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情分

    明瑜自回家后可是好好休养了一阵,这下连习武也不再受约束了。民德虽说对这个儿子没能按自己的意愿来,但毕竟身为父亲,哪有不疼爱自己的儿子的?民德也是看到如今成长的儿子明瑜也是心下欣慰了许多,也明白自己的固执,便也索性放开己见不再约束了。

    阿鸾和英王已有一段时日不见了,英王知她这段时日陪着她的二哥明瑜,但这几日耐不住思念便主动来找阿鸾。

    阿鸾这一日还在陪她二哥在自己的院子里悄悄的比划,六丫头知道阿鸾会武功的事,也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时不时会笑语几句与她和明瑜,修竹苑一片闹意。

    下人这时来报:“姑娘,英王殿下在正堂等您见面。”

    阿鸾正好休息着,看二哥比划,一听此话,便有些小欣喜,但详装淡定道:“嗯,好,我知道了,告诉正堂的人就说我收拾一下便来,对了,除了英王殿下还有谁在正堂?”

    那下人恭恭敬敬的禀告:“喏,除了英王殿下在正堂,还有二位老爷和大娘子。”

    只见阿鸾道:“好,那你先去前堂通报一声吧。”

    待下人恭敬的退下后,阿鸾脸上的笑意便逐渐浮现出来,在场的两个贴身丫鬟都偷偷的忍住笑意,为自家姑娘赶忙准备好梳妆和衣裳。

    六姑娘便忍不住打趣道:“二姐姐,瞧你这一脸高兴样,不知道的以为你现在就要嫁给英王殿下了。”

    连同明瑜也是哈哈笑起来忍不住打趣自家妹妹:“是呀,瞧你高兴的,妹妹你可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这不英王殿下就来接你了吗?”

    阿鸾听罢,忍不住瞪了这两个人,笑骂道:“自家哥哥和妹妹居然开始编排我的玩笑,真是讨打!”

    六丫头和瑜哥都忍不住哈哈笑起来,一副全然没有贵族子弟的模样。

    阿鸾白了他们一眼,索性懒得去回应他们,“我真是懒得搭理你们俩,春词快去找些素雅又不失灵动的衣裳,秋语你为我梳妆。”

    过了片刻,阿鸾梳好单螺髻,穿上青莲色短襦衣并配上藕荷色齐腰百褶裙,端庄清雅,愈显得出尘美丽。

    阿鸾赶忙到了正堂,只看得却如下人所说般,自己的父亲和叔婶在同英王殿下客气地谈话,看见阿鸾过来,英王本就浅笑的面庞越加笑意浓郁,阿鸾先是给长辈们作揖,此时民德赶忙唤阿鸾:“二丫头,过来,快拜见英王殿下!”

    阿鸾恭敬道:“是,父亲。”

    阿鸾看见一身石青色衣裳的英王,发髻间戴着玉簪,越显得高贵清雅,俊美得不食人间烟火。

    阿鸾只是眼眸含笑,略微打量一下,便装模作样地行礼:“臣女,拜见英王殿下。”

    英王也是温柔笑着抬手:“永懿郡主免礼。”

    二人碍于长辈在跟前,只是收了对视的眼神。

    民德见这二人情浓的样子,便也放二人出去了,只是不断叮嘱不要回来晚了云云,二人依礼应下了便出门。

    英王殿下与阿鸾边走向英王府邸边说笑,“你这个丫头也真是没良心,枉我平日里对你那般好意,你二哥回来顾着陪着你二哥了,也不知道派人给我捎个信儿,害得我这些日子一直在想你。”英王殿下宠溺地故意责怪阿鸾道。

    阿鸾自知理亏,便有些撒娇:“瞧你这是吃醋了吧?我错了吗?确实是这几日我二哥回来光顾着我二哥这头了,差点把你给忘了,今天好好陪陪你。”

    英王殿下最架不住的就是阿鸾向他撒娇卖痴,于是便更为宠溺的摸了摸阿鸾的头:“好好好,原谅你,不过还是要有诚意一点。”

    阿鸾于是便忍不住问道:“阿英那怎样才算是有诚意呢?”

    只见英王殿下有些坏笑道:“那不如你亲我一下好了。”说罢,便趁无人时把一张那俊美无铸的脸凑到阿鸾的跟前,指了指脸颊坏笑道:“来吧。”

    阿鸾几乎条件反射般退后一步,一个趄趔没站稳,就在要后仰过去的时候,英王殿下一把搂住她的腰身,两个人这般暧昧的姿势让阿鸾觉得颇为羞赧。

    “阿英,谢谢你,这个,这个姿势太不好了,能,松开让我站稳些不?”阿鸾对着近在咫尺的英王不好意思的说道。

    谁哪知道英王殿下竟傲娇的说:“不好,这样抱着你,我感觉很好。”

    阿鸾一时间也挣不开他,越挣开英王收手越紧,加上香花小径间无人的静谧,愈加情迷意乱,英王直接吻上阿鸾,双手直接紧紧拥住阿鸾纤细的身子,似乎要将阿鸾融进自己的怀中。

    阿鸾动弹不得,双眼圆睁,几乎不可置信。

    英王吻了好一会才恋恋不舍的放开阿鸾,二人脸色都是潮红的,阿鸾还没反应过来,英王鼻尖顶着阿鸾的鼻尖,无比温柔笑道“怎么,没亲够?要不再多来几次?”

    阿鸾瞪了一眼,“不,才不要!我都快不能呼气了。”

    英王哈哈笑着,移开近在咫尺的身体,拉住阿鸾便往一处园林去。

    阿鸾一抬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青葱,以及一块牌匾,上面署名:鸾园,在英王的示意下,开开园门,阿鸾不由得惊艳一番:只见里面是青葱而错落有致的竹林,随着曲径通幽,便可远观到一处偌大的莲花池,里面的莲花悄然盛开。

    阿鸾随着英王的牵引,走了一会儿便穿过一处影壁,里面别有一番风景:只见影壁背对着有正堂,还有两个侧面长长的回廊,回廊周边栽种着不同种类的花草,不远处错落还有假山和水池,穿过回廊,便是卧房和书房。

    阿鸾与英王边走边看,英王笑道:“鸾儿,这里你可喜欢?”

    阿鸾笑答:“曲径通幽,也就只有你最有这份品味了,太深得我心了,当然喜欢!”

    英王牵着阿鸾的手更紧了,璀璨笑道:“日后你嫁过来成为我的王妃,这里便是你的居处,我自从婚事赐下来,便打听你的喜好,按照你的喜好找人修整了这处园子,这处园子与我的居处都相邻的。”

    阿鸾听罢,十分欣然,笑意浓浓道:“原来你这般用心,阿英,谢谢你。”

    二人互相对视,彼此的眼神都透着浓浓的情谊,牵着手走向他处园子逛逛。

    待午时已过,英王亲自送阿鸾回府,二人依依分别,临离开前都彼此回望,不少下人看到这番场景,都不禁感叹英王当真是一个神仙般的人,都慨叹只有他们家二姑娘才能方得配得上这神仙般的人物。

    阿鸾虽到了前堂,却见长辈们都聚集于此,尤其是太夫人为首坐在首处,却是颇有怒气。

    阿鸾见状,紧忙下拜,并轻声询问:“祖母安好,不知祖母因何事心烦?”

    只见太夫人重重地放下刚喝过的茶杯,“唉,好孩子,快起来吧,真是气恼,这三丫头嫁出去,没成想竟会这样!”

    只见王夫人轻声劝慰道:“母亲千万别因此气坏了身体,咱们可以从长计议。”民德民衡等也纷纷劝慰。

    只听太夫人长吁一口气说道:“阿鸾,你有所不知,今儿个晌午听下人传信儿,说是咱家三丫头嫁到梅家数月,一直都未能与夫君进行同房,不过除了成婚当晚的洞房花烛夜之外,一直都守在老梅太太那边的屋子里,说是因为她老太太得了疾病,嫌弃陪嫁过来的几个丫鬟伺候的不好,让新来的儿媳妇侍疾,此外,连同那小姑子竟还不少动三丫头的嫁妆!”

    太夫人几乎是一气呵成说下来,而说完气的直接拍了一下桌子。

    “真当我萧家的女儿是好欺负的!我当初还觉得三丫头嫁给这梅家儿郎是低嫁了,他们家一介区区的寒门子弟,连普通的官宦人家都算不上,若非是老二提携这后生,这家儿郎怎能一举中榜?可叹这梅居鼎是个还算可以的人,他母亲一贯强势,家中的女儿也缺乏教养,听说有几次护着三丫头却都被他母亲一顿呼天抢地,如今连话也是说不上,生怕他母亲撒泼,但也亏他派人过来送信,才使我们知道这事儿。”

    众人听到此处也是连连气愤,只见玉枝姨娘是眼泪涟涟,止不住地用手绢擦拭,一向对梨香院冷嘲热讽的黄姨娘,听到此处也是忍不住叹了叹气,心下对女儿的婚事多了一层担忧,连嫁到如此门户的人家都这般结果,嫁到普通官宦人家的意义又觉得不大,由此更加明确了,希望让女儿高嫁这样的想法。

    阿鸾听到此处,不禁真的动怒了,“祖母您老人家说的对,咱家的女儿出自东海萧氏,乃是绵延千年的名门望族,诗礼簪缨之家,岂能任由这等门户来欺负咱们!简直是在辱没咱家的名望!还请祖母不要气坏身体,这事情孙女都愿意出头,使梅氏母女尝一尝得罪咱家的滋味!”

    太夫人连连点头“不错,这事情一定要跟他们梅家弄到底,三丫头的母亲也别再哭了,光哭也解决不了事情,咱家女儿受苦是咱们整个大家族的事情,咱家金尊玉贵娇养的女儿怎么能够受他人的气?”

    “这事情即便我不出去亲自解决,儿媳,你要亲自解决,看看怎么样办,不能便宜了这家母女。”

    王夫人虽然是一个有私心的人,但毕竟这事关整个家族的门面,同时也是一个做母亲的人,也知道这三丫头生母姨娘心中的痛楚,更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威望,自然而然也不袖手旁观,但心里又打定主意,自己身份尊贵,乃是当家主母,不可能亲自前去,只是能解决好此事即可。

    于是王夫人十分主动并带着些许气愤“请母亲放心,儿媳应当处理好此事,不让咱家的女儿受委屈,让他们家一定为此付出代价!”

    太夫人点了点头,两位家主等人也是一个劲儿地劝慰着太夫人保重身体,太夫人的怒气这才渐渐消去一些。

    众人见状,都纷纷劝太夫人回屋歇歇气儿,好好养身体,太夫人见状,便在下人的搀扶下回房了,两位家主以及几位哥因为还有其他事情处理或是不太方便在场便先走了,瑾哥的妻子因为生产在即,也先回去了。

    正堂内剩下一众女眷,王夫人为首,打算要仔细商量一下具体的对策,王夫人严肃道“三姐的事儿定当要解决好,三姐作为咱家刚出嫁不久的女儿,结果就受到这般欺辱,我决定明天一早便派人过去,以问候梅夫人的身体为由,顺道说家中太夫人思念自己的孙女,想接回府中小住,借此机会将陪嫁过去奴仆的卖身契和一些铺面土地暗中带回来,至于她的病没有好,需要别人照顾,那便留下两个得力的奴仆来照应就是遇见那个梅家郎就打个照面好了,毕竟派人传话还是他的主意,要不咱家到现在都不知道三丫头的情况。只是梅夫人只是一个低门小户的人家罢了,况且快到月底了,家中还有其他事情等需要我处理,我想派一个既有分量又有能力的人过去,我觉得家中几位姑娘可以试一试,再带上咱家的哥,看他家人怎敢瞧不上咱家?”

    王夫人故意喝了口茶,眼神不住的悄悄环视一周,看看周边这几位姑娘的反应。

    阿鸾心中忍不住呵呵一笑,深知王夫人作为当家主母,又是江陵侯门的嫡女,自然而然对妾室女儿的事并不算上心,但又不想失了自己的体面。

    阿鸾心中已经打定好主意,这事情必然要管,毕竟三丫头也是她的妹妹,尽管梨香院与自己交集并不是很深,但毕竟同为萧氏人,何况自己又是姐姐,很是得意像梨香院母女俩这般老实本分的人。王夫人既然如此说法,她阿鸾去便是最合适的了。

    阿鸾正色道:“二婶婶,我看这事不如交给我吧,一来我是这家中未出阁女儿中最年长的,而且又是三妹妹的姐姐,二来我一个小辈儿去探望梅夫人,同时带上哥哥们,显得我们小辈礼数十分得体,让人挑不出毛病,梅家人丁单薄,看咱们家来了这么些人,显得重视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让这家夫人不敢轻易造次。二婶婶您看如何?”

    王夫人心下窃喜,面上却正色道:“如此甚好,阿鸾说的有理!那这事儿这么办了,明天一早咱家该拿出一些礼品,由阿鸾为首,以探望梅夫人、暂时接回三姐来解太夫人的思念之情为由,将这件事情好好说道说道。孩子,我相信你有能力办好此事!”

    阿鸾不禁心下哂笑,这王夫人还真是急不可耐,只是面上还是恭敬道“一切按照二婶婶的意思来办。二婶婶,我要带上五妹妹还有六妹妹,再带上二哥哥以及若干丫头和家丁,需要套一个大一点的马车,包括礼品就麻烦二婶婶操办了。”

    王夫人一听,本不想让自己的女儿跟着前去,但转念一想解决这类事情,若是自己女儿也能为自己出出头,也会博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名声,同时也让自己的女儿意识到嫁人的重要性,便也就欣然应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