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呓语
繁体版

第十四章 大国邦交

    “赵国使者此话严重了。”燕国的使者缓慢地起身,赵国使者缓缓坐下,“我燕国没有插手此事,派出商队贸易为的是两国友好。近日我燕国的一支商队发回文书,报告这支商队在晋国竟然遭到晋国官府和百姓们的非人对待,致使我商队的贸易接连受损。即便是在当地发生骚乱的时候,我燕国商队也在为维护晋国的利益,却遭到晋国都尉兵马的连带镇压。我燕国的商队在此地遭到难言的屈辱和虐待,还望晋国的国君还我燕国一个公道。”

    燕国使者的一番话引起许多诸侯国使者的附和,他们国家的商队也在晋国内乱的地方有商队贸易,在此次的内乱风波受到不少的波及。

    秦、郑和韩三国使者在宫殿内大倒苦水,说起晋国边境线的驻军和自家军队的摩擦,自己国家军队的百般忍让,换来晋国驻军的步步紧逼,还希望晋国给出一个解释。

    宫殿的气氛降至冰点,晋国国君和朝臣们紧张地思考对策,外国的使者们坐在一旁笑容满面。

    这本就是一场针对晋国国政的发难,最好可以让晋国在未来的几年内难以发展。晋国的宋国的大败和晋国本土的骚乱,这是晋国送给外国最好的机会。

    “老臣有一言,还希望诸国正使细听。”安静许久之后,晋国的相国第一个开口发言,“安抚百姓本是国之根本,国计民生是我晋国首重的大事。宋国百姓们进入我晋国的国土后,是有许多流言传播在外,这些经过查验后都是虚假。赵国正使所言,宋国百姓们在我晋国遭到非人的待遇,不知道有什么证据吗?”

    赵国正使微微皱眉,没有想到晋国相国居然在宫殿上光明正大地耍无赖。宋国百姓发起暴动的地方被晋国军队包围,外国商队在此地的走动受到晋国军队的严密盘查,宋国人无法走出晋国军队的包围圈。

    “至于燕国等国家正使所言,眼下没有确凿的证据,一句空言难以令人信服。”

    燕国等国家正使气得牙根痒痒,没有料到一个国家的相国居然摆出如此无赖的姿态,实在是令人气愤。虽是气愤,诸侯国正使讲出的事情是根据本国的密探在当地传回的情报,没有拿出有力的实证,被相国一番耍无奈的姿态糊弄,也是无可奈何。

    “相国所言,我赵国日后必当有所回报。”赵国正使的愤怒转瞬之间消失不见,“我赵国国君此次派我等出使,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我赵国国君愿意和晋国国君详聊交换国土一事,若是晋国国君答应,我赵国可以以宋国的国土为交换代价。”

    此言一出,宫殿内的气氛变得十分诡异,各国的正使和晋国庙堂一时间难以接受赵国正使态度的转变,纷纷猜测其中有诈,不宜冒然地答应赵国正使的要求。

    “这是我赵国和晋国的地图,晋国国君请看。”赵国正使起身指着地图,一旁的随从们打开一张地图。这张地图没有画出一个国家的全貌,只是画出赵国国家想要交换的土地和宋国国土,“这是我赵国国君想要的城池,这是宋国的全图国土。等到我赵国的军队进入交换的国土,我赵国在宋国的军队就会撤回。”

    赵国正使手指的地方正是宋国百姓们在晋国国土内造成骚乱的地方,距离赵国只有几座城池的距离,包含了周围的十几座城池,相比被晋军彻底破坏的宋国国土,这笔交易看似是赵国多赚一些。

    “交换国土,兹事体大,绝非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一两天内就可以完成。此事不急,需要从长计议。”

    赵国正使内心冷笑,此事竟然被晋国相国用一招拖字诀糊弄,看来留在此地没有太大的好处,起身向晋国国君告辞,带领着副使和随从们离开了晋国的宫殿。

    走出了压抑沉闷的晋国皇城,赵国使团长舒一口气,正使看着繁华富庶的晋国百姓们,不由得感叹,“王城的繁华果非一般地方可以匹敌!你说呢,屠将军。”

    屠众乔装打扮,在这支赵国使团内进入了晋国王城,为的是见过异国的风土人情,顺便到此地买书。

    若是比较诗书文化,晋国是当之无愧的的首屈一指,晋国的王城更是有着无与伦比的诗书文化氛围。谈论经史子集等名家名著的文化馆数不胜数,畅谈各国文化的士子数不胜数。在此环境中,出版业更是繁荣,出版更多稀奇古怪的书籍。

    “表象是表象,晋国王公衣食住行奢华无比,却也难以掩盖宋国公的两支军队大败的事实。明面上的晋国遭受两场大败,还有一场内乱,可这对于晋国不过是小打小闹,伤及不到晋国的根本。列国征伐的时代随着宋国被灭亡而消失,眼下一个诸侯国的灭亡除了内乱就没有别的办法。正使想一想,即便是宋国百姓们在晋国本土造成的动乱,只要晋国愿意腾出手处理,不过是呼吸之间的事情。”

    “难道想要一统大陆就要等到其他诸侯国一一衰败,这太绝望了。”正使苦笑,“自周朝分封八百诸侯,列国征伐数百年,天下动荡,百姓遭难,各国的百姓苦不堪言。若是再等待几百年才会有天下一统的局面,受苦的只有黎民百姓。”

    “我是一名武将,你是一名文臣,何谈改变天下大局,能够保境安民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