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生命
繁体版

第十二章 怠慢星系

    五人组正式出发。

    星系,别称宇宙岛,源于希腊语的“γαλαξίας”(galaxias),指数量巨大的恒星系及星际尘埃组成的运行系统。星系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参考银河系,它是一个包含恒星、气体、宇宙尘埃和暗物质,并且受到重力束缚的大星系。典型的星系,从只有数千万颗恒星的矮星系,到有上兆颗恒星的椭圆星系都有,它们都环绕着一个质量中心运转。除了单独的恒星和稀薄的星际物质之外,大部分的星系都有数量庞大的多星系统、星团以及各种不同的星云。

    在可观测宇宙中,星系的总数可能达到一千亿个(1011)以上。大部分星系直径介于1,000至10,0000秒差距,彼此之间距离则是百万秒差距的数量级。星系际空间(存在于星系之间的空间)充满了极稀薄的等离子,平均密度小于每立方米一个原子。多数的星系会组织成更大的集团,成为星系群或团,而星系群又会聚集成更大的超星系团。这些更大的集团通常被称为大尺度纤维结构,分布于宇宙中巨大的空洞周围。(摘自百度)

    看得懂吗?如果看得懂,那就最好了,如果看不懂也没关系。请接着往后看。

    白墨灵一行人,一会儿就到了一个星系内。这个星系是距离地球1万光年的星系。

    “我们好像是进了一个星系内。”白墨灵推测。

    “没错,这里……好像是,怠慢星系!存在于银河系中的迷你星系。”思思想了一会儿,说道。

    “怠慢星系?”史莫卡问。

    “是的,怠慢星系的时间是与外界时间截然不同的,这里的一分钟,就是其他地方的1小时。”思思解答道。

    “我们现在已经在这里3分钟了,也就是在外界的3个小时?”朱晓妮确认说。

    “没错。”

    “那我们到了这里,是不是要出去啊。”万云问。

    “唉,可惜了,忘了告诉你们,进了怠慢星系的外星人,只有完成任务之后,才能出去。否则,不管你再怎么抵抗,也是无用功。”思思说。

    “那任务是什么?”白墨灵问。

    “也正是你们所需要的,那就是,找到一颗黄色的黑洞曜石,然后穿越出去。”思思回答。

    “那就太棒了,一举两得。”史莫卡说。

    “不不不,我觉得这并不轻松,在这么大的一个星系里,我们要找到什么时候啊?”白墨灵思考说。

    “我们要找准一个小的目标。”思思建议。

    “那小的目标在哪里呢?”朱晓妮问。

    “我想想……诶,怎么突然想不起来了?”思思思索道。

    “那也没事,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线索吧。”白墨灵建议。

    “没问题。”

    “恒星是由发光等离子体——主要是氢、氦和微量的较重元素——构成的巨型球体。天气晴好的晚上,夜幕中总镶嵌着无数的光点,这其中除了少数行星,其它的绝大多数都是恒星。恒星的亮度被称为星等,星越亮,星等越低。天文学家还汇编了星表,以方便进行研究。恒星会在核心进行核聚变,以产生能量并向外传输,然后从表面辐射到外层空间。一旦核心的核反应殆尽,恒星的生命就即将结束。在生命的尽头,恒星也会包含简并物质。恒星大小与质量的不同会导致其不同的结局: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两颗或更多受到引力束缚的恒星可以形成双星或聚星,当这样的恒星在相对较近的轨道上时,其间的物质交流可以对它们的演化产生重大的影响。”思思说。

    “诶,思思,你说这些有什么用的吗?”万云问。

    “额,我想,恒星应该是我们的首先目标。”思思回答。

    “我想也是的。”白墨灵赞同。

    过了好一会儿,思思有突然冒出一段话:“行星(英文:Planet),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形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这又是什么意思?”朱晓妮问。

    “因为,我想起来了,我们的小的目标,是怠慢星球,一颗行星。”思思解释说。

    注:本章中的有关知识内容全来自于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