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丧钟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大战将起

    秦渊吾对宋昭说道:“宋公是当朝大员,又学究天人,为人正直坦荡一身精气神完满,灵真说到底还是阴邪之属,被宋公气机冲撞再正常不过,没有什么大碍。”

    宋昭听了点点头,松了口气,这老爹听起来挺牛逼啊,皓皓君子,在世圣人?切!凡人!

    而在城外,马车里的宋正一个激灵,长抒了一口气。

    方才在儿子和秦渊吾身边时,心里莫名得感觉不太舒服,好似有声音一直在说“离他们远点!离他们远点!”,宋正何许人也,一生光明磊落当然不惧,但到底还是受了些影响,事情说清楚之后便立马离开了,难说是为了军国大事迫切,还是顺从了内心之愿。

    车外的赵峥也同时开口道:“大人,昭哥无事,平江营之事也将了结,为何如此匆忙。夫人她们很想念昭哥,为何不多呆一会,陪陪他。祖宅那边大人不露面,怕也是会人心不稳。”

    宋正听了只是说道:“无事,军情如火耽误不得。”

    “可那秦渊吾......”赵峥迟疑道。

    “那秦渊吾乃是朝廷在册官员,也是饱读诗书,便是会些奇淫巧计也没什么,昭哥儿虽然不堪造就,但是他从小聪慧,许多事情比我还明白,在秦渊吾身边他心里有数的。”

    赵峥听了倒是点点头,这话倒是没错,自家公子那一肚子坏水确实一般人拍马也赶不上。不再言语,一行人快马加鞭往回赶路。

    秦渊吾所算不差,十二月十七日北方仓由关失守,守将战死,武国军队长驱直入席卷了半个升平道,只是北方不比南方,各地士卒还算是训练有素,各地调兵挡住了武军,重新把武军赶出了关外。

    只是军民伤亡惨重,半个升平被打空了,人口牲畜被掳掠一空,仅有的预备役全部调往北方,整个澄国真真正正再也挤不出一兵一卒了,澄国如同弓弦已经被崩到了极限,就差最后一根压垮它的稻草。

    康平叛军显然也有推算高人,不需要细作传递消息便知晓北方事变,开始部署兵马准备进兵。

    除了开始组建的神威军之外,叛军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修整,剔除了老弱病残,又是拉起来几支精锐部队,各处零零散散加起来快有十万精兵。

    形势此消彼长,澄国的空虚让叛军各部士气空前高涨,早就摩拳擦掌按捺不住,只道改朝换代指日可待。

    康平道阮中府,最靠近安平道的一处治府,不出几十里过了澄江就是临仙府。

    此时阮中府外,刀枪如林,人喧马嘶,营帐蔓延十几里,一眼都忘不到头。

    中心校场高台上,圣国兵马大元帅岳至元在台下十万精兵的注视下举行誓师大会。通过法力加持,他说的话清晰无误得传到每一个士兵耳中,讲到最后一挥剑,仰天长啸道:“万胜!”

    底下士卒同样举起兵器,高声齐喝:“万胜!万胜!万胜!

    声浪冲天直入云霄,在场所有人无不被这激情感染,恨不得马上就能上阵厮杀,为圣国打出一片未来。

    叛军已经全军总动员了,宋正的动作同样不慢,赶回仪兴府后第一件事就是让武威营全体拔营往临仙方向进兵,而自己快马加鞭先一步赶过去。

    早就回到临仙的晁立收到消息,不敢怠慢,早早就跪在城外等待宋正到来。

    赶过来的宋正看到城外乌泱泱跪了一大片,赶紧上去扶起晁立,佯怒道:“这是干什么?都起来!”

    晁立说道:“罪将晁立,实在无颜面对宋相啊!做出这等忤逆之事,真是十恶不赦!”说着竟呜咽起来。

    宋正宽慰道:“此中缘由我都已知晓,怪不得晁参将,朝廷也会理解的。现在兵情如火,还需要晁参将这样的国之栋梁为国效力啊!大家都起来!”

    说罢,晁立这才颤颤悠悠得站了起来,领着宋正进去了城外大营先检阅部队。

    等到18日清晨武威营抵达了临仙府,与平江营一起进行整编训练。

    两营加起来不到三万人,再加上府兵等等杂七杂八的,满打满算也还不到五万兵,兵力实在捉襟见肘。

    18日下午,在澄江上巡逻的哨兵发现了敌情,发出了示警。

    对岸不断有潮水般的士兵涌来,在江边拼船立寨,无数大舰小船布满了江面,蔚为壮观。要是宋昭见了,真要喊一声“赤壁之战”了。

    宋正跟着侦察船一起去看过,但是内心毫无紧张感。

    如果是陆战,对方兵力优势,己方的战略空间这么小,确实很难打。但是水战,职业士兵跟拿起兵器的农夫真的差太多了,天壤之别。

    对方所谓的精兵无非是身强力壮一点罢了,训练时间,职业程度跟官军是没法比的。

    果不其然,叛军上下游上百里的纵深,试过好几次渡江,偷偷的、强行的都被官兵发现打了回去,白白损失了几百人。大船跑不掉,小船打不过,动不动就翻,官军几个配合三下五除二就能消灭一直船队。

    吃了好几次亏的叛军终于不再做这些无谓的尝试,就闷头继续造船,无数铁链连在一起,准备大规模渡江作战。

    晁立看到这情况想到了火攻,可惜江面是一直没多少风的,而且火油根本不够,烧不起来,过去只是给对方笑话而已,无奈作罢,只能眼睁睁看着对岸的阵势越来越大。

    叛军的中军营帐中,岳至元端坐在桌前,对面则坐着一个圆脸长须的四旬中年人。

    一套淡蓝色长衫,腰上别着一个小的玉葫芦魂器,一口一杯茶水,笑着对岳至元说道:“岳元帅,待会法坛就准备好了,必定取那宋正狗命。上次曹节用了八童男八童女,宋正位高权重,就麻烦元帅多准备一些,用二十八童男二十八童女,以保万无一失。”

    岳至元听了点点头,道:“那就拜托崔仙师了。”

    “哈哈哈,岳元帅不必客气,我师尊已经同意收元帅为记名弟子了,到时候咱们就算是师兄弟了,自家人!”

    岳至元听了大喜过望,一时情不自禁站起来,拉住崔松,

    “多亏了崔师兄啊!哈哈哈!师兄放心,晚上我一定安排到师兄满意!”

    崔松哈哈一笑,这个岳至元挺会来事,师傅那边孝敬得也到位,不妨拉他一下帮着干点脏活累活。

    等到法坛准备完毕,崔松走上去,打开葫芦放出一个灵真吸干了早就被绑在法坛上童男童女的精血元气,取出宋正的名讳和生辰八字,准备开始作法,咒杀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