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这不是三国
繁体版

第八十七章 蛟龙袭来

    李大阳听闻孙权即位,立即召见留在邺都的江东使臣张纮张子纲。一见到张纮,李大阳便开门见山地说道:“子纲啊,如今江东孙策已死,他的弟弟孙权孙仲谋即位,可他毕竟只有十八岁。你本为孙家使臣,如今我也该放你回去辅佐少主了。”

    张纮感激涕零,叩首道:“下官侍御史张纮,叩谢丞相之恩。下官本以为,先将军与丞相作对,丞相本应将下官斩首,万没想到,丞相竟放下官归去,下官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李大阳笑眯眯的,眼睛里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诡谲,他说道:“子纲不必如此,如今就要走了,不知道子纲在邺都待的这半年觉得怎么样?”

    张纮恭敬地答道:“不瞒丞相,下官在邺都这半年,总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国富民强,百姓殷实。丞相治理的国家,可谓是井井有条。”

    李大阳依旧是笑眯眯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子纲愿不愿意让天下都归于我的治下?”这话的语气好像十分随意,但实则包含了李大阳意图。

    与东吴第一文臣张昭合称“二张”,擘画江东的张纮又怎么能不明白李大阳的意思呢?他拱拱手说道:“丞相的意思是…”

    李大阳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以后必然有用到你的地方。待我取江东之时,希望子纲让我失望。”

    张纮叩首道:“下官生于江东,自是希望家乡父老能够人人富足,只是有一件事,希望丞相能够满足下官。否则,纵然是丞相杀了下官,下官也绝不会为丞相做事。”

    李大阳正色道:“子纲请讲。”

    张纮道:“孙家对臣有知遇之恩,到时丞相取下江东,万望保全我主。”

    李大阳笑道:“好,我答应你,待我取下江东,必让孙家满门荣光,锦衣玉食,绝不亏待!”

    于是,李大阳与张纮的君子协定就这么定了下来。随即,李大阳表奏天子,封孙权为讨虏将军、会稽太守,封张纮为会稽都尉,让张纮回江东去了。

    张纮离开的那一天,到相府拜别。李大阳看着张纮离去的背影,心中想着诸葛亮连环计的第二步:孙策善战且性格急躁,而他的二弟孙权相比长兄则显得软弱无能。孙策一死,令张纮里应外合,江东便唾手可得。

    更何况,熟读三国的李大阳知道,没了诸葛亮舌战群儒,刘备孙权二人怎么也不会联合起来,也就不会有孙权拒降,从而发生赤壁之战了。

    张纮走了之后,李大阳就开始盘算怎么拿下那他早已想好的豫州了。

    李大阳召集谋士,商议取豫州的事宜,席间诸葛亮说道:“主公,依臣所见,这次取豫州,势必会碰上劲敌。”

    李大阳不解地问道:“先生,何以见得?这豫州本是一盘散沙,取下豫州,应该会轻轻松松吧?”

    此时路昊笑道:“主公,您别忘了豫州南面,可是有您日夜担忧,迫不及待想要灭掉的敌人呢。”

    李大阳转头向路昊道:“伯穹你是说刘备?他身在荆州刘表帐下,没有刘表的命令怎么敢出击与我对敌?难道他敢以自己微弱的兵力对抗我的大军吗?以我对刘备的了解,他不会做出这样的傻事。”

    诸葛亮摇了摇手中羽扇,笑笑说:“主公,刘备依附刘表,而刘表则日暮西山,大权都被其妻蔡夫人的蔡氏宗族把持。这刘备由于能力太强,又支持立素有纷争的刘表二子刘琦刘琮中的长子刘琦继任荆州牧,而招蔡氏宗族嫉妒,难有容身之所。如今他被刘表封在新野,日夜练兵,就是为了夺取自己的一块领土。而恰好,与荆州接壤且最易取的就是豫州了。而且依臣之见,主公应立即起兵,不然被刘备赶在前头,我们就算侵犯,他刘备就占据道义了。”

    李大阳一听,赶忙下令道:“传我号令,速速整军,前往豫州。”

    果不出诸葛亮所料,传令兵刚刚出门去,便有急报传来:刘备已整军前往豫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