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繁体版

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算

    费章节

    不为,赵秀娥的巴掌最后并没有落在二郎的脸上,而是落在二郎的胸前。想起刚才看到的,孙大娘和小红的不凡穿戴,举止气派,还有摆的满柜的礼匣尺头点心匣子,赵秀娥的心发飘,手发软,她帮二郎理了理衣襟,又脸上带笑,转身脚不沾地地抢着干活。

    饭菜做得了,周氏还是给了古氏一些体面,让她也陪着孙大娘吃饭,另外一个有此殊荣的是蒋氏。周氏从始至终,都没有搭理赵秀娥,不过也没有再赶她走。客人吃完了饭,才轮到自家干活的们吃。赵秀娥便也跟着要上桌吃饭。

    老2,周氏就招呼何氏,指着赵秀第二百二十三章打算娥道,你先别吃饭了,送她回赵家去,你再吃饭。

    赵秀娥难得这样忍气吞声的,没想到周氏并不心软,饭也不让她吃,就赶她走。赵秀娥的心气儿哪受的了,直气的脸sè通红,捂着脸呜呜地哭着就跑了出去。

    何氏见赵秀娥走了,看着桌上的饭菜,就有些舍不得动地方。

    快跟着去,把她送回镇上,看着她回她娘家。周氏瞪了一眼何氏。休赵秀娥也好,或者磨赵秀娥的xg子也好,但都不能出了人命。周氏是怕赵秀娥离开连家人的眼前,出点事,到时候就不好收场了。

    何氏无法,只得追了赵秀娥出去。

    至于二郎,本是想追赵秀娥去的,被连老爷子打发三郎给拦了下来。

    吃过了饭,孙大娘稍微坐了一会,就告辞离开了。古氏跟着大家伙一直目送宋家的马车消失在村口,眼睛都湿润了。

    孙大娘这次来,虽然没能够将古氏带回县城去,但是从那天以后,古氏虽然还要每天cāo持家务,周氏的斥骂却明显比前些时候少了。

    正月初十,连蔓儿家的早第二百二十三章打算点铺子又在一串鞭炮声中,重新开业了。这开业的第一天,虽然还在正月里,可生意着实红火。来吃早饭的客人比前些时候还多了,其中很多人cāo的是南方口音。正如监工老黄所说的,山上的工程正式开工,天南地北的能工巧匠都来了。

    听着铺子里的客人议论,这些来自远方的工匠,大多就住在山上。那里有头年为他们新盖起的简单住所。工匠们比普通的力工工钱多,早起做饭又麻烦。连家早点铺子的吃食实惠方便,因此他们大都选择下山来吃早饭。

    这天直忙到晌午,一家人才收了工。吃过饭,正打算回老宅去,连守礼就来了。

    老四,你跟山上的监工熟,能不能帮我问问,他们还要人不,我想趁着现在家里没啥活,去山上干几天。连守礼向连守信开口道。

    赵氏和连叶儿都没,显然这事,她们事先都通过气了。

    三哥,你要到山上去干活连守信吃了一惊,咱爹和娘不

    我还没跟他们说,先来你这问问,看人家还招不招人。连守礼道,这两天总听咱爹念叨说没钱,我这一去,好歹能挣俩钱。

    山上贴出了招工的招贴之后,因为工钱不,去应招的人很是不少。这已经有些天了,连守礼怕山上已经招够了人,不要他,所以才来找连守信商量。

    三哥,你要是想去,肯定能让你去上。连守信道。凭老黄的关系,安排个人去干活,连守信还是很有信心的。

    三伯,山上干活钱多,可活也累。连蔓儿在旁道。现在连守礼他们没分家,像连守义每天闲逛,连守礼却能想着去山上干活给家里挣钱。

    咱庄户人家怕啥累啊。连守礼道。

    三嫂,你也同意让他三伯去张氏就问赵氏。

    前两天就开始时候,愿意去就去呗。赵氏答道,他在家也是闲不住。

    对了,三伯,你有啥特长没连蔓儿就问连守礼。

    特长,啥特长连守礼没听明白。

    就是手艺。三伯,你要是有手艺,工钱更多,干的活也比挖土砸石头扛木头松快的多。连蔓儿道。

    咱也就会种个地,还会啥手艺啊。连守礼老实巴交地道。

    蔓儿说的有道理。连守信就沉吟着道,他也想让连守礼能干上个轻省些,拿钱又多的行当。

    三伯不是会木匠五郎突然道,我和小七那冰车,那木板还是三伯给刨平了,拼一起的。

    那算啥呀,我又没学过,就看人家干过,记住了,个瞎琢磨弄的。连守礼道。

    连守礼是公认的手巧,像盘炕搭锅灶搭棚子这些活,也没人教他,都是他看别人咋干,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学会的。

    就是铺子里的桌椅板凳稍微有啥毛病,也都是连守礼帮着收拾的,钉个榫头,这里凿凿,那里敲敲的,就能给收拾利落了。

    要我看,三伯想去山上干活,这是好事。我看三伯心里灵,手巧,咱跟黄大叔好好说说,看能不能安排三叔给那些木匠画匠啥的,这些能挣钱的手艺人打个下手。三伯也能挣钱,还能学着点手艺。连蔓儿就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不只连守礼,赵氏和连叶儿的眼睛也都亮了起来。

    蔓儿姐,要真能这样,那可太好了。连叶儿激动地道。

    能学个手艺,少挣俩钱儿都行。连守礼也很激动。

    庄户人家朴素的想法,就是有手艺在身,这辈子就不会少了一碗饭吃。

    那三哥你去跟爹说好了,我就跟老黄商量。连守信道,不管咋地,这事也给你办成了。

    连守礼老实厚道,轻易不会开口求人,所以他这一开口,连守信特别当一回事。当然,连守信还有另外一个心思,连守礼到现在还没个,如果能有一技傍身,以后也有点依靠。

    连守礼立刻就回了老宅,一会工夫,他又了。

    老四,爹让你去一趟。连守礼搓了搓手,有些不大自在,我跟爹说的时候,二郎也在。他他也想去山上干活。

    事情牵扯到家庭,一个人的事往往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它能牵扯出来的方方面面,有的时候,是难以想象的。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似乎有些不贴切,但是那情形,却也差不了多少。

    大家伙就都回了老宅来。

    趁着还没种上地,去山上先干俩月也行。连老爷子道,看来他是赞同连守礼和二郎去山上干活的。

    连老爷子有他的考虑,家里的几个孩子眼看着都大了,三郎的亲事要张罗了,连秀儿也到了该定亲的时候,连继祖和二郎要为连家开枝散叶,小孩子出生,要养活也得用钱。能趁着这两个月挣些钱,也能减轻一些家里的负担。

    老四,你跟山上监工的能说上话,你看让老2老三二郎三郎他们都去,行不连老爷子就向连守信道。

    从连守礼一个人去上工,变成了四个人去上工。那么给连守礼找个轻省的,还能学到手艺的活,这事就可能有些变化。

    连蔓儿看了一眼连守礼,从他的表情上看,这事他也想到了。

    聪明与厚道,是两种极好的品质,却很难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这两种品质。聪明一些的人往往失于厚道,而厚道些的人,往往又不那么机灵。

    连守礼毫无疑问地属于后者。

    若是有些心机的人,遇到这么好的事情,肯定会严防死守。可连守礼就是缺乏保护的利益这根弦。

    我二哥连守信看连守义并不在屋里,就问。

    不他干啥去了,我让三郎去找他了。这事我说了算,让他去干活,也省得每天到处乱逛去。连老爷子就道。

    爹,山上招工是好几天前的事了,不现在还招不招人。我问问,这事我尽力,也不一定能找到满意的活干。连守信没有将话说满,找活干容易,但是他怕连守义挑剔。

    那行,咱不挑活计。连老爷子是个明白事理的人,他也连守信说了尽力,就会真的去尽力办。

    说完了这件事,连老爷子没让连守信立刻走。

    你大哥那,这几天我也找找人。好歹他念了那老些年的书,还是个秀才。不管哪个村子里,好赖给他找一个馆。继祖,说到连继祖,连老爷子叹了口气,这孩子书没念出来,地里的活他也干不惯。好歹他有点念书的底子,我打算,今年再让他念一年,到时候要是再考不上,也就死了心,让他跟我种地

    连老爷子这是将一家子的安排都想好了。

    老四,你开了个铺子,人来人往的认识人多,帮着打听打听,哪里有馆,给你大哥介绍介绍。连老爷子对连守信道。

    行,这事我记着。连守信点头。

    还有一件事,连老爷子又道,三郎也到年纪了,该娶个。还有秀儿,也该找婆家了

    先送上一更,求粉红支持。

    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