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一哥李一鸣
繁体版

第三十九章 雌雄难辨

    于是,李一鸣再次回到左侧正对的猫眼,难不成真有两个A先生。

    陈如海说道:“两个A先生,可能性不大,但是,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可是这两个A先生怎么做到的呢,会不会有1个A先生是录像机。”陈如海和李一鸣2人大致测量了一下,猫眼距离轴承存放地的位置,几乎有13米的距离,可以说,除非A先生自己拿望远镜看,可以看清楚。

    另外,就是使用录像机,但是这个距离的录像机,当年的很多品牌录像效果不佳,后期也难以再进行放大。

    于是,2人调取了当时的流行的摄像机种类,于是网上分析了一下当时能够在这个距离摄录清楚的机器。居然没找到,就在二人觉得这个是个死胡同的时候。

    突然,网页下面的1条消息,吸引了他们,原来当时索尼公司,为了应对M国的科技进步,组织当时最强大的科技力量,做了一批概念录像机,也就是说是实验机器,据说摄录精度清晰度,差不多能够达到这个级别。

    陈如海和李一鸣顿时精神了,于是2人继续查找这个型号,好在公安局有记录,因为这批设备也是密级比较高的,是当时费劲千辛万苦才搞到的样机,公安局当时做过安保工作,所有留有记录,但是最后这批机器到哪个单位了,就不知道了,只知道送到了当时的科信化局了,再后来就不知道了。

    东海科信化局,陈如海面对档案管理员,说:“你们这没记录了,这么重要的东西竟然没记录了”。李一鸣看着咆哮的陈如海,急忙把他拉到一边。于是赔笑说:“同志,您看还能有别的方法查吗?”对方说:“你们要不然去海关那边看一下,我们这儿一般接着设备后,就按照原定计划就分配给各单位了,就不再作追踪”。

    李一鸣于是拉着烦躁的陈如海,说“陈老,如果这样的话,咱们应该排查一下当时的录像机了。因为在当时东海能够有一台这么高端的录像机很难,那是要经过层层审批。从国外进口过来,都需要登记。所以,这个不难,只要查查当时的海关资料,一定能够查出端倪”。

    于是,2人到东海海关局,调取了当时的进出口物资记录,发现有当年整个东海市就没有摄像机进入。后来,陈如海说会不会有可能在密档里面。

    密档,李一鸣说海关还有密档,陈如海说,一般一些货物,由于性质问题,都会用其他名称代替,这样的话不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必须泄密问题。

    于是,两个人回到了局里,开了调阅函。于是,又回到海关局,海关那里调了半天,发现确是有一个代号叫“剑雨”的物品,有很大可疑。因为,这件货物和公安局的记录是同一天,而且之间的货物流转都有科信局的公章,证明这件物品从科信局流通过。但是,唯一说不通的就是,登记物品的性质是食品,而且也没有产品的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