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年间
繁体版

6/1满意到75%,你就偷着乐吧!

    我最近突然,在观察周围的人,发现很多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以偏盖全。为了追求某个优点,会看不到其它缺点,而不是从全局出发,衡量和考虑问题。

    比如颖家这次搬到了离高桥70公里远的泥城,我是第一次知道,浦东还有个地方叫做叫做泥城。这个泥城镇离地铁是十公里远,离临港也有十来公里。等于就是在上海的角落里了,当然今后肯定是会发展的,但是也得考虑眼前。说到底,买房这件事,就是在地段和房子之间取一个平衡,通常是“鱼和熊掌两者不可兼得”,但是我觉得他们为了追求房子的宽敞和气派,把地段的要求放得太低了。等于是房子满足到我120%,地段满足到我40%,换了我会折中一下,找个房子和地段都满足我到80%的房子。

    择偶也是,就是在本人和外在条件之间选取一个平衡,在物质和感情之间选取一个平衡。我母亲当年,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吴jian军肯上门,她看中这个优点,其他的缺点不考量了,你其它也是要考量,尤其是我本人和他精神的交流上能有多少默契。美婷当年也是,她是拼命想把正大光明地生下来,只要男方能正大光明地让她把孩子生下来,她其它都不考量了。张朝也是,只要是个女青年肯和他过日子,他其它方面都不考量了。

    我在择偶和买房两次重大选择,我觉得自己还是考量得蛮全面的。

    就像现在,老公在摄影上确实不能满足我,但是我不能为了某个人能在这一项上满足我,而不考虑其它吧!也许,他今后有也闲情逸致,人的状态又不一样了呢!

    我也是去了一次天马山才知道,我以为上海的各个镇都是和高桥镇高行镇差不多大小的,就像我住在高行高桥高东交界的地方,从高行到高桥,从高行到高东骑个自行车,挺方便的。但上海农村还有很多镇,一个镇的面积比高桥高行加起来还大,甚至比高桥高行高东三个镇加起来还大。从某个镇的镇中心到某个村庄,也许会有10km路。

    而且上海的很多镇,除了镇上的0.5~1平方公里是比较热闹的,其他都是农村,到了晚上八九点就一片漆黑。

    我身边从小生活在外地农村,到了十八九岁甚至二十多岁才来到上海的人,能够很清楚的看明白这些。而我们的下一代,甚至我的父母要他理解这些是不可能的。甚至连我到四十来岁,中国偏僻落后的地方都没有去过,可能我去过的最落后,最偏僻的地方就是崇明农村。然后我的父母不读书也不看报,或者说他们连最基本的阅读能力都没有,碰到事情也不会思考分析,只会宠孩子,那我们又能拿他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