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五十六章 幸事

    众人看到自己姑娘回来了,纷纷行礼,“姑娘回来了!”

    阿鸾笑道:“对,我回来了,师妹可有好些?”阿鸾边说边坐下来关切问道。

    只见云之初急急忙忙的想要朝自己的师姐行礼,却被阿鸾一把扶住并拉她坐下,云之初有些虚弱的笑道:

    “多谢师姐,每次在我最难的时候都是师姐帮我,师妹实在是无以为报。师妹根本就不想成为别人手中获取权益的棋子,更不想嫁给英王做妾!”云之初边说边有些激动的拉住自己师姐的手一口气呵道。

    在场的人听了无一不是感到苦涩,虽然云之初父亲是寒门出身的子弟,如今一朝当官其女云之初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命运还如此坎坷,何况她们这等做奴婢的更是风雨飘摇!主子若是仁慈并且过得顺遂,那奴才也跟着有福气,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阿鸾感到心下十分酸楚,若是云之初只是简简单单的商户女儿,便也能够顺遂安稳,偏偏摊上一个只知道唯利是图的当官父亲。

    “师妹,师姐自是明白你的想法,只是这世道自来对女子十分约束,虽说我是郡主,可终究师姐也是女儿,终究也是护你不了长远,还得要另寻他法。”阿鸾叹了口气。兴许自己还能得个安稳,可终归云之初只是自己的师妹,自己又决定不了她日后的安排。

    阿鸾仔细的想了想,觉得云之初不能回到云府了,如果回到云府自然是不会好过的,而且以她继母那般恶毒,自然而然是会想其他办法将云之初再次推到别的火坑。

    云之初痛定思痛,沉思了一会儿,便又十分愤恨的说道,“师姐,如今师妹也是该为自己的日子划算了,之前我只是想进京城回到云府来收集当年这对夫妇二人迫害我母亲的证据,物证虽已找到,但人证因为被许氏及其背后娘家所处理,想要找到当年的人证,着实不易。”

    “偏偏我那个唯利是图的父亲觉得家中女儿都已长大,尤其是我作为未出阁中最年长的女儿,一心思想要将我嫁入高门做妾,所以在前些日子说是英王妃娘娘想要再选几位美人入宫,我那父亲听说了以后,便是通过许氏娘家那位在工部供职的许大人与王昭仪相联系,强行逼迫我进宫侍奉英王做妾,我抵死不从故而将我设计控制起来送进宫中。”

    “师姐,如今师妹说了这么些,师妹觉得不能再回到原来的云府,就算英王不接纳我,他们也迟早要将我推向另一处狼窝,所以与其这般的话,还不如化被动为主动,寻一户稳妥的人家嫁过去,好断了他们的念想!我的嫁妆悉数尽在江南,在云府的有些私产是我母亲生前陪嫁过去的,我在婚嫁时有权利将其收回,因为那上面写的主人都是我母亲的名字,自然也由我来继承,等日后将人证在找出来,我便可以一举将许氏揭发出来!”

    阿鸾听闻又思考一番,“既然师妹谋划的十分清楚,师姐的心里便也能够放下许多,只是这许婚的人家不知该许哪家为好。”

    一旁的春词和秋语对眼前这位云之初小姐心中颇有好感,听闻一番话,心中也不免的十分气愤,但也为这位官家小姐的几分聪慧而暗赞。

    此时,一向聪慧沉稳的秋语上前恭敬的行礼道,“二位姑娘,奴婢有一番想法,不知会不会给二位姑娘有所帮助,不知道为姑娘可愿意听听奴婢的想法?”

    阿鸾笑道:“秋语,咱们一向关系甚好,不必这般拘束,这里也没有外人,你想说便说罢!”

    秋语浅笑着点头:“我的好姑娘,您可还记得咱家三房老爷家的五哥吗?奴婢记得五哥是个年轻聪慧、人品端庄的好公子,而且如今年已十七还尚未娶妻,数月前三房老爷还从老家来信,希望大老爷和二老爷能够在京城找一位身家清白,品貌端正的姑娘许给五哥呢!”

    阿鸾笑道:“行呀,秋语!你的记性可比你家姑娘我的要好多了!你们这两个丫头,一个鬼灵精怪会讨人欢心,一个沉着稳重记性好,在我身边可真是让我感到欣慰!是啊,老家还有五哥尚未娶妻,这个我是有些印象的,若不提我都忘了!”

    阿鸾双眼眨眨,便觉得十分好,“师妹,我家三叔所出的儿子是我五哥,比我年长两岁,今年十七岁,一直以来便跟随我的三叔学习经商之道,但从小也是饱读诗书,不仅相貌俊朗,人品也是持重的,身下只有一位明媚可爱却很听话的妹妹,向来是不讨人嫌的。”

    “上面的父母双亲也是慈祥的长辈,而且我三叔是有军功在身,被先帝封为冠军伯,因身负残疾得以在老家休养,如今也是一直从商,而且我那位三婶婶是西南锦官首富的掌上明珠,兰心蕙质、温柔贤淑,我觉得你是最适合当他们儿媳妇的人了!”

    阿鸾越说越觉得看着眼前花容月貌的师妹和自己记忆中那俊朗端正的五哥是郎才女貌!越说越是欢喜,旁边的丫头听了也是浅笑着。

    云之初有些不可思议,“师姐,师妹知道您是为了我好,可是我毕竟出身寒门子弟的官宦人家,而师姐您和您的五哥都是世家大族,虽然贵公子是经商之人,但日后想来也必定会承袭伯爵之位,人家能看得上我?”

    阿鸾笑道:“谁说会看不上师妹,并非是师姐浮夸,好歹你也是官宦人家的正经女儿,就师妹你这种样貌也是标致的,更不论说你是药师谷的弟子才学丰富,而你又自小教养良好,不同于你那其他姐妹一般心思不正,我那五哥是个宽厚温和之人,你俩若是得以见上一面,若是真的成了天作之合,岂不美哉?”

    在场的人听了无一不是十分欢心,并十分雀跃附和道。

    云之初见此,心中是十分宽慰的,故而转身下跪,恭敬的行礼道:“师姐对师妹的恩情,师妹此生无以为报!唯愿师姐能够事事顺遂!”

    阿鸾紧忙和身边的两个丫头一起将地上的人扶好,又是一面说她这般见外。众人在晚上说笑了一番后,便洗漱睡下了,暂时将云之初安置于自己身边。

    第二日清晨阳光一早便晃了进来,阿鸾。早早的起来并梳好妆去往王妃李氏那里,并领着身边的丫头以及主要人物云之初。

    此时王妃也是刚刚梳洗打扮好并用过了早膳,正要悠悠的接受英王身边孺人们见礼,便远远的看到阿鸾领着几个女子往这里走来。

    李氏便不由的浅笑着,低声吩咐身边的丫头专门上好茶给阿鸾,两位孺人依照规矩须站一会儿,方才能由王妃赐座,面上虽说是笑意盈盈,可心里却是不满,同时有个别的有几分小动作,李氏看在眼中却不以为意,到时候便会给一个下马威。

    阿鸾笑道:“臣女拜见王妃娘娘,请娘娘见谅,臣女一早起来便来讨扰您,只是因为有要事相商,故而才扰了您的清静。”

    李氏端庄的笑言:“郡主妹妹快起来,你我姐妹不必如此多礼!你说的事我都明白,殿下已经派人一早给我送来谕令让我转告你并晓谕他人,妹妹先且坐下,我让人给你上了好茶,你且尝尝!那位姑娘也先坐下吧!”

    阿鸾笑了笑,“如此,便多谢娘娘的美意了!”云之初在身后也跟着恭恭敬敬的谢恩便坐下了。

    王妃李氏见外面的两位孺人都在庭院里站着,并不打算让她们此时进来,只是悠悠地喝了口茶,继续与身旁的郡主和云家姑娘笑问。

    李氏与阿鸾说笑了几句,便转头看向一旁三减其口却端端正正的云之初。

    “郡主妹妹,你旁边这位本宫若是没记错的话,便是曾经看过一眼的云家二姑娘吧?”英王妃开口浅笑的问着。

    阿鸾笑了笑,看看云之初,只见云之初站起身来,又是恭恭敬敬的行礼道:“回娘娘的话,臣女正是云家二女儿。”

    李氏便笑道,“难怪郡主妹妹这般疼惜你,不惜昨天晚上亲自来求我,原来云姑娘生的这般花容月貌,端庄有礼。”

    只见云之初仍然是恭敬道,“娘娘过誉了,臣女何德何能能得娘娘和郡主殿下的照顾,乃是臣女三生有幸。”

    李氏听了,禁不住有几分受用,却也对眼前的云之初印象愈发的好了,心下不禁婉转,难怪阿鸾能来这般求她,除去二人之间的师姐妹关系,这女子确实是很不错的,没想到德行有亏的云家竟能有这般好教养的女儿。

    阿鸾见李氏对眼前自家师妹的眼神愈发的有几分喜爱,便也轻松许多。

    “没想到云姑娘如此知礼数,本宫倒是心生欢喜,你们云家有你这样好教养的姑娘也实在是难得,别站着说话了,坐下吧!”李氏面带几分笑容的说道。

    云之初恭敬的应下后便落座,此时也说了好一会儿话,李氏觉得也差不多了,便有些懒散的说道:

    “让二位妹妹都进来吧!也站了好一会儿。”

    下人应下之后,便将站在院中的两位如花似玉的美人传进屋内。

    两位美人都是娇滴滴的,尤其其中一位入宫颇有些时日的美人,不禁在心下有些抱怨,面上也有些不悦,实在是受不了这隔三差五的来王妃这里站规矩,就觉得上面的王妃就是在端着臭架子,明明不受宠,要不是娘家高贵,否则殿下能尊重她吗?

    两位美人心中想法各异,却也是不得不按照规矩,神色恭敬地朝坐在首位的王妃娘娘行礼,“妾身拜见王妃娘娘,郡主殿下!”

    李氏眼神很尖,一眼便看到站在院里的两个美人神色各异,心中不由的冷笑着,心里不禁想到这小户人家的女儿就是缺乏教养,这点苦头都吃不了,还想怎样?只是面上还是柔和的笑着:

    “二位妹妹都是娇滴滴的美人,瞧本宫这记性怪差的,光顾着谈笑风生了,反倒将两位妹妹晾在外头,两位妹妹不会因此记恨姐姐吧?”见李氏故意开口笑,眉眼间却是隐隐的不屑。

    两位美人也是十分聪慧的,“妾身怎敢怨恨娘娘?娘娘让妾身站多久,妾身也是要依礼遵循。”见其中一位美人娇笑道,神色间却多了几分讨好。

    另一位美人相对,胆子稍稍大了点儿,看了看旁边的阿鸾和云之初,眼神里多了几分嫉妒,有些又酸又涩的说道:

    “瞧娘娘说的,臣妾哪敢呀?只是这夏季虽说烈日高照,可毕竟早上也是有几分凉意,妾身等站在院落听娘娘训话也是应该的,这样才能显出尊卑有别么!”只见这美人眼神里多了几分嘲讽,心下不禁暗自冷笑道,谁不知道这王妃不受宠便也有些见不得别人得宠,这不摆起架子来训斥她们吗?还把话说的那么好听。

    李氏听闻此话果然脸色有几分懊恼,却也是端着一副大家出身的风范,“小胡孺人此言差矣,毕竟这祖宗礼法在这里摆着呢,自古便是尊卑有别,本宫也不好违背,妹妹你说呢?”

    此话一出,那位有几分尖牙利齿的美人一时间神色不太好看,只是不再作声。

    李氏有几分得意的,扬了扬眉便命人为这二位美人赐座。

    “郡主妹妹你可能不太熟悉殿下的孺人,姐姐来为你介绍一下,刚才这位说话的便是小胡孺人,入宫有些时日了,还有一位她的姐姐,如今因为怀有身孕,本宫便免去了她的礼数了,还有一位是你的四妹妹,我就不必多说了。而坐在小胡孺人旁边的这位美人便是昨夜新侍候殿下的邢孺人。”

    阿鸾笑了笑:“多谢娘娘介绍,二位孺人,本郡主有礼了。”旁边的云之初起身恭敬的朝两位美人行礼。

    只见这小胡孺人见到眼前向自己问好的两个美人,真是一个赛一个的美貌,而自己却一向自负自己的美貌与妩媚,与自家的大姐一般时常承宠于英王,而看到如今这两个一个赛过一个比自己还要貌美的美人,便心里十分不爽,郡主是不敢惹的,但向自己行礼的这个美人一听闻是侍寝不成的云家二姑娘,故而轻慢。

    “郡主殿下客气了,这位云姑娘当真生的清丽貌美,怎么却不得殿下的欢心呢?据说中途被殿下踹了下来,具体是怎样的也不清楚,不如由云姑娘说于我们听听吧!”只见这位美人,却是毫不客气的嘲笑着云之初。

    云之初因为此人是英王孺人,再怎么着自己不能此人相比,故而只能恭恭敬敬的回答。

    “孺人说笑了,邢孺人和您生的都是比臣女貌美,自然殿下更喜欢二位夫人而并非臣女,故而不就改人为殿下侍寝了吗?”云之初一时间进退两难,不知该怎么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那美人听了,却是用手绢掩口笑道:“哎哟,云姑娘的嘴当真是甜呢,这一下子便把我们二人都夸了,只是云姑娘你的身子也被殿下碰了吧!这以后怕是只能留在宫中做个服侍殿下的姬妾,也不能许配给他人了吧?”

    在场的人听到此话无一不是脸色有几分难看,此时李氏和阿鸾都是脸色阴沉,阿鸾冷笑道:“小胡孺人!说话都是要讲究事实的,我看你这是得宠久了,恐怕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吧?谁说我师妹她失了清白?谁说不能许给别人做娘子了?你可有听说云姑娘留有落红?分明是昨夜本郡主将自家师妹领出来,而殿下也是亲口允许了并后来改召邢孺人侍寝,看来你是在怀疑殿下的决定了!”

    李氏此时也冷笑一声,并紧忙将险些忘记的事情说了出来,“小胡氏!你口出狂言,你知道些什么?殿下的事岂容你置喙?你算什么东西?另外本宫也要在此宣布殿下的谕令。”

    只见那小胡孺人有几分讪讪却隐隐不满地低下了头。

    “殿下有言:因礼部郎中云家之女云氏之初乃是为家人所迫而入宫,昨夜郡主及时说出实情,才得以知晓原委,因此云氏之初,乃是清白之身,择日出宫,允许婚配自由!另择云家于今日午时,将许氏所出之女云氏之晴送进宫中,以表恩宠!”

    阿鸾笑了笑,云之初也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意,二人协同身边的丫头,恭恭敬敬地向王妃谢礼。

    李氏欣然的将眼前的阿鸾扶起,“妹妹,如今你和你的师妹也算是得偿所愿了,终究是天道好轮回!本宫希望云姑娘能获得一份良缘!”

    阿鸾拉着云之初的手,再次拜谢王妃,“娘娘,请替我向殿下转达谢意,他的情意我心领了。”

    李氏浅然笑道:“妹妹,你的话我一定带到,殿下心里始终都记挂着你,希望你终有一日能够放下心中的隔阂,虽然我是他的王妃,但终究也是爱屋及乌,希望殿下一切能够好,自然也希望妹妹也能够好。”

    阿鸾笑了笑,便拉着云之初,与王妃李氏等众人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