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觅朱颜
繁体版

第十二章 怪事

    大军开拔没多久,皇上召见了贺璋之。

    “爱卿是否有个弟弟在松山任县令?”

    “回禀皇上,是。臣弟贺珽之正是松山县令。”

    “她有几个女儿?”

    贺璋之有点懵,但也不敢不答:“回皇上,臣弟有二女一子。行三的是嫡长女,她上头还有个庶姐,去年年底得了急病没了。”

    “哦?行三!一直在酉阳老家?”

    “是,以筝自幼丧母,由我母亲一手带大,祖孙倆感情深厚,是以一直陪老太太在酉阳老家。”

    “你弟我记得也是中过举的吧?我看到过他早年间一篇文章,文笔不错,近日翰林院正好缺人,我看他挺合适。”

    “谢皇上恩典!”

    “不用着急谢我,你等会自己去找趟翰林院掌正鲁大人,成不成你们自己看着办。”

    贺璋之从皇宫出来后,依皇上所言去找了鲁大人,回来后直到晚上都还百思不得其解。王氏进来看他一脸愁容,心一紧:“老爷,可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你这都愁眉苦脸一天了。”

    “夫人,你猜皇上今儿召见我所谓何事?”

    “皇上要把珽之调到翰林院去。”

    王氏一口茶刚好要咽下,一听那口茶就含在了喉咙里上上不去下又下不去,呛了好半天。

    “珽之?皇上这是?”王氏惊讶之情言溢于表,她对二房这个小叔子没有半分好感,官场里吃不开也就算了,连家里这后院都乱成一团,宠妻灭妻,毫无原则,连累她直到去年还在替他收拾他女儿惹出来的烂摊子,还差点祸及自己的儿女,真是要多难看他就有多难看他。这样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怎么就就会突然入了皇上的青眼?

    “皇上还问了以筝的事。这症结怕是就在这三丫头身上。”贺璋之苦思半天下了结论:“可皇上又怎么会认识以筝呢?不可能呀!”

    “以筝?!皇上这是看上三丫头了?没想到珽之倒还有这种福分。”王氏有点冒酸了,也不知以筝怎么就入他的眼?那丫头貌不出众,且个性难驯,不是个出挑的呀,且她一直远在酉阳,也不知道皇上从哪个嘴里听说的,竟起了这等心思。

    “皇上让我自己去找鲁大人,就说明他并不想出面,可鲁大人给我感觉就像是久候那只等我开口似的,嗯…不会有错。不管怎样,既然皇上不想挑明,说明他还没最后拿定主意,怕是想看过筝丫头再决定。你听过就好,切不可外传。珽之的调令大概下月就能下,但以筝这丫头一直就和他父亲不亲,怕是不会随着进京,你这月先动身去趟酉阳老家,跟母亲私下悄悄说明厉害关系,让母亲务必带着筝丫头随珽之一起入京。”

    贺大夫人再次到酉阳贺府的时候,何氏和以筝都有点惊诧,以往这位大嫂一向看不上二房,偶尔也就礼节上过不去了才应付一下来看看老夫人,怎么今年就像爱上了酉阳老家,抛下府里一堆的事儿和京城夫人的款,一趟趟地跑回来呢?

    连贺老夫人都有点意外:“你这是…又出了何事?”

    这回的贺大夫人尤其热情:“娘,你这话说的,没事我就不能回老家来了。不过我这回来呀,还真有事,大喜事!是给大家报喜来了!”

    “哦?”贺老夫人挑了挑眉,这个家不出事能平稳地过日子就已经很好了,实在想不出来还能有什么喜事。

    “是二弟,老爷心里一直就记挂着二弟,这不,求了翰林院鲁大人,得了个翰林院编修的缺,调令下月就能下发。我一想到我们一家子都可以到京城团圆就高兴,所以耐不住就先跑来跟母亲和弟妹说啦。”

    贺老夫人这下是真的激动:“当真?那可真是太好了。珽之可知道了?”

    “老爷得到消息当晚就派人去松山给二弟去了一封信,叮嘱他具体事宜。”贺大夫人笑颜大开,不动声色中转向了一旁默默的以筝,暗暗打量。这丫头果然神色淡淡,对自己父亲的仕途并无半点关切,举止也并无寻常后院未出阁女子的羞怯,倒是落落大方,举止磊落,别有一番气派。比自己女儿以笙那是相去甚远,想来是刚好皇上喜欢以筝这类型的?

    “以筝今年也快十八了吧,怎么二弟和弟妹也不着急,就一直没说人家?”

    何氏笑着对王氏说:“大嫂说的是,是我这个做母亲的失职了。只是自家的女儿总是千好万好,这些年也有好几户人家来说媒,但总觉得配不上以筝,且二爷早些年就有言以筝的婚事必须要是她自己看的上才行,酉阳这个地方不像京城,能家世和人品都匹配的人家本就不多,一来二去竟是耽搁了。”

    “弟妹说的是,这下好了,等你们都到了京城了,到时候你们再好好替筝丫头挑一挑。”

    “这个不急,搬家不是小事,且京城大居不易,还不知道你二弟能不能在翰林院任职多久,到时得和你二弟再慢慢商量。”老夫人看了看王氏,总觉得她这次有点热心过头,甚是反常。

    入夜待众人散去后,大夫人又去了老夫人的院子。

    “娘,我有话想和你说。”

    贺老夫人遣了下人,连嬷嬷守在门口,屋里就剩两人。

    “娘,我这次来是老爷特意让我来请您一起回京城住的。就怕你到时候不肯随老二两口子一起进京。”

    “你们两口子有这个心意我很知足,但我年纪大了,且在酉阳这些年都习惯,不想折腾了。”

    “娘,那怎么能行?你一个人住这里我们肯定是放心不下的,况且你要是不去,筝丫头自小粘着你肯定也不想去了,你舍得让她陪着你在这酉阳耽误大好年华呀!况且她和老二父女间一直淡淡的,不趁她没嫁人这些年好好培养些父女情分,将来她嫁人了不得和贺家陌路了呀。”

    王氏的最后一句话似乎打动了老夫人,不过她看了看王氏:“你这么大老远跑来,是为了我?还是冲着以筝?”

    “我就知道瞒不过娘的慧眼,我呀,自然是为了您,也是为了筝丫头。”王氏笑语晏晏低声把皇上当时把贺璋之叫去问询以筝的情况都一一跟老夫人细说,“娘,您说这是什么意思?老爷和我琢磨了半天,皇上怕是对筝丫头有意,这才以把老二调到翰林院为借口,实则是为了让筝丫头去京城。可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他好像并未拿定主意。所以您更应该带着筝丫头去京城,这是难得的机会,我们得抓住。”

    “抓住机会?什么机会?”贺老夫人冷冷地看着王氏:“皇宫看着富贵,可那是人呆的地方吗?筝丫头自小就倔犟不是个服规矩的,要是真进去了怕是最后连活着都难。况且这还只是你们两口子私下揣测圣意,就这么急哄哄献媚地地把侄女推出去,那圣意变了呢?你们猜错了呢?稍有不慎传了出去你让筝丫头将来怎么做人?”

    王氏委屈地喊:“瞧娘您说的这是什么话,知道您自小偏疼筝丫头,但也不带这么偏的呀,这不是天大的好事那是什么?皇上正值盛年,后宫尚无子嗣,万一真是筝丫头得了皇上青眼,纳进宫里,以后的福气…那是多少人家盼都盼不来的呀!”

    “我就问你,要是筝丫头跟笙丫头一样是从你肚子里爬出来的,你可还会这么说?”

    王氏顿了下,心里想着那自然是不能,可这也不能明摆着说只好说道:“可现在皇上有意的也不是笙丫头,而是筝丫头呀。”

    “老大媳妇,你一直就看不上二房,这我知道,老二确实也自己不争气,你怕二房将来拖了你丈夫儿子的前程,这不怪你。如你无论二房有利还是有失,皆还是保持一贯的态度,我倒还能高看你一眼。可你今日这如蚊趋利的样子却让我很失望,想想我说的话,别失了王氏女儿该有的大家风范。”

    “你回去给老大也带句话,以筝去不去京城,愿不愿进宫都看她自己的意愿,旁人皆不得干涉。将来以筝的婚事也是得她自己点头应了才算数,这也是你二弟的意思。”

    王氏红了脸,次日就启程回了京城。贺老夫人把前因后果都跟以筝讲了一遍后,握起她的双手:“丫头,别怕。就算是皇上他也不能强夺,你要是不想去就不去,你爹这人无论在哪当官反正都是个吃不开的,所以当不当这个京官也意义不大。”

    以筝面上不露感动,却忍不住抱住贺老夫人,祖母虽不赞同也不理解她想要的生活方式,却再一次用她所能,尽力把她围在安全圈里保护了她。

    “谢谢祖母!”她自然是不愿意进什么宫门,可她更关注的是为什么千里之外的皇帝能知晓这么不起眼的她,这是一件细思极恐,让人害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