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六十九章 使臣(四)

    阿鸾望着远去的的黑影,便打开那封信笺,心中的震惊和怀疑逐渐变成确认和犹豫,眼里的沉思愈加浓厚。

    蓁蓁看到如此的阿鸾,不免感到担忧,“殿下,您这是怎么了?那位使臣跟您说了什么话?”

    阿鸾将信放在案几上:“蓁蓁,这位摄政活佛已是瞧见了陛下龙体的状况,而且他有珍贵的雪莲作为药引清除陛下体内的余毒,只要我和亲,他们必然奉上雪莲,如此有了姻亲,那更是锦上添花。你知道我每每最放心不下的便是陛下的龙体,毕竟陛下的余毒深入骨髓就是神仙也难救!陛下的龙体安康关系着我朝的江山社稷,不说和亲,哪怕便是披挂上阵,也在所不惜!”

    蓁蓁听罢,不禁有些气愤道:“殿下,虽说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但属下认为这是那摄政活佛在算计我们,既然他已经知道陛下的病情,为何不直接在大殿上说出来,却悄悄夜访您,将事情压在您的身上?还说的那么好听!”

    阿鸾笑了笑:“蓁蓁,能看出来那位摄政活佛是铁定心思要我和亲,陈述其中的利害关系使我同意,想来这样他们在陛下面前提及此事,便会容易许多。若是能和亲,对他们雪域高原而言,只会有许多好处,传言他们那里乃是外化之地,以我中土文化来教化他们那里,自然而然是极好的。”

    冯蓁蓁不禁愣住,“殿下,您说的确实在理,他们可真是做了划算买卖!以您的性子,您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陛下龙体安康而必然去和亲。若您真去和亲了,只是陛下的病是好了,可您却是要远离故土,甚至终生都有可能留在那不毛之地……”

    阿鸾看了看逐渐脸色凝重的蓁蓁,只是故作轻松笑道,“蓁蓁,别太悲观,我都没这般悲观,就算是要和亲,那是为我朝而为之,不管遇到怎样的境地,也要拿出自家底气来!只是让我感慨这位活佛的厉害。”但她的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蓁蓁听罢,只见她坚定抱拳道:“我的长公主殿下,无论您到哪儿,我就跟您到哪儿,即便到那雪域不毛之地,我也跟定您了!一定不负我们之间的情谊!”一双美眸却是多了几分坚毅的英秀之气。

    阿鸾笑了笑,眼里的光愈加明动,握住冯蓁蓁那凝白紧握的手,“蓁蓁,有你这句话,足矣。”

    “蓁蓁,夜深了,你也让春词秋语回房休息吧!我也回去。”阿鸾温和笑言,在转过身的一瞬,眼里的思绪渐渐倾泻。

    蓁蓁听罢,只是望着阿鸾转过去的单薄背影,眼里的无奈直达深处,却无能为力道:“好。”

    阿鸾关好书房门,剪好烛火,接着又是望着那封书信深深凝思,直至拿出她与东方玄英那幅丹青静静凝望着。

    “阿英,如今啊,只要我和亲,天辰和陛下都会一切安稳如常,而我不光为了天辰和陛下,也是因为你不在了,我也不认就这样嫁给别人,倒不如这般和亲,可惜,要远离故土,自古这和亲便是十有九悲,人生已是留了遗憾,这和亲又有什么呢?你说呢?阿英……”阿鸾低语自喃道。

    翌日,皇帝与贡觉摄政活佛在宸极殿的偏殿中谈及到了皇帝的龙体,皇帝闻言,神色微变,心下骇然。

    “陛下,您龙体的状况在下都明白,只是苦于少一味极其珍贵的宝物入药,这样您的龙体便会一切安泰,您若有疑虑可找医者查看。此圣物正存放于孜布达拉宫中,而在下愿意进奉给您,但在下有一个小的条件。”

    皇帝闻言,眼里的猜测逐渐变得明朗起来,忙问道:“既是如此,朕十分感怀!只是这条件不知是何?”

    只见贡觉摄政活佛微微笑道:“在下希望陛下能将贵朝的长公主殿下嫁与我们雪域高原,以结两邦之好。”

    皇帝与朝中在场的诸位大臣皆是愣了片刻,皇帝很快不悦,神色微僵:“贡觉活佛您的条件很高,这件事情朕觉得完全可以不用和亲来解决,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远离故土。”

    只见那位贡觉摄政活佛却是微微一笑,“陛下,这雪莲对您龙体痊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雪莲何况又是我雪域高原上稀有之物,算得上是无价之宝,若以贵国的长公主作为条件,我看也是十分相当的。还望陛下深思熟虑。”

    皇帝和在场的诸位大臣,听闻此言不禁脸色都变了变,心中无不觉得这雪域高原的区区小国竟是如此强硬!

    皇帝沉吟片刻,与此同时整个大殿一时间鸦雀无声。

    “您的意思朕清楚,但这件事情必须要问一问长公主的想法,等有了结果朕自会相告。毕竟朕是不可能去强迫有功于朕的长公主。”只见皇帝神色强硬的回答,眼里的汹涌却是隐隐能看得出来,甚至皇帝的双拳在半露不露的龙袍下渐渐握紧。

    在场的众人都不禁觉得气氛瞬时间随着皇帝情绪的变化而感到沉重而凝固,大殿之上只有贡觉摄政活佛依旧气静神闲。最后不欢而散。

    阿鸾她此时正在皇后的凤仪宫与皇后和柳贵妃攀谈,却见皇帝一脸沉闷地进来,众人行礼迎了上去,皇帝脸色难看地将今日朝中之事说与众人听,边愤懑地说话边握紧了拳头。

    “和亲?还是让阿鸾妹妹去?这一旦成了,恐怕这辈子都难再见了,远离故国该是多么痛苦!”“是啊,雪域之国竟提出如此要求?妹妹一旦和亲,这不就如娘娘所说,岂不是这辈子都难以再见了!”皇后元氏和贵妃柳氏诧异道。

    皇帝叹道:“是啊,朕怎会不知?自古公主远嫁和亲十有九悲,在那远在千万里之外的不毛之地,会何等的被受煎熬?更何况阿鸾,可是朕亲封的长公主,更是朕的恩人,怎舍得让她去吃这个苦!”

    皇帝此时双眸暗沉,突然抬眸看向阿鸾,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目闪烁,含有诸多深意。阿鸾看到后却下意识地避开皇帝的眼神。

    屋内安静片刻,阿鸾却郑重:“不瞒陛下和二位娘娘,臣女昨日晚间突然接到那位摄政活佛的拜访,并且留下了这封信札,就是力图让臣女下嫁和亲,臣女知兹事体大,特意进宫向陛下与娘娘说明。”便将昨夜的具体情况向皇帝解释了一遍。

    说罢便将怀中的信札呈给皇帝,皇帝有些惊讶地眼神,便接过阿鸾呈上来的信札,急忙打开看,皇后和贵妃也是在一旁,有些惊讶。

    皇帝几乎是握紧了信札,只见他抬起眸的瞬间,露出了阵阵阴冷,“好啊,原来他们是惦记上我朝了!竟然以朕的龙体安康来威胁朕的长公主下嫁于他们!真是打了如意算盘!朕岂会将长公主嫁给他们?!朕给他们的赏赐已经极好了!还敢如此肖想!”

    皇后和贵妃以及阿鸾等在场之人,皆被皇帝言下的愤怒惊到,都紧忙劝慰皇帝。

    皇帝此时看向坐在一旁的阿鸾,眼里的温柔蔓延不住,看了大约片刻便坚定道:“阿鸾,你放心,朕绝对不会将你下嫁于那雪域高原!朕的身体朕自己也知道,目前不是还能控制得住吗?能挺一天算一天!朕不信就只能用他们的药引才能将朕体内的余毒彻底清除。”

    阿鸾眼眸微垂:“陛下,臣女感激陛下的心意!但您的龙体安康乃是关乎社稷安危,臣女只要能够为陛下龙体的痊愈,为我朝江山社稷的安稳,臣女甘愿和亲。”

    皇帝听闻此言,竟倏地从檀木交椅上站起身来,惊骇道:“什么?阿鸾,你,你怎么可以这么说?我是不会准许的!你也不要这么想!朕的命数自有天定。”说罢,皇帝便有些颓然的拂袖离开。

    “陛下!”阿鸾大声说道,“臣女多谢您的美意。”却又边思衬着便放缓语速。俨然,阿鸾心里有了决断。

    皇帝十分郁闷,晌午休息时也默不作声,只是一人闷在御书房内,身边的大监也不敢多言,只是默默站在一旁侍候皇帝。

    下午的殿内,只见一阵稳健却不沉重的脚步声传来,迎着众人的目光,走进来一位英秀大方的女子,只见她身着鹅黄长衫,里面是荼白齐腰襦裙,在一众男子中显得颇为明艳清致。

    “臣女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阿鸾只身一人恭恭敬敬地跪拜。

    皇帝与一众大臣们目光凝重,尤其皇帝喜怒不形于色,却是目光如炬,几乎想要看破下面端坐着的摄政活佛。

    而摄政活佛像是预料到一般,如古井般的双眸浅露笑意,旁边的两位副使更是笑意拂面,尤其是一向隐匿自己的丹嘉副使,此时却是眼里有着如同炽热的光一般明亮。

    “免礼!”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和疑惑道。

    “臣女谢陛下。”阿鸾始终恭敬垂眸。

    此时的朝廷又陷入了短暂的沉寂,阿鸾却是打破了这短暂的沉寂。

    “陛下,臣女今日有一事奏请陛下恩准。”

    皇帝严肃的眉眼渐渐紧皱起来问道:“你有何事?”

    阿鸾郑重道:“希望陛下能够恩准臣女,前去达旦明久颇章进行和亲。”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皇帝听闻此言,几乎是不可置信地凝神望向眼前的阿鸾,他一度怀疑自己听错了,便有些不可置信的再次发问道:

    “阿鸾,你,你说什么?你说希望朕恩准你去和亲?”皇帝忐忑的心里到底绷不住了。

    阿鸾此时却是平静的答道:“是的,陛下,这正是臣女所祈求的。”

    满朝文武的大臣中萧家人都不由得皱紧眉头,眼神死死地盯住自家的女儿阿鸾,他们都忍不住想要上前一步质问自家的女儿,这是想干什么?!

    皇帝此时不由得不相信眼前女子所说的话,眼神里却是满满的不可置信,并极为震惊,为什么?自己极力想留住,她却偏偏逆行为之。

    “阿鸾?这是你的请求?你怎么会提出这样的请求?朕,朕是绝对不会允许的!和亲并非儿戏,此事朕要从长计议!”皇帝斩钉截铁的拒绝道。

    阿鸾叹了口气,“陛下,此次臣女非去不可,还望陛下应允!为了陛下,为了天辰,臣女甘愿和亲!”

    此时,静坐在下方的摄政活佛停止了手中一直在静静捻动的佛珠,默念一声圣号,起身合掌道:“陛下,在下可否插一句?”

    皇帝隐藏在龙袍下的手不禁握紧,忍住心中的惊涛骇浪,只是神色淡然,又藏着几分淡淡的冷意道:“摄政活佛请说。”

    只见那位贡觉摄政活佛,淡淡一笑:“尊敬的陛下,既是长公主殿下也有此意,陛下,何不应下长公主的请求?若是长公主能下嫁于我雪域高原,那便是我雪域高原的福气,于贵朝而言也是十分有益,可永结为好,并共同抗击北面燕凉!”此言说完便有使者连连附和。

    皇帝听闻此言,不禁愤懑不已,但又碍于朝堂众人面前,便不好表现自己的怒气,只能冷清地笑了笑。

    “摄政活佛,如您这般聪慧之人,必是瞧出朕龙体的状况,可这和亲之事您等之前怎么不提?偏生知晓长公主后便提出和亲之事,还于昨夜找长公主言及此事,不知尔等是何意?”皇帝悠悠说出质疑的话。

    听闻此处朝中便有一些大臣早已按耐不住,严厉道:“陛下!依臣愚见,摄政活佛等人就是不满足于陛下给予的赏赐,想要贪图长公主殿下!如今一面利用陛下龙体之事说与您听,另一面又极力说服和引诱长公主殿下和亲,这么做无非便是图谋更多的好处!这样一来,双方联姻,于他们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只见那位摄政活佛恭敬道:“尊敬的陛下,在下极为认同长公主的明智之举。之前在下确实看出陛下龙体抱恙,但双方初次交好,总不能开头便提出陛下身体有恙之事,否则又是失礼、又会不吉利。至于长公主殿下,在下是临时起意,如长公主殿下这般天人之姿,还是待嫁之人,若是能够促进双方之好,岂不是锦上添花?不仅我方有利,于陛下而言,难道就不会获益?毕竟我愿将珍宝献给陛下!”

    “虽然陛下正值盛年,余毒可却容易深入骨髓危及性命,我这里便有极好的药,乃是极峰之巅的雪莲,有清除百毒的功效,可谓是千金难求!如今正安放于我邦的孜布达拉宫中。毕竟此物珍贵,在我雪域之上也是极为难求,故而请陛下见谅,在下只能以尊贵的长公主作为条件将此药进奉给陛下,希望陛下能够珍视自己的龙体,珍视双邦之交,何况北面还有虎视眈眈的燕凉?通过姻亲相交,增进两方情谊,共抗野心勃勃的燕凉,这是再好不过了!”

    朝臣们有出言反驳,对于这位摄政活佛的一番言辞表示不认可,觉得他是在威逼利诱,甚至有些脾气暴躁的大臣开始横眉立目,而皇帝却淡漠地不作声。朝堂的气氛突然间紧张一片。

    此时的阿鸾却趁着双方停息片刻,便立马跪拜道:“陛下!诸位大人!请听我一言!兹事体大,诸位不要争论了,不好伤了和气,毕竟还有燕凉国在虎视眈眈,我觉得此事从长计议为好,希望贵使也不要操之过急。”

    摄政活佛坦然笑道:“当然,既是您同意和亲,我们不会急于一时的。”

    皇帝和众臣都是带着薄怒,在皇帝的同意下,文武百官与皇帝开始私下商议关于太平长公主是否下嫁雪域之事。

    而雪域的使团以摄政活佛为首,却是一片安然悠哉的模样,两位副使见此情形,便也安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