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西楼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约谈议会

    随着有人低声道了一句“东据沈家也到了。”,会场引起了一阵骚动,所有人朝着会场入口看去。只见沈家一行人正与一众官员走了进来,沈家老爷子沈望海与刘献走在前,聊着此次约谈之事。

    东据沈家乃大越四大财团之首,财力雄厚,生意遍布全国各地,近些年也在不断向海外拓展。主要经营酒楼、布料、粮食、酿酒、钱庄等。

    沈家发展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祖上出过一位经商猛人,颠覆了大越商业规则,将产业做大。后来支助过东据李家起兵推翻了王氏暴权,两家因此结交甚深,也有过联姻。

    也因此,沈家凭借依附权政获得大量资源与支持,一度成为大越最富有的家族。

    然而,也抵不过权政的好手段。在十数年前沈家同萧家一道被拆解势力,脱离权政依附,退避东据。如今行事低调,不结权政势力,不交地方氏族,一心发展商业。

    此次东据沈家出席的,还有长子沈进和行下四位大掌柜。

    参会人员陆续到场,约谈会即将开始。朝廷与两郡总督几位高层官员,一排坐在讲台上。

    刘献打开准备好的议会文案,看了一眼后,抬目道:“参会人员都已到场,此次商行约谈会就此开始。我代表此次约谈会负责人,欢迎各位受邀前来,希望此次的约谈能够圆满结束。”

    “近几年来,朝廷为了推动大越发展,修建基础设施,大肆消耗了国库财政支出,导致原本并不富裕的国库,出现了连续五年的亏空,国家现在面临着严重的财政支出问题。对此,圣上多次强调要尽快解决此。经内务阁多次商议,决定推行大越商业体制改革,加快各行各业发展,规划地区经济发展建设,调整商业税收制度,提高国库财政收入。”

    “商业改革是国策,是内务阁针对未来大越迈入工业化的策略。随着海外这近百年来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商业发展上,还是修道教育上,还是工业技术上,又或者是军事力量上,大越已经出现了两个时代的差距。我们要有一个改变,要有一个新的思想,迈向新的道路。”

    “由于我们现在处在发展起步阶段,朝廷对于此次商业推动,主要在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高技术产业,未来能源的,人才、人力规划。”

    “而东云、东据两地作为此次规划的”

    “未来朝廷也将大力推动东云、东据两地区的技术经济发展规划,作为主要的产业发展核心区。也将大力支持、鼓励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扶持中低层商行产业提升,构建一个庞大的生态性商业体系。”

    “朝廷方面正努力与希云帝国、唐洲帝国、禅云宗政权等,海外发达国家合作,打通世界贸易市场。在经过与希云帝国多次商谈,希云帝国同意为我们提供技术、人才、金融等支持,来帮助大越尽快进入工业化。这对我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商业体制的改革,在原来的体制上有很大的变动,影响到各行各业的利益。朝廷不是针对谁,是以集体利益为主要,来构建一个具有稳定性、持续性,生态性的大体系,才有利以后的发展。”

    所有人保持沉默,朝廷的改革是明确的,构建一个自己可控的商业体制,来推动以后的商业发展,既能做到商业发展的可控性,也能压制地区大财团,大势力的扩张。

    而这一次的约谈,是朝廷针对各大财团与势力,压制大财团、大商行、地区氏族势力继续扩张。跟基层的商行小势力没有太大的关系。大越如今的一切市场与资源都掌控在权政官僚联合的地方势力手中。所形成的阶级层是基层无法触碰到的。所以说最上层的权势利益争斗,只是来稳定基层,维护自己的利益。

    此次约谈事项,一是解决目前朝廷的财政困难,以此为引来推动商业体制改革。二是对改革推行后推动商业发展的规划,三是警告各大财团势力,好好发展商业,不要涉及权政。四是关于地区产业的规划。

    “对于商业体制改革后的推动发展,诸位可有好的建议,提出来一起探讨。”刘献问道。

    全场陷入沉寂,这问的可不是有何建议,看的是谁对此有何异议。

    刘献等了片刻,抬头看了看全场,见没有任何人有提建议的意思,就笑了笑,将目光转向沈家这边。

    “沈老爷子,您是前辈,您先开个头。”

    沈望海淡然一笑,知道此事逃不了,沈家为四大财团之首,这个开头还得由他先来。

    “体制改革有助整个商业发展,特别是接下来面向的大市场。沈家一贯作风是跟随朝廷政策,迈向新的时代。”

    沈望海这番话,说了好像又没说。刘献也是明白的,沈家如今立场,不可能会提出什么建议,这番话仅是代表沈家对改革的态度。

    对于沈家,刘献不再多问,转向南楚一众人,问道:“你南楚方面可有提议?”

    南楚由艾长进来发言。艾家是搞商业的,又是巫家直属商行。

    艾长进说道:“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得有一个共同发展的策略。道路选择也应当符合全面基本利益。各地区有条件的应当作为优先规划和扶持,尽快构建适合地区性的经济产业链,提升地区的基础产业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才能具有可靠性的发展。”

    南楚意思很明了,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想借此机会来推动南楚地区的产业发展。南楚有自己适合发展的产业,也有待提升的基础产业,朝廷是不是多考虑一下南楚。刘献略思了一刻,道:“朝廷对地区基础产业发展规划是明确的,着重扶持适合地区发展的产业,构建一个地区性产业链,同时加快整个产业链的联合。而东云、东据两地区拥有优越的发展条件,也是目前大越商业内外往来交易的中心,朝廷将其作为今年规划的重点。”

    刘献也表明了今年朝廷重点规划在东云与东据,至于其它地区,没那个条件,只能再等等。

    钟长叔道:“南楚有足够的条件与能力来推动南楚地区产业发展。对于人才、技术、知识、资金具有充足的储备,打算构建一个地区性发展中心点。主要产业以南楚地区的港口、海上运输、文化教育、修道等。朝向实业发展为目标。”

    钟长叔的这番话是一种态度,既然你大越给不了我南楚地区的优先重点扶持,那我南楚只能咬牙自己干,而且还要加大文化教育和修道产业的投入,构建自己的体系。

    刘献也是清楚的,大越与南楚发展是不能脱离的。如此,双方之间道路只会越走越远。但他刘献是搞经济的,搞发展的,对于政权方面拿捏有些弱势,这其中很复杂,他解决不了。此次约谈特意邀请南楚,内务阁也是有所考虑到的。

    刘献道:“南楚的发展一直是朝廷深切关注的问题,两地之间要有一个稳定的局面和共同发展的意向,才能解决两地的发展。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内务阁也在紧密的安排行程,进行多方考察,了解后定点扶持。南楚地区的发展对大越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在南楚看来,刘献这番话有些敷衍了。

    巫家此次出面,也是表态对两地共同发展意向,双方若再不往更好的方向走,未来的发展是很难有共同意志。

    “叶老板这边有何建议?”

    叶川道:“推动商业发展,目前最主要的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紧缺,上面得尽快下政策,吸纳海外技术与投资。在产业发展与技术人才教育的规划,要给出一个明确方位。现在大家都是朝着一个可期的未来发展前进,有能够带动全面积极性。”

    叶川的建议是朝着大财团,大商行一贯利益。政策下来,便于他们向海外抢夺人才,尽快购买设备。

    刘献道:“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的引进,是带动大越经济发展的基础,才能尽快进入工业化转型。对于产业发展规划,因当符合大越国情,构建属于适合自己的工业体系,探索未来工业发展的路子。人才、技术的教育规划,帝都各部门也在积极推进,扶持与支助人员出海学习。”

    刘献的话也很明确,问题朝廷都在考虑,无论是政策的放宽,还是产业的规划发展方向,产业分配,都得朝廷来掌控。

    “萧家这边呢?”

    “二公子!”卓卿向一旁的萧晋云喊了一声,示意由他来发言。

    “推动商业发展利国利民,萧家是支持的,愿同朝廷一道来推动大越商业发展。”萧晋云一句结束,让所有人一脸懵。

    初听这话,体现的是萧晋云只是一个刚入世的小白。可他是南境萧家二公子,此番卓卿没开口,让一个刚入世的年轻人发言,可见是为了逃避这个问题。

    “结算了?”刘献抬起头看了一眼萧晋云,见他没有再发言的意思,不禁失笑。随即便向其他大财团代表发问。

    约谈会直到入夜时分才结束。

    此次约谈,所谈内容很多,谈到商业的规划,产业的建设,资金市场化流动,地区经济一体化,改革后对一些权限收回和一些产业的国有变更,取消金银结算,改为国家合法信誉纸币来结算。对外经贸以希云帝国合法货币“希元”来结算。

    希云帝国未来将会为大越提供资金与技术、建设援助。大型援助项目十二项,中型项目三十项,基础建设项目二十项。主要以道路建设,产业援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推动工业发展的电力建设。

    希云帝国还将为大越援建一座大型,三型第六代能量术法运转核心动力发电项目,由玄宗参与建造。

    散会时,全场有序离开。

    古轻商行这边与范家聊了几句,待人员走得差不多了,才起身离开。碰巧与朝廷一众官员同行,本想着点头示意一下,没想到刘献走了上来搭话。

    “萧公子今年多大?”

    萧晋云回道:“二十出头。”

    刘献道:“很不错,现居何处?”

    萧晋云道:“暂居法悟讲司。”

    刘献带着些许的惊讶道:“原来萧公子是住在法悟讲司!叶守司他老人家可好?”

    萧晋云道:“叶前辈如今闲居院内,闲暇之余,还会向学员们授课,一切都好。”

    刘献道:“来这东云郡也有一月之余,一直忙于公务,改日有控得去拜访一下他老人家。”

    萧晋云正要回话,随即意识到刘献意思,止步拱手执礼道:“那恭候刘大人驾临。”

    “萧公子客气。”刘献说完,又看向楚薇灵道:“楚掌柜是毕业于希云帝国云城学院?”

    楚薇灵回道:“是的。”

    刘献道:“所学是何专业?”

    楚薇灵道:“金融管理和术法运转建造学。”

    刘献点头道:“不错。说来,你我算是同校师兄妹。我是建元七年毕业的,也就是希历217年。楚掌柜毕业回国就担任钱庄掌柜一职,可见才能不一般,真是年轻有为。”

    楚薇灵淡然回道:“过奖了。”

    说话间,众人已行至照轩楼前楼大厅。此时厅内滞留了不少参会人员,有大人物,也有商行掌柜,有的已经约好准备与好有相辞,找个地方会谈。有的经人介绍相互认识,谈论往后合作。

    刘献要与其他人交涉,古轻商行一行人先行告辞。

    望着古轻商行一行人离开,刘献不禁感慨道:“未来萧家的发展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