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善人
繁体版

022、君臣交心

    郑华随即把蒸馏酒的项目说了一下,以李世民的智商,很快就听懂了。

    “现在我大唐粮食紧张,朕已经下令禁止民间私自酿酒。

    如果朕带头酿酒,岂不是给那些世家大族授人以柄?”

    李世民皱了皱眉,说道。

    郑华笑道:“陛下,这事儿咱们不用太大张旗鼓,就收购当前世面上的散酒来加工就行,不会消耗粮食的。

    等过两年,臣会想办法帮大唐度过粮食危机的,到时候,保证陛下你会为仓库里的粮食多发愁。

    到那个时候,我们的酒厂会趁机打造一条流水生产线,把酒这个行业,做大做强。”

    李世民虽然听的不是完全懂,但是还是对郑华的提议,有些心动。

    “你能解决粮食问题?”李世民问道。

    郑华说道:“有一定把握,其实要想增加粮食产量,除了靠天,我们也要努力,比如增强土地的肥力,加强灌溉,去处虫灾等等,这些事情,臣倒是有一定的见解,如果陛下有兴趣,臣可以给陛下说说。”

    李世民兴趣自然很浓,他直接让郑华坐下来说。

    “你小子看来深藏不露啊,不枉朕封你爵位,慢慢说,高德,你给朕记下来。”

    李世民说道。

    郑华说道:“那行,臣就大概说一下。

    首先是打造更好的耕地工具,把土地翻得更深。

    这样一来,好处自然很清楚,土壤会更松软,有肥力,蓄水能力也更强,产量自然可以增加。

    高公公,笔给我一下。”

    郑华随即在一张纸上,把自己那个时代的犁给画了出来,毫无疑问,这是曲辕犁,这个时代,还没有呢。

    “陛下,这种犁头,尽量还是选用铁制的,比较耐用一些,当然了,为了解决陛下的担心,可以尽量让公家来管理,其实如果生活好,百姓也不会想着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这点铁,朝廷应该还是用得起的。

    这个地方,是调节犁头的深度的,可深可浅。

    这个把手的地方,可以掌握方向,即便不用耕牛,用人力也可以拉动这种犁,绝对是增产的好东西。”

    郑华一边画,一边讲解。

    李世民双眼放光,不停的点头,说道:“不错,这种犁看起来的确更加先进,朕马上就让人打造出来试试,如果效果真的达到你所说的效果,那你小子就为我大唐社稷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了。”

    郑华笑道:“陛下放心,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这款犁,陛下可以命名为贞观犁,绝对可以流芳千古,青史垂名。”

    “哈哈,你小子还真是谦虚,明明是你发明的,为什么给朕这个机会呢?”李世民笑道。

    郑华说道:“臣无足轻重,留不留名无所谓,陛下不同,以陛下的号召力,这种犁一定可以迅速推广开来,让大唐的农业,得到飞速发展。”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行,算朕又欠你小子一个人情,以后只要你不犯下死罪,朕都可以饶恕你一命。

    那其他的呢?再说说看。”

    郑华又想了想,说道:“陛下,如今我们的传统观念,还是靠天吃饭,这样可不行啊。

    如果老天不下雨,那咱们就干等着?

    高公公,麻烦你再给我一张纸。”

    郑华随即又在纸上画下了水车的图片。

    “陛下,这是水车,可以把低处的水往高处送。”

    郑华说道。

    李世民已经看呆了,这种东西,其实大唐之前也有,只不过,后来战乱不断,水车已经失传了。

    郑华画的,显然更加先进。

    “这个轮子,就是带动这条水箱的吧?”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郑华笑道:“不错,陛下说得很对。

    通过人力,踩动这些踏板,这个轮子就会转动起来,这些叶片就会带动起来,从而把水不断的向前推送,只要送到高处之后,这就好办了。”

    李世民叹道:“好东西啊,现在天灾不断,干旱让农民束手无策,靠人力去挑水,根本是杯水车薪。

    如果你说的这个水车真的可以,那朕真的要替天下百姓多谢你啊。”

    “陛下言重了,臣既然是大唐的人,就要为大唐做贡献。

    这个水车,用木头或者竹子都能制作,一个村子来上一个,就能解决很多问题。”郑华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很好,你只要忠诚于朕,朕一定不会让你的努力白费的,有什么要求,尽可以来找朕,只要朕办得到,就一定会满足你。”

    郑华暗想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君无戏言,以后我要是让你放了郑观音,你不会不答应吧?

    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提的时候,等这两样东西造出来,达到自己说的效果,那就可以提了。

    “那臣可就多谢陛下了。

    其实这老天爷虽然残酷,但是只要我们大唐君臣一心,百姓能够相信朝廷,没有过不去的坎。

    比如那些什么蝗灾,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郑华再次语出惊人,他还是记得古代蝗灾不断,唐朝初年,也有蝗灾,大唐官方和民间都没有办法。

    他既然来到这个时代,自然会给李世民出主意。

    李世民果然一拍桌子,说道:“你还有对付蝗虫的办法?”

    郑华说道:“陛下,这蝗虫也不是什么天谴,本来就是自然因素。

    比如旱灾之后,一般就会有蝗灾。

    所以,到时候咱们大唐一旦出现蝗灾,那些大臣让陛下搞什么罪己诏之类,陛下可千万不要听。

    那不但有损陛下的尊严,还屁用没有。”

    郑华的话,让李世民深以为然,他马上说道:“快说,有什么办法对付蝗虫。”

    郑华说道:“臣以为,这蝗虫是一直都存在的。

    要想治它,要么预防,要么是等它们出现之后捕捉。

    预防这个过程可能比较麻烦,要找到蝗虫产卵的巢穴才行,直接把卵给灭了,这不容易。

    或者,把水利系统兴修完善,蝗虫多数在低洼地区产卵,一旦这些低洼地区改造成水利系统,储存上水,养上鱼虾,蝗虫可能就没有办法产卵了。

    当然了,以大唐现在的国力,搞这些工程太费钱了,陛下可能承受不起。

    所以,还是以捕捉为主。

    臣以为,首先可以让民间大量养殖鸡鸭鹅这种家禽,它们喜欢吃虫子,一旦爆发蝗灾,就把这些家禽放养在地里,绝对可以消灭一部分蝗虫。

    还有,人也可以行动,这蝗虫抓住之后,可以炒熟了做成粉当饲料喂养家禽家畜,也是可以利用的。

    还有,还可以发明一种毒药,放进清水之后,均匀的喷洒在农作物上,蝗虫吃了肯定会死掉。”

    说完,郑华又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喷雾机图形,这种东西不难制作,关键部位还是个可以动的机关,只要气压能够掌握好,就可以轻松喷出水雾,到达给农作物喷洒药物的作用。

    李世民一旁不停的看郑华,好像不认识他一样。

    “嘿嘿,陛下,你别这样看着臣啊?”

    郑华笑道。

    李世民说道:“你小子以前真是个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但是现在完全跟换了一个人似的,朕能不好奇吗?你是怎么想出这些东西的?”

    郑华笑道:“好吧,陛下,臣说实话。

    其实那晚我昏倒过去之后,我的魂魄已经离开了我的身体,去了另外一个地方。

    那个地方,到处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

    路上有铁做的车在飞驰,天空有巨大的铁鸟载人飞行,河里、海洋里有巨大的船舶在航行。

    臣一想这应该不是阴曹地府吧?阴曹地府哪儿会有这种东西?

    等臣苏醒过来之后,还记得那个地方的一些东西,所以,就能画出来一些。

    如果对大唐有帮助,臣是不吝贡献出来的!”

    李世民叹道:“看来,你这是因祸得福啊,那地方应该是仙境,人死之后,有的可能就会去到仙境,享受荣华富贵,也不知道朕将来百年之后,是不是也可以去到你去过的那个地方!”

    “嘿嘿,陛下只要带领大唐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应该没问题吧?”

    郑华嘿嘿一笑,让李世民也觉得充满了干劲儿。

    “不错,朕一定要带领大唐崛起,消灭突厥,就是第一步!”

    李世民眼神里露出浓浓的杀气,把郑华都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