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恋综开民宿
繁体版

第九十七章 一曲《渔舟唱晚》

    马叔跟在后头,看向他们的身影,眼里带着浓浓的感激。

    他独身多年,无儿无女,以前和晓峰爷俩日子虽然清贫,但不觉得苦。

    自从夏末阳出现在徽南秘境,也让他们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应该说,夏老板就是他们的贵人!

    他一个退伍老兵窝在山村,做梦都没想过有朝一日能上节目,做菜给那些只在电视上见过的大明星们吃,一起谈笑风生。

    三个人也不去在意跟拍的VJ,径自走进院子。

    先是把行李放下来,然后楚幼幼兴冲冲地拉着夏末阳开始向他介绍原本图纸上的那些规划。

    “这里你能看出是做什么的吗?”

    她指着一个棚子一副考考你的样子,俏皮可爱。

    “牛棚?羊圈?鸭舍?”

    楚幼幼摇了摇手指:“都不对,这里是鹅舍。”

    夏末阳开始抬杠:“怎么不对了?鸭舍跟鹅舍没区别吧?”

    “怎么没区别?大猩猩和人都是哺乳动物吧?你难道跟大猩猩是同类?”楚幼幼反驳。

    “哈哈!你厉害,你说得对。”

    夏·辩手·末阳一个回合就被KO了,只好举白旗。

    “你再猜猜看,这里是干嘛用的?”楚幼幼指着另一个棚子问道。

    “羊圈?”

    “哈哈,这个都可以啦,你想养羊或者养牛都行。”

    “好啊,你是故意拿我开刷是不是?我说咋这么好心领我熟悉环境呢……”

    夏末阳作势要抓住她,结果被她娇笑着跑开了。

    然后,几个人就拎着行李上了二楼,那里有四间卧室。

    夏末阳和何栀一间房,马叔和李艺风一间房,楚幼幼暂时一个人住在女生房,以后来了女性飞行嘉宾也会住进去,大通铺,挺有意思。

    还有最后一间房也是大通铺,给男性飞行嘉宾预留的。

    换了一身衣服,夏末阳和楚幼幼一起下楼,马叔已经开始忙活起来了,正在噼柴。

    “末阳,幼幼,中午咱们吃碗酸汤粉吧?”

    看他们俩下来,马叔笑着说道。

    夏末阳是真心尊重马叔,就要求他别叫夏总、夏老师,称呼随意些就好。

    “好,马叔你看着弄就行,我来帮你烧火吧!”

    夏末阳走过去帮忙抱起木柴,楚幼幼看到田畦里绿油油的小葱,就自告奋勇去拔几颗小葱。

    土灶其实很好烧,不过引燃需要技巧,但是难不倒夏末阳,怎么说小时候没少帮奶奶烧灶火。

    “滋啦啦!”

    锅烧热后,马叔把辣酱、蒜末倒进猪油里,那香味瞬间就飘满了屋子。

    “马叔,这辣酱好香啊,是你刚才自制的?”

    夏末阳一边添着柴火一边用力嗅了嗅,问道。

    “是吧?这是我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制作方法。”

    马叔咧嘴笑着道:“我看门口菜田里的杭椒长得喜人,就摘了一些,捣碎装了五六瓶,炒菜或者拌在饭里都很下饭。”

    “可惜我和幼幼要护嗓子,不能多吃,倒是何老师这个无辣不欢的湘南人有口福了。”

    正聊着,结果就听外面楚幼幼一声惊呼:“啊,夏末阳快来,好像有蛇……”

    夏末阳一听赶忙从灶堂里抽出一根还在燃烧的柴火棍就冲了出去。

    马叔因为要看锅没跟去。

    “咋了?蛇在哪里?”

    夏末阳看楚幼幼手里拿着一撮小葱,站在田埂上,看她不像被蛇咬的样子,松了口气。

    “刚刚就在那个番茄架子下面。”

    楚幼幼小心地带他走过去,指着挂满青的红的西红柿的架秧子旁。

    夏末阳用棍子拨弄了几下,然后就看到了蛇一样的东西钻在潮湿的泥土里。

    定睛一看,他有点哑然失笑:“楚大师你也会犯低级错误啊,这哪是蛇,明明就是黄鳝嘛!”

    “哼!”

    楚幼幼哪会自认眼拙,“说不定真的蛇已经跑了呢,这条黄鳝就是个替死鬼。”

    夏末阳对她的傲娇属性见怪不怪,笑着抓起黄鳝:

    “可能是才下过雨,这条黄鳝居然从湖边跑进菜田偷吃,先养起来,正好晚上加餐……”

    “你俩抓到蛇了吗?准备开饭咯!”马叔在屋里喊道。

    夏末阳提着那条足有2斤重的黄鳝,走进屋扬起来给他看:“马叔,晚上弄个响油鳝丝怎么样?”

    “嚯!好大的黄鳝,这下有口福了。”

    马叔笑眯眯地接过黄鳝,把它放在小水缸里,盖上竹篾编制的盖子。

    “好香啊!可以吃了吗?”

    楚幼幼像个小馋猫一样用力嗅了嗅,看到锅里的酸汤粉,忍着口水说道。

    “端到庭院里吃吧,赏湖景品美食,多么惬意的享受。”

    三个人正在嗦粉,白暖暖却突然带着几个老人登门来访。

    白暖暖可能是考虑到下午给他们当“导游”要出镜,换了身素雅简洁的衣服。

    身后跟着的几个老人手上都各自拿着笙、箫、陶笛、古筝等古典乐器。

    “夏老师,打扰了。”

    白暖暖笑着打招呼,然后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寨子里几位老前辈平时闲暇时间会弄些吹弹活计自娱自乐。

    这不,还有半个月陆庵最美乡村音乐大会就要在千佛湖上举办,听说你来了,老前辈坐不住了,想让你帮忙提点意见……”

    几个老人大多都50多岁,衣着朴素,有着老茶农特有的黝黑肤色,等白暖暖话音刚落,就纷纷笑着说道:

    “夏老师,我们都是野路子,知道你是中海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劳你多费心,帮俺们掌掌眼,提点意见。”

    “对、对,夏老师的音乐素养我们信得过!”

    夏末阳听他们一口一个夏老师的叫着,有点受不住,苦笑着摆手:

    “几位老前辈叫我小夏就好,我对古典乐器不太擅长,当时主修作曲和声乐,辅修的主乐器是钢琴、小提琴。

    这样吧,你们演奏一遍,我就托大一回,看看能不能给出一二建议。”

    “不急这一会儿,你们先吃完饭。”白暖暖笑着说道。

    胡晓光在监视器后面笑得很鸡贼,之所以有这一出,就是他窜唆白暖暖的。

    这个时间最恰当,不然等到后面有飞行嘉宾入住了,总不能让几个老茶农抢镜啊,不然那些明星背后的经纪公司该会对节目组有怨怼了。

    正好,他觉得何老师没来前,画面稍显平澹,有了这一出,观众的好奇心肯定能被吊起来。

    夏末阳风卷残云般消灭了酸汤粉,漱漱口,擦了嘴,就让马叔帮忙搬几条长凳过来。

    五个老人围成半圈分座好,分别摆好笙、洞箫、古筝、陶笛以及梆子。

    然后稍作酝酿,开始了演奏。

    [幼幼鹿鸣,食野之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笙,十三黄象凤之身。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乐器,古诗词里有无数有关笙的词句。

    不过他们合奏的主导乐器并不是笙,而是古筝。

    悠扬的器乐在蘑孤屋内回荡,夏末阳轻闭着眼睛,仔细听着。

    一曲奏罢。

    五个老前辈都满含期待地看着夏末阳。

    夏末阳缓缓睁开眼,顿了片刻才道:“曲子是《渔家晚歌》,这个是比较经典的,没问题。

    不过演奏的时候,你们节奏在中段时有一些散乱,尤其是笙有些喧宾夺主,加上陶笛G调乱入,意境被带乱了。”

    这首民族器乐曲子是这个世界[黄金时代]音乐大家黄紫蓝的经典,和他前世几乎同一时代创作出的《渔舟唱晚》有五六分相像。

    不过,在夏末阳听起来,还是《渔舟唱晚》的意境更高,升华到了对人生境界感悟的程度。

    爱好中文网

    几个老人听完他的话,又商议了一阵子,重新演奏了一遍。

    夏末阳越听越有些忍不住和记忆里的《渔舟唱晚》对比。

    而越对比,就越忍不住想直接建议他们换上《渔舟唱晚》演奏!

    想做就做,他轻声让楚幼幼进去帮他找张纸和笔来,然后就在餐桌上开始奋笔疾书。

    前世他虽然音乐素养一般般,但有个爱好民族器乐的死党,经常拉着他参加各种聚会。

    听多了看多了,都记住了。

    甚至为了写作这方面,他还特意向死党和各器乐高手请教。

    现在更是继承了原主作曲系功底,扒一首《渔舟唱晚》谱子还是比较轻松的。

    等几个老人演奏完,见夏末阳还在闷头写着什么,不由面面相觑。

    这次难道更糟糕?夏老师连说都懒得说了,改写评语回去自己悟?

    弹古筝的奶奶忍不住走过去,探头一看,直接如同石化了一般,瞪大眼睛看着夏末阳写的曲子。

    “老姐姐怎么了?”

    几个老人平时关系好,还以为她中风了呢,赶紧跑过去。

    结果,随意一瞄那张纸。

    “啊呀!这曲子、这曲子……”

    “和《渔舟晚歌》好像啊!”

    “不,只是有些相似,但明显格调意境要高一些!”

    就在几个老人轻声议论时,夏末阳也收了笔,长长出了口气。

    “几位前辈,这是我写的曲子,你们看看能不能演奏。

    在大学那会儿,老师也讲过《渔舟晚歌》。

    据说黄紫蓝前辈在湖上渔舟即兴写完这首曲子,然后不慎落水,曲谱被水浸泡佚失了一部分。

    我认为或许是流传下来的版本出了状况。

    今天听了几位前辈的演奏,在这千佛湖畔,来了灵感,也学学黄紫蓝前辈,即兴写了这首曲子,向前辈致敬。”

    老人们如捧至宝,弹古筝的王奶奶激动地问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渔舟唱晚》!”

    夏末阳微笑着说道,心里默默对着前世古筝大师魏子猷说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