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善人
繁体版

011、须晴日

    “陛下,何事失神?”

    房玄龄看得真切,忙上前问道。

    李世民叹道:“想不到,朕刚刚经历一点喜事,又要操心了啊。

    摆驾太极殿吧,通知大家都过来开会。”

    很快,君臣就聚集在太极殿。

    李世民说道:“万年县令来报,万年县出现大量孵化出来的蝗虫。

    眼看今年可以有个丰收年,却没有想到,老天会给我们这样的考验。

    诸位爱卿,可有对策?”

    众人面面相觑,都显得有些束手无策。

    自古以来,面对蝗灾,人们都没有什么好办法。

    只能希望老天可以可怜一下自己,所以,很多时候,都会选择向老天祈祷。

    果然,很快就有人站了出来。

    王珪奏道:“陛下,自古以来,天灾一到,必定是上天警示。

    还请陛下下罪己诏,以感动上苍,拯救黎民百姓!”

    马上就有人出来附和道:“恳请陛下下罪己诏!”

    一看这情形,李世民脸色也不好看了。

    自己刚刚灭了颉利,又抢占了伊州,还弄出了雪花盐,制造了曲辕犁、水车等工具,这怎么还有罪了?

    看到李世民脸色难堪,长孙无忌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这并不是什么下罪己诏就能解决问题的。

    自古以来,蝗灾都有,谁听过罪己诏就灭了蝗灾的?

    以臣之见,还是应该想办法消灭蝗虫,即便不能彻底消灭,也要尽最大努力,限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减少损失。”

    听了这话,李世民脸色缓了过来,这个大舅子,关键时候还是能够察言观色,为自己解围。

    房玄龄也说道:“不错,辅机说得有道理。

    应该组织百姓,对这些蝗虫展开扑杀行动。”

    李世民笑道:“其实这一切,早有人预料到了。”

    “哦,陛下,此人是谁?”杜如晦忙问道。

    李世民说道:“这人就是郑华,这小子早就对朕提过要小心蝗灾,所以,朕早有准备。

    长安城外的皇庄里面,朕已经命人养了大量的鸡鸭,现在蝗虫还没有泛滥开,正好把这些鸡鸭派上用场,保证很快就会扑灭蝗虫。

    辅机,你速去安排,将长安城外皇庄饲养的那些鸡鸭鹅全部送往万年县,消灭这些刚刚孵化出来的蝗虫。”

    长孙无忌闻言,忙道:“臣遵旨!”

    他心里也乐滋滋的,之前被李世民不爽过,现在又给自己派任务,长孙无忌觉得李世民还是看重自己的。

    “陛下,光靠这些鸡鸭,管用吗?”

    王珪又出来问道。

    李世民脸色一沉,说道:“莫非你有更好的办法?

    那好吧,朕就命你为特使,前往各地巡视蝗灾,并且想办法消灭蝗虫。”

    “这,这,......,老臣遵旨。”

    王珪哑巴吃黄连,说不出来什么了,想不到自己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搭进去了。

    李世民则暗想这次你要是搞不好,那就撤你的职,让你老是跟老子作对。

    不过他还是不敢大意,随后又道:“传令给各州刺史,严防蝗虫扩散,一旦发现,必须尽快想办法消灭蝗虫。”

    “遵旨!”

    ......

    长孙无忌得到圣旨,很快就来到皇庄,开始运送鸡鸭前往万年县。

    第一批鸡鸭到了之后,很快就被放进各处农田和地里,而它们也迅速就开始工作,十分欢快的开始吃起蝗虫来了。

    一时间,蝗虫纷纷逃窜,但是面对鸡鸭,它们还是显得十分被动。

    目睹如此局面,长孙无忌也是十分开心,这次能够完成任务,必定可以挽回圣眷。

    “郑家那小子,居然如此睿智,看来,以后还得小心点,尽量不要得罪他。”

    长孙无忌暗暗想道。

    随后,鸡鸭被大量运送到万年县,蝗虫的消灭速度,果然快了很多。

    当地官吏和百姓一看,也纷纷效仿,一时间,万年县的鸡鸭数量有些让人瞠目结舌。

    一个月之后,长孙无忌便回长安城缴旨。

    见到李世民,长孙无忌汇报了结果,李世民微微颔首,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你这次做得很好,那些鸡鸭,都继续放回皇庄养着,其它地方如果爆发蝗灾,它们还可以派上用场。

    对了,朕打算组建皇家钱庄,你去负责这个事情吧。”

    李世民说道。

    长孙无忌大喜,这事儿他早就听自己妹妹讲过了,也是郑华提的建议,要把整个大唐的金融搞起来,让朝廷始终都有钱可用。

    这事儿给自己去处理,自己岂不是心腹中的心腹?

    长孙无忌便道:“多谢陛下,臣必定不辱使命!”

    李世民叹道:“没那么容易的,你要多做调查,然后再做决定,知道吗?

    特别是不能让老百姓吃亏,要是让朕听到什么欺压百姓的事情,朕决不轻饶,知道吗?”

    长孙无忌忙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

    过了两天,长安城平康坊便多了一座皇家钱庄。

    钱庄占地面积倒是不大,但是门前的左武卫,排成两排,一下子就让人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大堂里,也有左武卫在巡逻。

    钱庄的公示贴出来之后,不少人都驻足观看。

    “存钱,月息一厘?真的假的的?”

    “朝廷出面,这应该没问题吧?”

    “还可以用质押做保贷款?”

    “真是稀奇啊,我们家倒是有不少闲钱,那试试看,我就存个一贯钱,到时候看看,是不是一厘的利息。”

    ......

    很快,就有人进来了,钱庄分好几个窗口,存款的,取款的,还有典当的,都有。

    人们开了眼界。

    “各位,存款的这边排队,朝廷办的钱庄,不会让大家吃亏的,欢迎大家存钱。

    我是这儿的管事陈伟,大家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我。”

    钱庄的管事叫陈伟,是长孙无忌的门客。

    他得到长孙无忌的指示,全面管理这儿的日常事务。

    这些窗口,就是他设计的,还挺有才。

    “陈管事,这钱存了,是不是随时都可以取出来?”一个大胖子问道。

    陈伟笑道:“这要看您怎么存了,咱们这儿,有活存,死存。

    活存的话,利息低点,随时都可以来支取。

    死存的话,利息就要高一些,比如三年期死存,月息高达一厘八,死存期限越长,利息越高。”

    大胖子说道:“原来是这样啊,那我懂了,我先存三百文活存试试吧。”

    说完,第一个来到柜台,办理存款业务。

    里面的账房先生也是长孙无忌的人,很快就给这个胖子办理了业务,三百文的存款契约双方签字画押,各保留一份,业务就完成了。

    胖子也成为了大唐第一个存款到皇家钱庄的人,他喜滋滋的走出钱庄,脸上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