答道“正是从山上而来。”

    见方莫肯定,陈瑜心中便更是疑惑,继续问道。

    “你可是修文路?”

    方莫摇头,文路为何?他都不知,此番下山,这是他听到的第一个新名词。

    答道“并不知文路为何。”

    方莫如实回答,他心中也在思考,文路为何?

    陈瑜微微皱眉“那你可是修武路?”

    方莫同样皱眉,继续摇头答道“并不知武路为何。”

    这一文路,一武路,究竟是何路,说来竟有种文科武科之感。

    陈瑜眉头紧锁,此人定是自己要寻之人没错但为何对世间修行之路如此陌生无知,山中竟是这般闭塞吗?

    见陈瑜没有继续追问下去,方莫轻声开口道。

    “方莫不知先生,思虑为何,但我之所言皆实,不叫先生笑话,方莫今日才第一次出山,对山外之事无一所知,此刻斗胆问先生,这文路武路为何?”

    不懂就问,多么浅显的道理,方莫也不怕对方瞧不起他,自称陈瑜的这位中年先生,能够轻易点出窥视香火力之缘由,定不是简单之辈。

    听了方莫的话,陈瑜有些失落,他也知方莫所言不假,都说天意难测,这次他算是领教了。

    “方莫,不必如此,你既是第一次出山,对山外之事不知,巧在你我能在此间庙宇相遇,我便于你讲一些山外之事,你口中所说的文路武路,只是世间两种修行之路的笼统称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