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善人
繁体版

024、还看今朝【大结局】

    程处默的到来,让郑华也松了口气。

    唐酒的生产和经营,都可以完全甩给程处默。

    而程处默也乐意接这个活儿,长安贡茶的生产,朝廷已经全部接过去了,李世民不放心在外面搞,把作坊放在了皇城里面。

    现在程处默可以完全投入唐酒的生产经营,专心经营唐酒。

    而一下子增加了原材料,唐酒的供应,也开始逐渐好转。

    这些唐酒,通过皇家商号以及李道宗、苏定方还有萧锐卖出去,迅速流入西域各国。

    时间过得很快,伊州的农忙季节也来了。

    各种粮食,逐渐都成熟了,被收割之后,进入粮仓。

    伊州的粮仓,也充盈起来。

    而房地产开发也很顺利,修好的别墅,纷纷都卖出去了。

    驰道的修建,也非常快,现在没了干扰,各地都在疯狂修建驰道,然后跟相邻的驰道连接起来。

    李世民通过承包的方式,让世家参与进来,的确加快了施工进度。

    进入冬季之后,河西走廊,已经大部分驰道都已经连通。

    过年之后,大唐的气象更加丰富起来。

    上一年的国库充盈,保证了新的一年更加好开发。

    最主要的还是外部环境好,对大唐没有干扰。

    尽管大唐没有答应各国的和亲要求,但是他们也不敢惹大唐。

    尤其是西域这边,燕云十八骑经常神出鬼没,对那些蠢蠢欲动的敌人发动致命打击,这让对手极为忌惮。

    他们本能的认为,这肯定是大唐的动作,大唐既然有这么厉害的秘密部队,他们哪儿还敢轻举妄动?

    转眼间,三年就过去了。

    大唐实力飙升,国泰民安。

    这让周边各国,更加感受到了威慑力。

    不过这个时候,高昌王鞠文泰不知道发了什么神经,居然跟突厥人开始勾结起来,扣押了大唐一批物资。

    这让李道宗非常愤怒,很快,就命郑华带领大军,兵临高昌王国都城下。

    高昌王鞠文泰吓得惊惧而死,直接就嗝儿屁了。

    高昌人直接开城投降。

    早有吞并高昌之意的郑华,自然是顺水推舟,将高昌并入大唐版图。

    高昌王室全部送往长安,包括李世民的干女儿常乐公主。

    这个时空,她倒是没有遭到侯君集侵犯,虽然没有了王后的风光,但是至少生活无忧。

    吞并高昌之后,大唐突然露出凶相,向西域各国发动了疯狂的进攻。

    大批精锐唐军纷纷出动,不到一年,就把西域各国给灭了。

    随后,唐军突然杀向西域突厥。

    唐军的动作太快,西域突厥各部,虽然早有准备,但是依然挡不住唐军进攻。

    阿史那社尔最先投降,随后,其余两部,也都宣布投降。

    大唐版图,迅速扩充到里海。

    平定整个西域之后,大唐再次平静下来,开始发展内部。

    西域的地理位置太好了,这给大唐带来了大量的机会。

    而李世民也下令让内地迁移人口到西域,大力发展西域经济。

    这个时候,郑华也跟李丽质完婚。

    不过,郑华还是让李丽质继续萝莉养成,这个年龄段,即便是结婚了,郑华也没有做什么事情,毕竟,李丽质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完成。

    又过去三年,郑华又迎娶了李雪雁,李世民虽然恼火,但是还是没有阻止这门婚事。

    毕竟,郑华的能力,早已让他赦免了除了造反之外的所有罪责。

    这个时候,河西走廊已经完全成为了大唐的经济核心地带,依托河西走廊,周边州县,都彻底发展起来了。

    加上这个时候大唐人口的爆发,让整个大唐的国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唐军突然又杀入漠北,灭了薛延陀和铁勒诸部,把漠北也纳入大唐版图。

    在寒冷的漠北,虽然不好发展,但是地盘还是给占领了下来,逐渐通过移民,把这些土地,分给大唐百姓。

    不过,有好的,也有坏的。

    长孙无忌这个时候突然犯了贪污案,他主管的大唐钱庄,一笔巨款不翼而飞,结果,牵连出来许多的贪官。

    李世民为此勃然大怒,将长孙无忌等人打入死牢。

    最后还是长孙无垢求情,长孙无忌才免除一死。

    不过其他人,都被李世民给杀了。

    郑华随后接管大唐钱庄,利用自己前世的经验,将钱庄拆借杠杆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各行各业,也因此再次疯狂发展。

    大唐基建发展迅速,特别是驰道,四通八达,各地到长安城,时间都大大缩短。

    这个时候,吐谷浑和吐蕃发生了激烈的战争,吐谷浑不敌,向大唐求救。

    郑华再次披挂上阵,领兵进入河湟地区,跟吐蕃交战之后,吐蕃军溃败而逃。

    此时,吐谷浑已经名存实亡,他们不得不选择投靠大唐,整个吐谷浑地区,全部并入大唐版图。

    稍作休整,唐军便进攻逻些城。

    唐军准备好了高原作战的各种后勤物资,又有强大的攻城器械相助,逻些城没抵抗多久,就被攻破。

    随后,唐军步步紧逼,将吐蕃消灭。

    接着,唐军兵分两路,进攻天竺各国。

    天竺各国,毫无抵抗之力,一年之内,天竺就被并入大唐版图。

    此时的大唐,版图面积,已经扩大到上千万平方公里。

    而在大唐的政策下,底层百姓得到的好处最多,所以,新增地区的百姓,也一点不抵触大唐的统治。

    而大唐则不断进行文化渗透,让他们逐步接受华夏文化,形成共同语言。

    这一点,华夏文化,的确拥有非常大的优势。

    一般人一旦接受了这种文化,就会迅速抛弃他们原有的信仰,融入到华夏文化中,骨子里都是,很难再丢掉。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唐的实力越发强悍。

    这个时候,欧洲日耳曼民族开始向拜占庭帝国发动进攻,节节败退的拜占庭帝国,不得不求助于大唐。

    已经进入中年的郑华,不得不再次领兵出征。

    唐军一介入战场,欧洲战局马上发生变化。

    日耳曼军团面对唐军的进攻,一样的毫无办法,死伤惨重,将原来占领的地盘,全部拱手让出。

    唐军则穷追猛打,一点不留余地,把日耳曼军团差点赶尽杀绝。

    好在这个时候大唐还没有能力完全掌控欧洲局势,郑华也留了一手,毕竟,留下一个竞争激烈的欧洲,对大唐有利。

    他们相互竞争,大唐可以安心消化那些地盘。

    果然,此后欧洲各国进入战国时代,相互之间,时战时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一统欧洲。

    而在消耗中,他们对大唐的威胁,基本上处于很低的一个层次。

    大唐则在这个过程中,大发战争横财,将欧洲的金银珠宝,席卷一空,欧洲不得不依赖于大唐的货币政策,开始大量使用大唐的铜钱。

    这样一来,欧洲对于大唐的依赖,就不言而喻了。

    郑华打造大量的轮船,开始研究美洲大陆。

    对于大唐而言,虽然现在地域辽阔,但是探索永不停止。

    郑华这个时候,已经被封为楚国公,并领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

    成为了大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可惜,他妻妾,依然没有人生下一个孩子。

    这让他也有些中年危机感。

    又过了三年,李世民突然豪情大发,亲自领军,征讨高句丽。

    然而,他却没有拿下高句丽,中了渊盖苏文的奸计,要不是一代名将薛仁贵杀入重围,将李世民救出,恐怕他就要成为高句丽的俘虏了。

    遭受打击的李世民随后便病了,被迫撤军。

    更令他感到心寒的是,太子李承乾居然在这个时候突然逼宫,差点再次上演玄武门之变。

    还好这个时候,燕云十八骑突然杀进长安城,将李世民拯救了出来。

    随后郑华大军压阵,攻破长安城,生擒李承乾及其同党。

    李世民没有杀李承乾,舔犊情深,只是将他贬到了安南。

    李世民随后立李治为太子,这一点,还是跟历史没有变化。

    李治也随后开始监国,李世民身体越来越差,只能养老。

    不过,他也没有忘记高句丽之耻。

    他下令让郑华领军,征讨高句丽。

    郑华此时对于战争,其实已经有些厌倦了,人生如画,一墨而过。

    加上始终没有孩子,郑华对于人生,也再次变得厌倦起来。

    但对于李世民的旨意,他还是决定倾全国之兵,杀向辽东。

    此时的大唐,已经研究出了火炮。

    抵达辽东之后,郑华便下令炮轰高句丽守军。

    这一来,高句丽人完全没有任何办法,死伤惨重之后,步步后退。

    郑华重点培养薛仁贵,后者简直成了杀神,让高句丽小儿闻他之名,便夜不敢哭。

    最终唐军花费两年,灭了高句丽,恢复汉朝四郡,大唐版图再次扩大。

    渊盖苏文则全家被杀,也为他的狂妄,付出了代价。

    灭了高句丽之后,郑华的眼光,却放在了另外一个小岛上。

    那里,有一群畜生。

    这个时候如果不灭掉他们,日后难免会成为大唐的大患。

    当唐军战船出现在东瀛人视线中的时候,东瀛人还没有来得及组织防守,唐军便已经从各个地方登陆。

    一阵秋风扫落叶一般的进攻,东瀛半岛被彻底翻了个遍。

    出于对这个岛国的厌恶,郑华下令,把男人全部送往美洲开矿,女人则统统拉到大唐各地,成为大唐人口发展的一大助力。

    而这些岛屿,则成为了大唐放逐囚犯的地方。

    大唐周边,均被平定,大唐版图囊括了整个亚洲地区。

    ......

    大明宫。

    已经眼花的李世民,早已不问国事。

    这一天,他突然想起郑华来了。

    “高德,怎么这么久没有郑家小子的消息了?”

    同样老态龙钟的高德,缓缓的说道:“陛下,楚国公一直在东征西讨,这会儿应该平定东瀛了吧?消息应该很快就会传来,陛下耐心等待便是。”

    李世民笑了,他这辈子,最大的发现,就是郑华。

    “这个小子,文武双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你多盯着点,一有他的消息,马上来报给朕。”

    “是,陛下。”

    高德出来之后,很快就去打听消息。

    ......

    太极殿。

    李治拖着病体,依然还在处理国事。

    一旁的武日月当空则在帮忙,这个时空,武日月当空还是成为了李治的老婆,还少了李世民这一道程序。

    因为郑华的存在,长孙无垢现在还活着呢,李世民也没有那么多心思拈花惹草,最终武日月当空成为了李治的媳妇儿。

    这个时候,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王玄策进来之后,一言不发,直接就跪在了地上。

    “王爱卿,何事啊?你怎么这样?”

    李治问道。

    王玄策伏地大哭道:“太子殿下,楚国公,殁了!”

    李治闻言,脚下不稳,幸好被武日月当空扶住。

    “这,这到底怎么回事?楚国公年不过五旬,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李治喃喃道。

    武日月当空则问王玄策道:“王爱卿,到底怎么回事?楚国公兵强马壮,人身体也好,到底是怎么殁的?”

    王玄策哭道:“楚国公平定东瀛之后,回师途中,染了疫病,饮食不进,药石无用。

    大军行至幽州城,楚国公病情加重,便停止了前进。

    昨日,幽州刺史狄仁杰飞鸽传书,楚国公含笑而逝!”

    李治转过身来,叹道:“楚国公对大唐鞠躬尽瘁,功高盖世,孤当亲往幽州吊之!

    此事不可告诉父皇,他年龄大了,受不得这种打击。”

    “可是,这事儿能瞒多久?陛下若是知道了,反而责怪殿下,届时恐怕又要被那些有心人拿来做文章啊。”

    武日月当空则没有那么好的耐心,她反而觉得告诉李世民更好,李世民要是被气死了,那李治就该登基了,自己就会成为大唐皇后。

    这事儿,多好啊。

    李治瞪了她一眼,说道:“妇人之见!你想让孤不忠不孝吗?滚下去!”

    李治罕见的发了火,吓得武日月当空也是赶紧跑了。

    王玄策却道:“殿下,恐怕去了也没用,楚国公临终遗言,他的遗体,要深埋地下,不建坟冢,入地之后,百骑踏平,不留任何痕迹。

    殿下去了,岂不是白跑一趟?

    楚国公之意,必然就是为了让皇上和殿下不要伤心,所以,臣以为,殿下只需要让人整理楚国公的事迹,整编成册,以供后人瞻仰便可。”

    李治叹道:“你所言不错,楚国公如此功高盖世,却悄悄离开,孤钦佩不已。

    这事儿就交给你负责,务必要让楚国公的事迹,代代传下去。”

    “是,陛下!”

    .......

    半年之后。

    李世民拿着一片伊州瓜正慢慢的啃着,他的精力,越发恍惚。

    突然,他把瓜放下,喊道:“高德,高德,朕刚才听到楚国公喊朕了,他来了吗?”

    高德一愣,四下里看了看,哪儿有人啊?

    “陛下,楚国公没来啊,您是不是又想他了?”高德说道。

    李世民眼睛一瞪,怒道:“胡说八道,我刚才明天听到他喊:皇上,臣回家了。

    快去,把楚国公带来见朕!”

    高德无奈,只好出去,到处找了找,没有办法,只好又折回来回话。

    “陛下,老奴无能,没有看到楚国公。”

    但李世民却含笑不语。

    高德又连说了几遍,依然没有反应,高德大惊失色,急忙凑到跟前,伸手一探,却发现李世民呼吸全无!

    “不好了,陛下殡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