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奸臣,吾乃万古一帝!
繁体版

第65章 贪得无厌

    赵阳国使臣见状,以为北秦王准备妥协,顿时一派踌躇满志之色,继续谈道:“第二,请贵国将北部一城、南部一城、东部两城,共计四座城池送予我们,以显示贵国的诚意。”

    话音刚落。

    群臣纷纷指责这些他国人狼子野心,贪得无厌,割地之事想也不用想,不过居然还有人还补充了一句,多赔点钱倒还行。

    秦政龙颜大怒,要单单只是第一个条件,就是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为赢得整顿朝纲的时间,也许还有得商量,将协商的时间拖长,并尽快大修兵力,最后一毛钱也不用给,要钱也就是拖着,反正往死里脱!

    至于第二个条件决计没有商量的余地,割地求和的事,他作为一名穿越者,想都没想过这个。

    历史上,凡是做过这种事的人,无不遗臭万年、受万世唾骂。

    他强抑制着怒火,道:“第三个条件又是什么?!”

    还不等赵阳国使臣说话。

    一旁的匈奴使者打开了话腔:“我族大王子久闻北秦女子”

    群臣闻言安静了下来,赵阳国笑道:“我主二王子久闻天朝女子外柔内刚、婉约淑慧,我们北匈奴愿与北秦和亲,请北秦王将一位公主许配与二王子。”

    群臣又是一番怒叱,乱轰轰道:“大王春秋尚轻,并无公主可嫁。”

    匈奴正使嘿嘿笑道:“北秦王没有女儿,那姐妹也成的,我们二王子几年前游历北秦,听闻有一名叫做秦良玉的公主,性格异于常人,虽为女子但喜欢武斗称雄,二王子当时远远见过她一面后,一直念念不忘并时常提起,不如大王就将之许配给我们二王子。”

    “闭嘴!”

    秦政勃然大怒,愤而起身,将手边的玉玺狠狠地砸了过去。

    嘭!

    正中对方眉心!

    匈奴使者惨叫一声,顿时扑倒在地,眉间血流如注,身体没了动弹,好似被砸晕了过去,生死不明。

    在他旁边的两个使臣身体一软,惊恐地瘫倒在地,震惊地望着匈奴使臣的惨状,不敢做声。

    朝中的各类大臣更是噤若寒蝉,极为畏惧地望着高台上的秦政。他们没想到看上去年轻、秀气的大王,居然会下手这么狠厉。

    秦政扫视了一番下方庸碌无为的官员,目光极为不满,对上他那眼神的众臣都缩了缩脖子,不敢抬头仰望。

    这些家伙任凭外邦之人如此作为,丢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脸面,丢的更是北秦的脸面!

    “众卿家都看到了,他们分明就是看我北秦新君刚立,联合过来趁火打劫的,没有丝毫谈判的诚意,如此还有何好谈的?”

    他强势挥手,下令道;“来人,将他们逐出宫去,即刻限令他们离开王城,若是不从,那便斩了!”

    群臣之中,无人再敢喧嚣劝谏。

    他们这才明白,新大王年纪虽小,但年少经事,不知经历过多少风雨,一路摸爬滚打而来。

    就连此前众人都不看好的争夺王位之战,他都是火速将之平息了,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叛军已经被镇压了,实在是令人捉摸不透。

    这个年轻大王根本就不是那种可任人摆布的傀儡君主。

    ……

    几名带刀侍卫上前,拖走了赵阳国、邱月国的使臣。

    而章邯则是蹲下身去,探了一下匈奴的鼻息,旋即朝着高台上的君主躬身下拜;“大王,这匈奴使者没了生息,已经死了。”

    “死便死了,倒是弄脏了这大殿!”

    秦政接着命人将死了的匈奴人抬了出去,只在大殿上留了一滩血迹,令人触目惊人。

    诸臣都惶恐至极,低头不敢多言。

    高台上司礼监赵高也默默走下台阶,捡起已经缺失了一角的玉玺,并将之恭敬地送到秦政身边。

    他弓着身子,双手捧起玉玺,想让秦政接过。

    可秦政却撇了他一眼,身形一动没动:“都说玉玺代表王权,可本王却认为王权在于人,不在于物,这块石头已经残缺了,如果送给你,你要不要?”

    赵高闻言,顿时惶恐下跪:“大王,万万不可,奴才怎么敢拿……请大王收起。”

    他从大王的话中,听出一点不一样的东西,似乎在说玉玺,又似乎在说王国,玉玺缺了一角,王国也处于危难之间。

    秦政皱着眉头,盯了他好几秒。

    直到看见他的各项数据中,忠心加了10、野心减了20,这才没再盯着他。

    接着轻轻一挥手:“放在一旁吧……”

    赵高闻言,这才大松了一口气,再次回到秦政身后站立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湿了一片。

    ……

    此时。

    大殿上一片静默。

    秦政深吸几口气,平复此前波动极大的心情。

    他向下方之人询问道:“事已至此……哪位将领愿意领兵迎敌,为国为家驱敌于门外?!”

    殿内诸将你看我、我看你,半晌,竟无一人主动请缨迎敌,大殿内落针可闻。

    “启禀大王,微臣请命领兵迎敌!臣愿意立下军令状,若不破敌,请皇上取臣之项上人头!”

    秦政循声望去,说话之人不在武将行列,反而在文臣之中。

    他有些意外,因为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以前打过交道的“故人”——商鞅!

    此时的商鞅二十多岁的模样,身材削廋,看上去是一副书生的派头。

    秦政有些哭笑不得,他知道商鞅并不会武力,至于用兵更是没有丝毫经验,怎么能带兵迎敌?

    可恨的是,这些将领们贪生怕死,到头来,竟然跳出这么个文弱书生来。

    假如是政事,交给他再合适不过,然兵者,国之大事,生死存亡之道,非同儿戏,断断不能让他这不通兵事的白面书生为将。

    秦政鼓励其志可嘉,温言劝慰了一番,让他先退回去。

    就在此时。

    外头传来了一道传唤的声音;“启禀大王,蒙恬将军在殿外求见!”

    他心头一喜,想要自己人替换旧人,唯有以功劳才能服人,一切恰如安排好的那般发展。

    秦政赶紧出言:“快宣蒙恬将军进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