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仙官:我有一座长生福地
繁体版

第十八章 青云复昔

    清晨。

    东方见明,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

    青云镇的百姓们睡到日上三杆才于朦胧中苏醒。

    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这或许是他们今生睡过最好最安稳的一觉。

    ……

    难得睡个好觉的刘三起床后愣神片刻,恍惚之间似乎是想起什么,露出久违的笑容。

    他起身在山神老爷的雕像前插满三炷香,双手合十,磕头跪拜,心中满是敬语。

    耳边忽然传来念念声响,刘三打开门,原来是邻家孩童搬着小板凳在摇头晃脑的念诵着童谣曲调。

    “痴本智者,呦呦鹿鸣。”

    “愚者默闻,水土安宁。”

    ……

    刘三走在路上,看见镇内的百姓个个眉开眼笑,他们围聚在一起心照不宣的谈论昨夜的美梦。

    “昨晚山神老爷显灵啦!”

    “我就说山神老爷不会抛下我们不闻不问!”

    这头在议论纷纷,那头有七八个男人正在给乞丐模样的李青云清洗身子,理理头发。

    家家户户亦送去吃食,对着向来被人厌恶的痴儿大改态度。

    一夜之间,所有人都热情大方起来。

    好似曾经淳朴善良的民风又回来了。

    “早哇刘三,晨醒时我顺手替你把铺子前的杂物整理一遍。”

    隔壁卖大饼的汉子笑呵呵的说道,他心中感到美滋滋,今早起来惊奇的发现三岁的儿子会背诗,条口清晰,头脑灵光,差点让他以为自己的孩子被人掉包了。

    类似的事情也在家家户户上演。

    众人心喜,奔走相告,敲锣打鼓。

    年长者领着几十青壮汉子挑着贡品,朝解阳山方向行去。

    所有人都知道,昨晚山神老爷托梦,告诉镇子里的人,那李青云是守镇人,护佑四方安宁,希望大伙能够对他良善一些。

    最重要的是,青云镇的文运之气回来了!

    这可真是天大的惊喜,虽说不会像仙龟在世时那般神奇,但至少以后青云镇诞下的婴儿不再痴傻愚笨,个个都有机会考取功名举人。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大人们有了盼头,戾气减少很多,心态渐渐平和起来,不再如往常一般动不动忧愁叹息,焦躁烦闷。

    刘三知道,这是山神老爷的功劳,没有山神老爷,镇子里不会有任何改变。

    他将张陵坐过的桌椅里里外外擦拭十多遍,蹭的光滑锃亮,有客人想坐这里吃份包子,刘三都将人请到别桌,此处座位以后只有山神老爷才能坐,将来就是刘家包子铺的传家宝,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嘿!这可是神仙坐过的桌椅,神仙也吃过我亲手做过的包子勒!

    往后的日子,刘三每天都会将清早第一次出笼的最新鲜的二十个大肉包子摆在桌上,到了打烊收摊时才带回家自己吃掉。

    他对山神老爷的敬意,甚是虔诚。

    一时间,镇子里的人都知道山神老爷吃过刘家的包子,其生意也愈加红火,在这十里八乡都远近闻名。

    不少人都慕名而来,想要吃吃这神仙也光顾过的包子,美曰其名:沾粘仙气!

    却说张陵为青云镇百姓托梦那天,正是金魃渡劫的百日期限的最后一天。

    事实上,那天夜晚,也是金魃最后一次护守青云镇。

    金魃本体丑陋,难以显出真身,恐吓到凡人,原本想着悄悄的来,再默默的走。

    虽说阳身还会继续遭罪,指不定哪天就被人打死,如流浪狗一般无人知晓的在某个犄角旮旯里长眠,而后魂归地府……这里的人也永远不会知晓其中隐秘。

    张陵觉得,金魃挺不容易,丑陋不是原罪,至少不应该这样。

    明明有颗善心,为何受伤的却是自己?

    这是什么道理呢?

    于是,张陵决定为其离别时送上一份香火功德。

    让镇内百姓都记得金魃的好。

    镇内孩童每日朗朗童谣,唱着曲调,百姓们自发的立上一块“幽冥第一护法神”的塑像。

    节日里除了为本地山神上供外,还会给金魃补一份大大的贡品。

    只是如此一来,原本属于张陵的香火功德就会被分走,得到的部分也会稀释不少。

    张陵的这份恩情,让来自深罗幽冥,说一不二的第一护法神牢牢记在心里,声称将来定会百倍报此恩情!

    金魃将那枚“幽冥第一护法神”的令牌赠予张陵,以后有了此令牌,幽冥地府都可畅行无阻,无人敢拦,若是遇到困难,需要驰援,大可去北阴酆都去寻他。

    “山水必有相逢,他日有缘再见。”

    道一声后会有期,却也不知何年再见。

    如此,二人互相拜别,一个往地下,重归幽冥,一个往山上,继续镇守人间。

    妥善处置青云镇的事情后,张陵除去每日坐在山君府邸中,遥巡四方,还会进入长生福地打理一番枣树和龙鱼。

    有件事不得不提。

    青莲周遭孕育的雷劫之力愈发浓厚。

    灵山上的雷鹏终日筋疲力尽,每每躺在地上休养生息,刚刚回过神来,便又会被青莲“榨干”。

    有时候,张陵会担忧起那些天生地养的雷鹏身体能否遭得住。

    直到有一天,他明显察觉到雷鹏们体型消瘦,不再如原先那般态若猛牛,瞳孔喷火。

    倒像是蔫了的茄子,萎靡不振。

    也罢,就从灵池中捞一条锦龙鲤犒劳下这些小家伙吧。

    张陵如是想到,挥挥衣袖,随即从灵池中挑起一条,其体态雄健,肉质肥美,约有八丈之长。

    整一口巨型大锅,做一顿锦龙鲤高汤,再从解阳山境内的河水中捞起上万尾清河鱼混合其中,洒上各种香料。

    几个时辰后出锅,浓汤奶白,芳香四溢,品尝一口,美味绝鲜。

    之所以加这么多的清河鱼,一来是怕这雷鹏吃不饱,二来能够最大化利用这条锦龙鲤!

    前世他看很多农户养猪时都这样,一锅大杂烩,只要其中有一样猪喜欢吃的东西,那这锅大杂烩都会被舔的一干二净。

    虽说不知道雷鹏是否也会这样,但眼前它们身形消瘦,容不得出现挑食这个问题,要是不吃,就让他们继续饿着肚子。

    反正这天生地养的灵物,死了比活着还难!

    灵山上的雷鹏闻见美味,一个个扑棱着翅膀咕咕咕的叫唤不停。

    几乎是在张陵将大锅放手的同时,这一整炖的鲜鱼高汤被席卷的丝毫不剩!

    嗯?

    这么快就没了!

    再定睛瞧看那些雷鹏,似乎才有三分饱!

    张陵见状,决定这次小小实验一番,探探这些小家伙的底。

    再抓上近万尾的清河鱼过来煮汤,但不添加龙鱼,想看看这群小家伙会不会吃。

    果然不出所料,雷鹏们眼皮子抬都没抬一下,扭着屁股远遁,好像这锅不是高汤,而是一坨那什么似的。

    “我心善,以后不再做这等欺骗雷鹏的事情。”

    张陵嘴上如此说,心里暗道自己过于黑心:这世间哪有让马奔跑又不给吃草的道理呢?

    都是神仙了,还这样格局小,这是不应该的。

    这要不得!

    张陵便又从灵池中捞起一条锦龙鲤,如法炮制,煮上大锅高汤。

    这一次,雷鹏们吃的五六分饱。

    三十六只小家伙又开始愉快的和青莲在一起玩耍起来。

    ……

    日子过的很快,一晃五百年过去。

    即便张陵每日精修苦练,可这修为境界也难以提升多少。

    好似有一股晦涩的无穷压力将前路焊丝,拼尽百年也才得以撬动丝毫。

    张陵心生明悟:这就是神仙们为何总喜欢闭关枯坐的缘由。

    摸鱼,只能慢性死亡。

    闭关苦修,最起码能够砥砺前行。

    思索之间,忽然心念一动,似是感应到什么。

    “善!”

    张陵笑容满面,欣喜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