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五十章 惊巧

    大约过了半柱香不到,英王见阿鸾不言语,只是闭目养神,心下不由得有些寂寞难耐,有些心烦意乱的让给他捶背的宫女和在一旁身边伺候的宫女以及太监们都下去了。

    英王有些无奈道:“鸾儿,你怎么不理我?”并扭头看了看阿鸾。

    阿鸾笑了笑:“怎么了,我在闭目养神呢!”

    英王笑了:“鸾儿,你过来一些,我想跟你说说话。”

    阿鸾无奈道:“好吧,我也不想闲着,我帮你松松肩吧,我少时学过按摩揉捏之术,如今帮你解解乏!”

    英王双眸笑意浓郁,“如此甚好!便麻烦娘子帮为夫松松肩!”

    阿鸾瞪了眼,鼓着两腮,十足得如同河豚一般,“谁是你娘子?!”

    说罢,便双手按捏起英王的双肩,嘴里还鼓捣着刚刚塞进嘴里的葡萄。

    英王笑容璀璨,眼里嘴角噙满笑意,在烛火摇曳下的一片氤氲中,显得妖娆而迷人。

    阿鸾刚柔并济地按捏着英王宽厚而不失精致的肩,几缕碎发也随着按捏的动作而飘动着,精致的眉眼一片认真。

    英王舒服地享受着,心里一片暖意,温和地说:“鸾儿,我看你这么愿意吃葡萄,我再喂你一些吧!”

    阿鸾也不矫情,笑笑:“好啊!我还没吃够呢,啊!”阿鸾说完就张开嘴。

    英王笑道:“真是个馋猫!”边说着边将一边的葡萄一粒一粒喂在阿鸾的口中。

    阿鸾一口气吃进去两粒葡萄,鼓溜溜的小脸让英王转头看到后笑意连连。

    二人此时难得的舒心,但过了一会阿鸾停了下来,觉得望仙池着实有些潮热,而自己又穿了长衫,不想在英王面前脱下来,生怕勾了他的欲望,故而说道:

    “阿英,我觉得在这里待时间久了,有些又潮又热,你让我出去凉快凉快,你若不放心,让人跟着我也可以。”

    英王笑着点点头,“行,既然鸾儿感觉这里又潮又热,便出去凉快些也好,让你身边的两个丫头跟着你就可以了,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我相信你。”

    阿鸾笑了笑,“那好,阿英,你先在这里吧,我就出门转一圈就回来了。”

    英王亲昵地亲了阿鸾的脸颊便放出去,阿鸾笑着瞪了他一眼便提着裙角出去了。

    此时萧孺人听宫人们谈论说英王今夜携着自家二姐姐前往望仙池沐浴,心中便妒意难耐,决定趁初夏较为炎热之时,自己则换了一身妃色袒领襦裙,在烛火下曼妙的身姿若隐若现,此时又露出半面春光,加上她画了酒晕妆,梳妆蓬松的云髻,显得更加妩媚妖娆。

    萧孺人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在烛火摇曳下显得那般艳美,便忍不住神情得意的咯咯的笑了起来,便很快的收起神色高傲道:“本夫人今夜微感炎热,我出去走走,就带一人即可,你们其余的便在宫中守好。”说完便朝身边的心腹丫头示意。

    那丫头心领神会便和自家的主子一起抄了一段远道,终于绕到了望仙池。

    此时的池里沐浴的只有英王一人,宫人们都在正口处守着,萧孺人本来心中还有些踌躇该怎么接近英王,可巧却看到自家的二姐姐阿鸾跟门口的宫女们和太监们说一声自己去外头凉快凉快过一会儿才能回来,心下便多了几分欢喜。

    接着池中又传来英王有些慵懒却洪亮的声音:“来人!上美酒来!”

    萧孺人心下大喜,自家的二姐姐出去了,想必池中定有殿下一人而已,毕竟殿下就是这样的性子,如今殿下又要让人上美酒来,自己何不趁此机会悄悄进身于英王?

    接着萧孺人便携自己的丫头出来了,迈进殿口,宫人想要行礼,但都被悄声制止住了,表示不要打扰殿下的兴致。

    只是让丫头给了宫人们一些碎钱,压低声音道“诸位,我家夫人想念殿下过来看一看,这是我家夫人赏给你们的,知道你们伺候殿下辛苦了,刚才听闻殿下说让你们上美酒,这事情便交给我家夫人和我即可,把这美酒留下来,你们便在门口好好休息休息吧!”

    这些宫女太监们一看主子发现了一些散钱赏给他们,心里也都是乐开了花,知道眼前这位夫人是变相想要取宠于英王,心里虽说十分清楚,却面上还是恭恭敬敬,毕竟有了赏钱,他们也不亏。于是他们千恩万谢守在门口,将药端进去的美酒放在给他们赏钱的丫头手里。

    看见守在这里的太监宫女们都悄声鱼贯而出,退到门口处守着,萧孺人一转身便悄悄的将自己衣带又松了松,顷刻间春光浮动。

    身边的丫头在自家夫人的示意下,将夫人递给的春药快速地不着痕迹倒在酒水里,用簪子轻轻搅了几下,那药在酒里便消散的无影无踪。

    萧孺人眼神里露出的笑意,让自家丫头将美酒端上,自己则随后而至,站在屏风后面悄悄的看着池中的情况。

    那个丫头得到夫人的准许,便将美酒端进屏风内的池水旁,一副恭敬谦逊的模样,低着头跪在一旁轻声道:“殿下,您要的美酒到了,奴婢给您端了上来。”

    英王此时并未察觉出有什么异常,只是头也不抬眼也不睁的慵懒道:“好,倒上一杯便退下吧!”

    那丫头神色暗中一喜,便说道:“是,殿下。”

    只见那丫头斟满一杯酒之后放好了,便恭恭敬敬的低着头出去了。

    退到屏风后面,便抬头向自家夫人点点头,表示完成了一切,就等着英王喝下那杯酒。萧孺人心中大喜,不由得神色得意地笑了笑,便示意丫头等着,自己也在屏风后面看着英王喝下那杯酒。

    英王在那丫头退出去以后,便睁开眼将那杯酒直接一口气灌入腹中,只觉得这酒香气醇厚,令他感到有几分沉醉和痴迷。

    英王便接着又到了几杯,连续喝下几杯入腹中后,便觉得自己一时间几乎飘飘欲仙,有几分醉意,身上也渐渐觉得有几分热意。

    随着春药加在酒中的作用在体内渐渐的开始发酵,英王喝完酒一会儿后,便觉得有些醉意朦胧,体内的热感不断上涌,同时似是又有心火夹杂其中。

    萧孺人看着英王神色不断朦胧,同时脸上的酡红也愈加深了几分,加上这烛光里水雾氤氲,愈加显得英王风姿妖娆,英王时而低头时而抬头,一片池水不断随着他的动作而荡漾,几乎将萧孺人看得心火燃烧。

    此时萧孺人便挪动自己的莲步款款地向池水中的英王走来,在水雾氤氲中,烛光摇曳下,美人身姿婀娜,飘然欲仙,英王神色朦胧间以为是宫女进来,慵懒的说道:

    “进来帮本王松松肩!”英王只觉得体内有股热气直冲脑门,浑身又有些酥麻。

    那美人听了英王的话,便走到英王的身后,用自己的纤纤玉手搭在英王的双肩上,先是温柔的抚摸一番,便开始柔柔的按了起来。

    这一下倒不要紧,英王便感到自己逐渐火热的身体犹如碰到清水一般滋润解火,心中的火气一下子感到舒服了很多,整个人的身体不自觉的震动了一下,将在后面为自己按摩的美人直接一把拖入水中抱在怀里。

    只听到美人低低地叫了一声,用娇气的声音低声呼唤着:“殿下,殿下!”

    英王听了心火更加难耐,整个人将眼前的美人紧紧地抱入怀中,两个人紧紧靠在一起,同时两个人的面庞也近在咫尺。

    只见怀中的美人,云鬓松散,媚眼如丝,水中衣服被浸湿后显得越来越春光浮动,简直是撩人心弦。

    英王神色朦胧,看着眼前的美人,却晃成了两三个人影,根本看不懂眼前到底是谁?但却觉得自己身上的火气越来越旺,只有眼前的美人才觉得能够让他清凉许多。

    接着英王最终控制不住自己的心火,直接与怀中的美人欢愉起来。

    阿鸾在有些炎热的初夏夜里散着步,不知走了多远,却听到了阵阵悠扬或铿锵的琵琶声,起先悠扬中含有蓄势待发的音调,后来逐渐转成激昂,节奏愈加轻快,其间犹如珠玉不断敲落之声起伏,后来渐渐绵长,深有夕阳残血战鼓落、沙尘飘渺人马衰的悲壮之感。

    阿鸾驻足听罢,寻音而去,却见一乐坊司的宫女在聚精会神地拨动琵琶弦,神色也随之起落,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眸如同夜里的星辰那般闪烁。

    阿鸾忍不住拍手叫好:“真是难得的好曲!令我忍不住驻足,听完姑娘的曲子深有一种战场上才有的悲壮豪迈之感!夕阳残血战鼓落、沙尘飘渺人马衰,正应姑娘的曲子!”

    只见那名双眸璀璨、容貌英秀的宫女收好琵琶并站起身来,看到眼前称赞自己的姑娘一身素雅,但却不是宫女制服,便猜测眼前的这名女子可能是某位贵人,恭敬中却不失落落大方。

    “奴婢拜见姑娘,不知姑娘是哪位贵人,奴婢乃是乐坊司宫女妙音。”

    阿鸾笑道:“原来姑娘是乐坊中的人,妙音姑娘,我乃永懿郡主。”

    只见这姑娘一听眼前是郡主,便紧忙下跪,恭敬的磕头行礼,“奴婢乃是一介宫人,不知眼前乃是郡主殿下,还望郡主殿下宽恕奴婢失敬之罪!”

    阿鸾笑了笑,扶起地上的这位宫女,“好啦,这四下也无人,我这身后的两名丫头也都被我遣散了,我觉得你方才弹的曲子甚好,这曲子我未曾听过,劳烦姑娘为我介绍一番。”

    方才还跪在地上的宫女被扶起来之后,听闻眼前的郡主这么一说,眼底仿佛如同天上闪烁的星辰那般明亮,虽说这个姑娘生的容貌远不及阿鸾丽质天成,却也是容貌秀美,隐隐还带着几分英气。

    “是,郡主殿下!奴婢弹的曲子其实是奴婢生母在生前创造的一半之后便由奴婢自己谱上而最终形成了这首曲子,只是尚未起名,奴婢一直在试弹这首曲子,想力求完美,不想却有郡主听闻,奴婢听刚才郡主殿下的一番言语,觉得郡主是一位精通音律之人,心中不胜欢喜,主要还是郡主能欣赏这首琵琶曲,可谓是奴婢的知音!”

    宫女越说越兴奋,但是说到最后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紧忙跪在地上请罪:“郡主殿下!请您宽佑奴婢的罪过!奴婢不是有意要说出最后一句话,只是刚才过于兴奋的意外之言。”

    阿鸾笑了笑,“妙音姑娘快起来,我哪里说要治你的罪?再说你何罪之有?只是咱们以乐交友,何尝不可?说来也是惭愧,我这个人只是晓得音律罢了,说到精通实在是愧不敢当!”

    就这样一主一仆开始聊起这首曲子,二人惊喜的发现,彼此之间似是有说不完的话一般,越谈越欢心。

    “妙音姐姐,我这人应不敢说如何精通音律,若是你不嫌弃,不如便由我为该曲起名,也来纪念咱们二人今夜的知音之缘,你看可好?”阿鸾笑道。

    只见这名宫女妙音十分欢欣道:“郡主妹妹实在客气,既然妹妹想要如此,那便已由妹妹你来取名吧!这也是我的荣宠!”

    “不如叫《战殇》?”阿鸾思虑片刻道。

    “如此甚好,那么就多谢妹妹能够为这首曲子起名了!”只见这名妙音宫女欢快道。

    二人由曲子一直谈到了彼此,只见这妙音十分悲怆。

    “其实郡主妹妹,我本来不是乐坊司的宫女,我本名叫齐妙音,我是齐淑妃娘家宁国公府家的一名小小庶女。”

    阿鸾惊道:“原来姐姐竟是宁国公府家的小姐!唉,我知道宁国公府自支持光王殿下起事失败之后,除了光王和其母妃齐淑妃被赐死之外,同时又将宁国公府等势力进行满门的抄斩或流放,想来姐姐也是因此受牵连而被迫进宫为宫女。”

    妙音怅然道:“是啊,但是我这从出生下来也便没少遭罪,这当宫女限制自由,而且时常也要忍受一些老宫人的欺辱,但和之前在宁国公府相比没有多大的区别!”

    阿鸾叹了口气,继续问道:“姐姐好歹也是宁国公府家的小姐,怎会如此说?”

    “郡主妹妹你不知道,其实我是一个小小的庶女,何况还是二房家的名不见经转的庶女,我的母亲是一名艺妓,因为精通音律长相美貌,而被我的生父齐二爷纳进府里做了妾,我父亲有好几房的妾,我母亲虽然进府后生下我,但她并没有再因此受宠生下其他子女,我的母亲也因为我父亲后来的厌恶而最终抑郁去世。我母亲这一生都喜欢音律,我也继承了母亲的喜好。本想着能够嫁一个普通人能过个舒心日子,如今因罪入宫,我也便不知该何去何从,心中纵使有千般不愿,但也无可奈何!但凡我未脱生到这家,但凡我若是个男儿,我心中有千般自在,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阿鸾听后,鼓励的同时又安慰她,“妙音姐姐,虽说我如今的处境也是受到种种困境,但终究还是有希望,不如姐姐在我身边,先暂时做我的宫女,一旦日后有机会,我与我身边的两个贴身丫头和姐姐你一起离开宫中,就算日后不能离开宫中,但我也会想办法将姐姐许给一位良人,过姐姐想要的平凡而顺心的日子,你看可好?”

    妙音宫女听闻此话,整个人眼泪直流,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我能有幸碰到郡主,是我三生之幸,母亲在天之灵也会极为感激您的!多谢郡主妹妹的好意!”

    阿鸾再次叹了口气,拉起跪在地上的妙音,“我与姐姐难得成为知音,在这茫茫人海中又有多少缘分呢?姐姐今夜便先在此,明日我来乐坊司要你。”

    “好,我一定等着郡主妹妹的消息!”

    二人相约明日再见,此时夜里入深了,阿鸾也觉得自己该回去了,便告别妙音之后,紧忙顺着近路赶到望仙池的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