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策瑜传
繁体版

第四十五章 我江东死战不降

    “主公!”公瑾抱拳先向孙权施了一礼,然后背过身子扫视了各位文武,最后又转向了孙权。“曹操沽名丞相实为汉贼。主公以神武英雄的才略,又凭借父、兄的基业,割据江东,统治的地区有几千里,精兵足够使用,英雄乐于效力,应当模行天下,为汉朝清除邪恶的贼臣。何况曹操自己前来送死,怎么可以去迎降?请允许我为主公分析:如今北方尚未完全平定,马超、韩遂还驻兵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而曹操舍弃鞍马,改用船舰,与生长在水乡的江东人来决一胜负。现在正是严寒,战马缺乏草料。而且,驱使中原地区的士兵远道跋涉来到江湖地区,不服水土,必然会发生疾疫。这几方面是用兵的大患,而曹操都贸然行事。曹操贸然行事,无非是自寻死路,我请求率领精兵数万人,进驻夏口,保证能为主公击破曹操。”

    孙权听完大喜,拔出佩剑砍下前面奏案的一角道:“孤意已决,若再敢言降曹者,下场犹如此案。”

    孙权封周瑜为三军都督,程普鲁肃石缡从旁协助,率领精兵五万联合刘备抵抗曹操。

    得知石缡要随军出征,晏清兴奋不已,她把自己打扮成男子的模样,取出石缡送给她的佩剑在石缡面前显摆。

    “小丫头,怎么看起来你比我还兴奋。”石缡一边收拾行囊,一边调侃道。

    “当然,我能跟随大人,是晏清最大的荣幸。”晏清乖巧地走到石缡身边,低语道,“大人,那个客人已经安顿好了,您是不是要去看看他。”

    “他的吃穿用度必须要最好的。”石缡叮嘱道,“对了,把我打造的铠甲拿给他,再给他一个最好的护心镜。”

    “诺。”晏清凑过去,好奇地问,“那位客人对大人这么重要?大人还亲自打造铠甲给他?”

    “他是我的兄长。”石缡诚恳地说。

    “原来是大少爷啊。”晏清恍然大悟,“那大人为什么才把少爷接来?”

    “说来话长。”石缡拉着晏清坐到自己身边,“晏清,不要把我兄长来的事儿告诉任何人,人前人后他就只是我的手下。”

    “包括周将军吗?”

    “对,包括公瑾!”石缡道,“我兄长也会随我们一起去战场,晏清,我不在的时候,暗中保护他的安全。”

    “诺,晏清,明白。”

    大军出征前夜,石缡和周瑜约会一起去吴郡城里闲逛,感受一下吴郡城的繁华,舒缓紧张的气氛。

    二人手挽着手穿梭在市集中,像一对成婚多年恩爱有加的夫妇。周瑜被一家卖首饰的摊位所吸引,拿起一个碧色玉质发簪插在了石缡的发髻上。

    “这位公子好眼光。”商家附和道,“这枝簪子配得上夫人的绝色容颜。”

    “我夫人甚美!”周瑜志得意满地付了款,挽着石缡的臂弯继续前行。

    “周将军什么时候也学会甜言蜜语了?”石缡戏谑道,然后摸了摸发髻上的玉簪,“不过,周将军的品味,还是不俗的。”

    “缡儿喜欢就好。”周瑜的神情逐渐严肃,“其实,你不该与我共赴战场,我忙于战事,无法分身照顾你。”

    “原来在周将军眼里,我是个大累赘。”

    “我不是这个意思。”周瑜解释道。

    石缡噗嗤一下笑出了声:“跟你开玩笑的,可是公瑾,你有没有想过,你上了战场,我会日日为你悬心。与其如此,我愿同你并肩作战。”

    “缡儿……”周瑜轻唤一声,将石缡揽入怀中。

    过往行人见他们如此亲昵,纷纷组组驻足停留,对他们指指点点。石缡害羞地拉着周瑜一口气跑到四下无人的街角。

    他们刚刚站定,一枝枝利箭如花雨般向他们袭来,幸亏他们都有武艺在身,闪避及时。

    周瑜把石缡护在身后,躲进一家卖小食的店铺,店铺的掌柜伙计以及顾客都逃之夭夭。

    “大意了!”石缡的语气略带自责,“明天就要出征,今夜我不该任性带你来集市。”

    “缡儿别怕,有我在。”周瑜紧紧捂住石缡的手,想要传递给她力量。

    一阵诡异的风吹过,六名黑衣人从天而降,跳到他们面前。每个黑衣人都提着一柄半人高的大砍刀,刀伤还依稀可见点点血迹。这些人,可能是职业杀手。

    “是谁派你来的?”周瑜指着他们厉声问道。

    “这你不用管,你记住,今天就是你们的死期。”黑衣人头领说着提着砍刀像他们冲过来。

    由于没有武器傍身,周瑜和石缡,只能闪躲。

    这个时候,天空中忽然传来一阵长啸,数十名紫衣人踏风而来,与黑衣人厮杀起来。

    石缡见紫衣人袖口都绣着长枪图腾,心中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就拽着周瑜,逃离了这是非之地。

    他们混战了片刻,黑衣人不敌,终是败下阵来,只能束手就擒。

    紫衣人并没有对他们下死手,又一阵疾风吹过,紫衣人一跃而起消失在这繁华的市集。

    曹操南侵的军队与周瑜率领的孙刘联盟军在赤壁遭遇了。周瑜带兵迅速地占领了赤壁南岸,逼得曹操只得在北岸安营扎寨。

    周瑜和石缡皆一身戎装站在岸边,望着对岸曹军浩浩荡荡的战船。

    “荆州的战船果然名不虚传。”石缡不得不感叹道,“蔡瑁张允归于曹操,曹操如虎添翼。”

    “是啊,得想办法,除掉蔡瑁张允。”周瑜说,“可一时半会儿,我也想不出好办法。”

    “昨日,我夜探曹操军营,你猜我看见了谁?”石缡诡异一笑,抄着手说。

    “原来我昨日看见的那个黑衣人是你啊!”周瑜的脸色越来越铁青,“缡儿,你简直胡闹,你知道那多危险吗?”

    “既然危险,你为何还要以身犯险?”石缡反问道,“你是三军统帅,千金之躯坐不垂堂的道理,大哥不懂,你也不懂?”

    “我错了。”周瑜无力反驳,只能闷声认错,“缡儿,以后别擅自行动了,如果你落到曹操的手里,可怎么办?那样我一定会方寸大乱的。”

    “好了,我知道了。”石缡诚恳地说,“我以后不以身犯险了。”

    “你也看到蒋干了?”周瑜叹了一口气,“他是我的同窗,却不想一别经年,再见已是仇敌。”

    “世间之事向来变幻莫测,就像那日,你我以为要殒命市集。”石缡望着波澜壮阔奔腾不息的长江水,感慨道,“也许,这个蒋干,有朝一日能帮你一个大忙。”

    “缡儿,我去查了当夜的紫衣人,却毫无头绪。”周瑜说,“他们到底是何方神圣。”

    “我想一定是友非敌。”石缡说着回头望去,望见孙策拿着两件大氅向他们走来。

    石缡瞬间慌了神,孙策这是要做什么?大战之前要和周瑜相认,还是要试试他如今的模样能不能被周瑜认出。

    片刻之后,孙策来到他们身边,一边把手里的大氅递给他,一边说:“都督,大人,江边风大,保重自己。”

    “你是?”周瑜披上大氅,疑惑地看着他。

    “公瑾,这是我石家的远方堂哥,数月前来投奔我,我看他孤苦,还会些拳脚,就留在了身边,处理些琐事。”石缡解释道,她不敢保证她这番话,周瑜能信多少。

    “原来是堂兄啊!”周瑜行礼道,“周瑜这厢有礼,恕瑜冒昧,堂兄为何要戴面具啊?”

    “我幼年曾遇到大火,面部毁了容。”孙策说,“此番戴着面具,是怕吓着都督和大人。”

    “毁容也没什么可怕。”周瑜指着他的脸,“你取下面具,让本都督看看。”

    “这……”孙策有些为难地看向石缡。

    “公瑾,为何?”石缡阻止道,“何必为难我堂兄。”

    岂料周瑜直接上手,扯下孙策的面具,周瑜被震惊了,孙策的整张脸皮焦红一片,面容恐怖让人瞠目结舌。

    “堂兄,对不起,是瑜冒昧。”周瑜恭恭敬敬地把面具递给孙策,“瑜,给堂兄赔罪了。”

    “没事。”孙策接过面具重新戴了上去,对石缡说,“大人,那我先回去了。”

    石缡望着孙策远去的背影,她知道,孙策这么做是为了打消周瑜的怀疑,这样孙策才能名正言顺地跟随着他们。

    周瑜强忍悲痛,面向长江,戚戚道:“你知道我刚才把你堂兄当成谁了?我把他当成了大哥,我以为他是大哥,不,他身形佝偻,大哥无比伟岸,他……怎么可能是大哥?”

    石缡轻轻抚摸着周瑜的脊背,周瑜却仰天大喊:“大哥,公瑾想你,公瑾想你了,大哥!”

    百米之外的孙策听到了这动人的呼唤,他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瞬间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