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仙官:我有一座长生福地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 因果循环

    “老爷,夫人!”

    “赵六他们来啦!”

    丫鬟兴冲冲的从宅门外小跑进内院。

    回春堂的伙计们俱已准备妥当,护院下人亦拖家带口赶来,准备今日蹭蹭赵六的喜气,顺便大吃一顿。

    宁夫人坐在房中梳妆打扮,珠光宝气,精致的面容透露着贵妇人气质,淡薄的朱唇抿一口胭脂花纸,不一会小嘴明亮鲜艳起来,显得娇嫩欲滴,楚楚动人。

    身旁的刘宝龙换上锦衣华服,右手戴着翡翠扳指,俨然一副地主老财的派头

    道一句:“小翠,快让大伙都去大门外迎客!我与夫人稍后就到。”

    回春堂宅门外。

    左右两边的石狮子此刻围满人群,胸带红绣球的新郎官从毛驴上一跃而下,他笑盈盈走向小花轿,从里面牵出一位头蒙红盖,身穿红衣,脚穿红绣鞋的新娘子。

    看身材如出水芙蓉,轻姿曼妙,亭亭玉立,颇有小家碧玉的风范。

    “可儿,来,慢点。”

    赵六温柔似水的用粗糙大手轻轻握住身旁美娇娘的修长玉手,一步步缓缓走向回春堂。

    “六哥,你好福气哇!”

    护院王五站在门口的一众人里大声吆喝起来:“老爷发话,回春堂歇息一日,让大伙都来捧场!今儿我特地带了俩亲妹妹过来赶场,狗子也带了三位亲姐姐,六哥你那位置够不!莫要到时发现人多太挤,连桌子都不够吃啦!”

    话毕,周围的人都跟着起哄打趣起来,纷纷说要吃垮赵六的婚席。

    “诸位尽管敞开吃,今儿都算我赵六的!”新郎官挥挥手,大方的对众人说道。

    少顷,刘宝龙和宁氏从堂内迎来,看着眼前新人如此登对般配,二人不免面露欣慰,眉眼含笑:“这日子过的可真快呀,转眼六儿都攒够钱娶妻成家了。”

    身旁的宁氏捂着樱桃小嘴道:“老爷,您看赵六那眼睛都快笑没了,今儿倒是他大展风光之时,且看吧,估计没一两年就能生个大胖小子下来。”

    说话间,赵六已经领着新娘走到近前,身后则跟着两家亲朋好友,上到爹娘姨婶,下至七大姑八大姨都来此请安行礼。

    新人成婚之日主动拜访恩人贵人的行为被称为“送喜念恩”,寓意喜气连枝,感念恩情,无论是贵人还是新人,今后必定福运延绵,幸福美满。

    “好好好!”刘宝龙摸摸胡须,满意的朝身旁宁氏点头,贵妇人心领神会的从袖中递出一份装着十两白银的封口红包。

    赵六接过红包,再次举家感恩叩首。

    咚咚铛铛!

    就在此时,宅门外传来锣鼓震天的巨响声,中间夹杂着鞭炮轰鸣,一时间吸引众多围观人等的侧目注视。

    几个护院丫鬟好奇跑出去看个清楚,其中一人惊呼道:“老爷夫人,好像是状元郎的巡游队伍朝咱这过来嘞!”

    丫鬟小翠也在惊呼:果真是状元郎,好俊哦!

    一个面容如馒头,鼻子烂蒜头的胖女眷露出花痴样子,嘴角连丝,眼冒崇拜星光:“若状元郎能够正眼瞧奴家一眼,我死也无憾……”

    有人闻言打趣道:“细妹,梦里什么都有!”

    众人得知状元郎亲临,一时间如炸开锅的沸水议论纷纷,甚至有好事者来给刘宝龙和宁氏道喜,说什么状元临门,必将延绵子孙后代无穷尽。

    刘宝龙面露古怪:今科状元郎怎的主动来他回春堂?

    他和宁氏面面相觑,顿感莫名其妙。

    难道是恰巧路过?

    不行,我得去看看!

    刘宝龙快步走到宅门外,一眼就瞧见坐在金鞍红鬃马上的英俊青年,他被人众星捧月,前后簇拥,正前方开道的六位差吏举着“回避”和“肃静”的高牌,不一会居然真在回春堂门口停下来。

    不是路过!

    刘宝龙暗暗大喜,心思转的飞快。

    他寻思这状元郎本就是永宁户籍,这永宁地界的人谁没来过回春堂治病?如何不知晓回春堂的大名?谁又不知他刘神医的名号?

    刘宝龙越想越觉得如此,一定是自己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曾救治过这位状元郎或是其家人?

    如今对方怕是来报恩!

    嘿嘿!

    一想到这里刘宝龙不知觉笑出声,激动的让夫人宁氏快些出来一起恭迎新科状元。

    下人们低着头恭敬站好,就连赵六和新娘子也都暂避一旁静候贵人临门。

    此间赵六心中窃喜,没想到今日竟与状元撞运,这真是喜上加喜,好事成双!

    赵六握住身旁娇人小手,贴在其耳边轻声道:“有状元郎的文气,今年我们一定能生出个大胖小子!”

    说话间门外出现一行差吏,居于正中间位置的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状元郎。

    “回春堂刘宝龙携贱内宁氏,给状元爷请安!”

    刘宝龙和宁氏站成一排,弯腰作揖,恭敬行礼。

    “放肆,我家老爷为王上钦点状元及第,连中三元,封内书房行走,国子监大学士,如今更是贵为永宁郡守,手握天子剑,尔等安敢不行跪拜叩首礼仪?莫不是心中藐视,图谋不轨!”

    一位带刀差吏大声呵斥,惊的四下哗啦啦全部跪倒在地,低头磕下不敢抬起。

    刘宝龙心中一惊,旋即连称“是是是”,扯着夫人宁氏的衣袖噗通一声跪地叩首。

    “你等真是无礼,淘气!”坐在金鞍红鬃马上的青年佯装生气,阴阳怪气道。

    他居高临下看向刘宝龙和宁氏,道:“好姑姑,好姑父,三年多不见,莫不是认不出亲侄儿的样子?”

    宁采君翻身下马,踏着步子走到二人面前。

    “侄儿宁采君,今日就站在你们面前,且看我几分像从前?”

    刘宝龙和宁氏闻言,狐疑的抬头看去,只见这状元郎眉清目秀,雄姿英发,正冷眼冷笑俯视他俩。

    “你……你……”

    刘宝龙瞳孔猛地放大,不敢相信眼前一幕,伸出手指颤颤巍巍,额头冷汗直冒

    宁氏看清来人的面容,又听出其声音,几息后反应过来,顿时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般难以开口说话,近而呼吸困难导致身子一软,瘫坐在地上。

    “三年前,我于此地受二位照顾,今次回来怎敢忘记?来人,将我这二位长辈请回郡兆府衙门!”

    “遵命!”

    言出即行,有八九带刀差吏将刘宝龙和宁氏团团围住。

    宁采君冷眼孤高的扫视四周,抬眼看向头顶那块挂着“回春堂”三个字的牌匾,对于这个地方,他此生此世都不敢忘记!

    哦!

    今日回春堂有人成婚?

    宁采君的目光被宅门内跪伏的一对新人吸引。

    不免想到若娇娘没死,今日新人怕是要再添上一对。

    往事如烟,随风而散,亦在心中烙印血痕。

    宁采君露出惨笑,箭步朝那对新人走去,他倒要看看这回春堂的新郎是何许人,竟敢与他撞运!

    走到近前,却发现新郎全身打哆嗦,似是受到什么惊吓。

    “新郎抬起头来!”

    宁采君一发话,赵六全身抖的更厉害,脑袋死死的定在地上不敢抬起。

    “本官命你抬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