旻宫词
繁体版

第3章 论天横国

    清晨,牧云翊推开房门,见屋外天空静寂苍茫,空中飘着雪花,像吹落的梨花瓣,零零落落。而屋外庭院也已是白芒芒一片,他默然抬头,喃喃细语道:“昨晚的雪,看样子下得满大的啊!”

    这时,一阵寒风吹来,饶是牧云翊乃是练武之人,心火旺盛,身体强壮,但也只感寒气刺骨,让他忍不住紧了紧身上的裘衣。

    “公子,早啊!”

    庭院内,穿着一身褐色棉衣,头戴棉帽,正拿着扫帚扫着地上积雪的李四见牧云翊出了房门,便停下手上活计,向他打着招呼。

    “早啊,李四哥。”

    来到这都督府已有两月有余,牧云翊己然变得适应,对于当初公孙赐带来照顾他的三个仆人,他也早就熟悉。

    见院中只有李四一人,于是牧云翊问:“李四哥,张三哥和吴妈他们呢?”

    李四一指厨房:“他们呀,在准备早饭呢。”

    :“哦”

    自从来到这长离大都督府后,大都督李誉虽对他不理不睬,但却也不曾苛待他,除了不能随意出府外,对他的吃穿住用都很是照顾。

    “公子,您起来了,哪就来吃早饭吧。”

    张三与吴茹端着早就饭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好的。”

    吃过早饭,牧云翊便去到了位于左厢的书房内,从书架上随便抽出一本书来,大步来到书案处,便坐下观看了起来。

    他身份特殊,不能随意出门,闲时无聊时,便多以读书打发时间。

    今天他读的是《东洲列国史》,是一本大略记述东洲诸国历史的书。

    他刚翻开书页,还未读得几句,便听得书房外传来小校庞言的声音。

    “大人,公孙前来拜访。”

    公孙来了!

    牧云翊心头顿喜,忙道:“请公孙稍等,我这就来迎他!”

    他站起身来,大步向门外而去,待出房门,便见庭院当中,站着一个青衣锦袍,样貌精致的二十五六的青年,不是公孙赐又是谁。

    牧云翊至来这大都督府后,整日间闷在这小院当中,不得自由,心情很是郁闷,他虽非性子跳脱之人,但作为领兵作战的将军,却也是得难闲置得下来的,于是为了解闷,他便想到了读书,同时也想看看,他表妹白子萱口中的文化之力与诗词文章之力,到底如何了得。

    只是他虽也读过书,但只能说是识得字而已,真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些经义却如何也不能理解,于是他又想到了一个人,哪便是公孙赐。

    之所以会想到公孙赐,除了他一看便是有学问的人外,便是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大都督府,他认识的读书人,也就公孙赐一个了。

    本来,牧云翊以为请公孙赐为他讲解经义会是很困难的事,毕竟他虽名义上是赤颜都指挥使,在品级上只比李誉低一等的朝庭高官,但谁都知道,他只不过是一个质子而己。对一个质子,谁又会放在心上呢?

    却不想对于牧云翊的请求,公孙赐虽然一直冷着个脸,但却很爽快的答应了。

    一个多月来,只要公孙赐有时间,便会来到这处小院为牧云翊讲解经义。也是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牧云翊发觉,公孙赐其人学识渊博,精通儒家,法家,兵家,无为等诸家学派学问,是个不可多得的大才。

    遇到如此大才,牧云翊自是暗自欣喜,于是常常请教他兵法战策,治国安民之法与先贤经典,而公孙赐的讲解也通俗易懂,让人时有茅塞顿开之感。

    牧云翊本是不喜读书之人,但在公孙赐的教导下,竟是渐渐喜欢上了读书的感觉。

    而对于牧云翊这个聪慧敏捷的学生,公孙赐虽未有表示,但从其人的态度来说,也知道他是十分喜欢。

    两人虽未行拜师之礼,但却有师徒之义,加之互相欣赏,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也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话说回来,牧云翊出得房门,见公孙赐立于庭院当中,身姿笔挺,气度不凡,正面露微笑的看着他。

    牧云翊哈哈一笑,一边快上前,一边道:“公孙,多日未见,你可算来了!”

    公孙赐面上含笑,对着牧云翊躬身遥遥一拜:“见过大人!”

    牧云翊一把扶住公孙赐,阻止他继续拜下去,待将公孙赐扶起,牧云翊故作生气的道:“我早说过,你我之间,无需哪些俗礼,你叫我姓名即可,不用口称什么大人,下次你在这样,我可就要生气了。”

    公孙赐微笑点头,但嘴上却道:“大人说什么,哪便是什么。”

    牧云翊无奈一笑,却也不在多说,拉起公孙赐的手,便向书房而去。

    一边走还一边向立于书房门前的庞言说道:“庞校尉,麻烦你给吴妈说一声,让她准备几碟小菜,烫上两壶好酒,我与公孙边吃边说。”

    “是”

    庞言应了一声,便要去寻吴妈,却不想刚走没几步,牧云翊又对他喊道:“对了,让李四哥准备一盆火碳进来,公孙是读书人,可不如我一般,受得了冷。”

    庞言只得又在应了一声是。

    书房内,两人招呼坐下,公孙赐眼睛无意间瞧见了书案上放着的哪本《东洲列国史》,于是便顺手拿起翻阅了起来。

    翻到其中记载了西部强国天横国的哪一页时,公孙赐将书放下,有些暗含深意的问牧云翊。

    “大人,天横与赤颜一般,同为关西华族之一,但为何天横能在大辰的威势下自立一国,并成为西部强邦,而其他诸部却不能呢?”

    牧云翊不屑冷笑,道:“天横之所以能发展壮大,并最终自立一国,不过是对辰朝奴颜婢膝,和杀戮同胞换来的罢了。”

    “哦,只是这么简单吗?”

    “难道不是吗?”

    牧云翊皱眉,拿起书案上的哪本《东洲列国史》,一边翻着书页一边道:“在前朝禹成祖杜政时期,关西曾被禹朝征服过,后因关西诸部反抗激烈,加之禹朝北伐东胡与南征大越,导致国库空虚,无力在维持驻军,而在禹太宗成和八年放弃。

    禹朝撤军后,关西山南行成了六部共存的局面,而天横就是关西山南六部之一,银临部下属的一个部落。

    在一百五十年前,大辰武宗皇帝以收复关西故土为名,起兵十万西征关西,关西诸部纷纷拼死抵抗,只有这个天横部早早便降了大辰朝庭,天横部不但投降大辰,还派兵帮助辰军攻伐各部,不但如此,在辰军消灭了山南诸部后,更是帮助辰军镇压各地关西人的反叛,对辰朝可谓赤胆忠心,尽心尽力。

    七十年前,英宗皇帝有感于天横部的忠诚,于大辰景瑞十二年加封当时己有五十八岁的天横部君长‘杨坤’为天横国国王,准其于银临府以西建国,自此天横国立。

    此后在大辰朝庭的支持下,天横国东征西讨,在经过三代人的努力下,短短七十年间便成为了一个有口一百五十余万,拥兵八万的西部强国。”

    公孙赐点头:“大人所说,与书中记载并无相差。”

    牧云翊疑惑:“哪公孙之言,乃是何意?”

    公孙赐道:“大人,读书不但要读懂书的书面意思,还要明白其背后暗含的深意。就以这本《东洲列国史》来说,书中只记载了天横国是如何崛起,但它为何会崛起,书中却没有记载,也不会记载。”

    牧云翊点头,问:“哪按公孙所说,天横国为何会崛起呢?”

    公孙赐道:“在我看来,天横国之所以会崛起,全在一个字,哪便是‘势’。”

    “势?”

    公孙赐点头,继续道:“一百五十年前,武宗皇帝攻灭关西诸部是势,天横顺势而行,所以趁势而起。

    七十年前,格奴颜国崛起,与大辰朝在关西相持,天横以两虎相争的大势左右逢源,迫使英宗不得不让天横自立一国。

    天横能有如今的强盛,说白了,全是看清了大势,从而顺势而行罢了。”

    牧云翊听了公孙赐的见解,顿时有种茅塞顿开之感,但他还是摇头道:“公孙见解,让人耳目一新,然若让云翊来选,我宁愿国破家亡,也不愿背弃大义,如天横国哪般,以同胞鲜血与男儿风骨为代价,换得部族崛起机会。”

    公孙赐面露欣赏之色,微笑道:“天横所为,自让人不齿。而我说这些,也不是让大人以天横为榜样,我只是想让大人明白,势的作用而已。”

    牧云翊对公孙赐抱拳作依道:“公孙所言,牧云翊必紧记心头,不敢相忘。”

    公孙赐眼含欣慰,暗点其头,他沉吟片刻,又道:“天横国崛起之方式,虽让人不齿,但不得不说,天横国杨氏,确实是能人倍出。立国之后的三代人,四位王,也都是有为之主。

    就以天横国太祖杨坤来说,他在英宗景瑞十二年被封为王,至明宗泰和三年薨毕,在位七年间,不修宫室,不起刀兵,交好辰朝,大力发展农商业,为天横国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而在杨坤之后,便是太宗杨玄,此人乃杨坤之幼弟,于大辰明宗泰和三年杀兄弑侄而登王位,不过其人虽是以兵变而得国,但因他以重金美人贿赂辰朝重臣,让这些重臣在明宗皇帝面前为他开脱,倒也让他免于受到宗主国大辰的惩罚。

    杨玄泰和三年称王,薨于泰和二十四年,在位二十一年间,向北灭了天都国,之后又向西夺了西域玉兰国东部的二百里土地。

    当初更是趁你赤颜攻打枫溪部时,从背后偷袭,夺取了枫溪部的焦府山城。

    杨玄薨后,其八子杨桂继位,杨桂泰和二十四年继位,薨于章宗元顺三年。

    在位二十五年间整合内部新占得的百姓土地,兴办学堂,发展儒学,改革官制,广建寺院,后人尊庙号曰文宗。

    至于现在的天横王杨越,从他于章宗元顺三年继位到现在,已有十九年之久,在位期间天横国虽未有更大发展,却也没有出现什么衰败的迹象,且我观这些年来,天横军整军经武,大有西进西域之势,想来他也非什么甘于守成的君主。”

    牧云翊默默的听着公孙赐说着天横杨氏的发展史,心中五味杂陈。

    天横崛起,全赖国有明君,其手段虽让人不齿,但好歹让天横从一个人口不过一两万的小部落,成长到了如今的一方强国。

    但要说明君,难道他们赤颜就没有吗?

    就说他的曾祖牧明渊,一手推动赤颜的变法改革,让赤颜从一个蛮荒落后的渔猎部族,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独霸山北的农耕城邦。也是从他以后,山北诸部这才纷纷学习赤颜,开始改革变法。

    而他的祖父牧塬素更是武功赫赫,他在任赤颜君长期间,让赤颜统治的土地足足扩大了四五倍,除了焦府山城外,可以说已经统一了整个紫叶川。

    而他的父亲牧正川,更是有着‘山北猛虎’之称,是一个以一人而压服诸部的无双将帅。

    脑中回想起天横国的诸位帝王,再在心中与自家祖上对比一二,一时间,牧云翊陷入了沉思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