旻宫词
繁体版

第9章 南下

    大辰元顺二十二年,九月初五,辰时。

    大辰朝元顺皇帝虞贯,于洛京皇宫天盛殿龙驭归天。群臣上谥号“圣天孝武英明德文孝皇帝”,庙号“章宗”,行三月大丧之礼。

    大丧过后,太子虞启奉天受命,于承天殿受皇帝位,登基为帝,改元“崇明”,是为崇明皇帝。

    虞启登基后,下旨为贺新帝登位,命关东诸州府加征一月税赋,关西山南六府加征一年税赋,山北诸军卫岁贡增加一倍。

    面对崇明皇帝虞启与辰朝官府的横征暴敛,关西百姓虽有怒言千万,但面对辰朝官军那明晃晃的长刀,也只能往肚子里面咽。

    ……

    十一月灰蒙蒙的天空下,寒风萧瑟,荒凉的官道上一支由三百来人,与数十辆大车组成的队伍正头顶着寒风,默默的前行。

    这队人中,最里面的是一群穿着各色棉衣的赶车车夫,而在车队之外,则围了百十名腰挂长刀,身着赤色窄袖紧身衣袍,外罩玄色牛皮甲,头戴尖顶赤羽铁盔,胯下皆是高头大马的骑士。

    而在队伍最前端的,则一名年约四十左右的中年汉子,这汉子长得相貌堂堂,身躯凛凛,他身披一副柳纹铁叶甲,头戴一顶熟铜狮子赤羽盔,腰系镀金兽面束带,脚穿一双斜皮气跨靴,背后披着一件赤色大麾,左带一张弓,右悬一壶箭,腰桂一柄虎头长刀,坐下一匹红鬃烈马,远远望去直让人感叹真个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铁血汉子。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山北九部之一的赤颜大君长,牧正川。

    而在牧正川身旁,则是一个年纪十八九的青年,那青年头戴玄铁虎头赤羽盔,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挂精钢龙首宝刀,身姿挺拔,气势刚健,坐下一匹黑龙嘶风踏雪马,望着便给人一种器宇轩昂之感!这少年便是此次随牧正川南下,给辰朝新任皇帝虞启交付岁贡的牧云翊。

    :“父亲,还需多久才能到长离?”牧云翊望着前方绵延消失在天际的道路,问牧正川道。

    :“还远着呢,我们这才出了九原的地界,还需走上个把月才能到长离城。”

    听到还要走这么长时间,牧云翊顿时变得无精打采起来。见他那样子,牧正川呵呵一笑,忍不住调侃起儿子来:“当初是你说要见识一下长离繁华,求着我带你来,如今为何还未到长离城你便如此哀声叹气的了。”

    牧云翊摇摇头,道:“孩儿只是连日来连续赶路,有此疲累罢了。”

    牧正川点点头,道:“也是,咱们已经连着赶了数天路程,莫说是你,就是为父也有些疲了,不过在忍忍吧,等咱们翻过前面那座山,在走个十几里便到了清河县了,到时就进城去歇一宿,不然大家都要吃不消了。”

    牧云翊听完明显性质高了不少,他虽然有一身好骑术,武艺也不算太差,可连日的赶路也让他感觉自己身子快散架了似的,更不要说身后那许多的兵丁与赶着大车的车夫民伇了。

    忽然,前方传来了一阵急促马蹄声,一队骑兵突然出现,正沿着官道向这边疾速奔来。

    “有马队!”

    队伍之中一阵骚动,外围的骑士纷纷抽刀备战,牧云翊的手也紧紧地握在刀把上,牧正川眺望半晌,忽然道:“不是马匪,是大辰的官军。”

    牧正川见来的不是马匪,便放心下来。不过片刻,一百余名辰军骑兵风驰电掣般驰来,他们个个身材魁梧,身披金衣明光铠,头戴虎头金羽盔,腰挎横刀,手握长槊,马上斜挂着弓弩箭壶,在一面金底赤凤展翅旗下,一字排开,拦住了牧家父子一行人的去路。

    那队辰朝官军中,一名军官打马缓缓而出,那军官年纪约三十左右岁,长得身材高大,额头宽阔而高轩,脸庞很富有轮廓感。

    他走马来到牧正川身前一丈处,厉声喝道:“你们是哪里的,要去何地?”

    牧正川从腰上摘下一面腰牌,扔给那名军官,说道:“我乃赤颜卫都指挥使,牧正川,新帝登基,此行我等乃是去长离向大辰新皇陛下进贡岁贡的。”

    那名军官接过腰牌翻来覆去看了看后,将令牌扔还给牧正川,面无表情地道:“把箱子打开,我们要例行检查。”

    牧正川一愣,还未说话,牧云翊便一脸愤怒用马鞭指着那名军官,怒声道:“大胆,我父亲乃朝庭大员,你一小小巡官,不下马参拜也就罢了,竟还敢如此无礼。再者,这马车上的乃是给皇帝陛下的岁贡,若损坏丝毫你们担待得起吗?”

    那军官上下打量了牧云翊一眼,眯着眼冷笑道,“你们说是给皇帝陛下的岁贡那便是岁贡了?我还说你这车上装的乃是违禁品呢。少废话,赶紧让开我们要检查。”

    牧云翊脸胀得通红,猛的抽出腰间龙首宝刀,咬牙怒吼:“我看谁敢!”

    那军官脸一沉,冷冷道:“我劝你不要妨碍我们执行公务,不然小心你的小命。”

    牧正川连忙上前拉开了牧云翊向那军官道:“这位将军,我儿是第一次出远门,不懂规矩,请将军多多包涵。”

    那军官哼了一声,不理会他,一挥手让手下骑兵开始检查马车,士兵们纵马上前,用长槊捅刺马车上的箱子,一只大箱子的绳子被刺断,大箱子落地散开,里面的数百件银器滚落出来,马车旁的民夫与赤**士虽是愤怒,但却不敢上前去拦,只能眼睁睁看着。

    此时的牧云翊早已气得七窍生烟,若非被牧正川死死压着,恐怕他手中的长刀早就砍向那名军官了。

    那些辰军检查没多久,便有一名骑兵飞马驰来,抱拳向那军官禀报:“将军,没有违禁物品。”

    “好!可以停止检查。”

    那军官又瞥了一眼牧正川道:“牧指挥使想来不是第一次南下吧,应该知道规矩的。”

    牧正川从怀中掏出一只钱袋扔给那军官,微笑着道:“诸位巡逻辛苦,这是一百两白银,是给兄弟们的酒钱。”

    “算你们识相。”

    那军官接过钱袋后颠了颠,又深深看了一眼牧云翊,冷哼一声,道:“这位小公子以后说话做事还是小心点,不然下次,我们就没这么好说话了。”说完一挥手,便带着手下那队骑兵如一阵风似的疾奔而去。

    牧正川见他们走远了,这才松了口气,连忙回头招呼:“收拾收拾,将散落的东西整理一下出发了。”说完,扭过看见自家儿子还在那一脸的怒气难消,于是笑道:“好了,莫要在生闷气了,为这些许小事生闷气不值当。”

    :“父亲!”

    牧云翊指着远去的辰朝骑兵,怒声道:“您是堂堂指挥使,朝庭大员,为何纵容他们那般的无礼,他们不过百骑,以咱们赤颜军的战力灭他们不过瞬息,咱们何苦受这份屈辱。”

    牧正川苦笑,道:“指挥使?这官职不过是辰朝皇帝与勋贵大臣,用来安抚咱们这些他们口中的山北蛮子罢了,在他们辰朝人眼中,我这指挥使恐怕还比不上辰军中的一个小小队正。你信不信,若我下令杀了这队辰兵,明日辰朝便会发大军灭了咱们赤颜。”

    :“可……,可你是赤颜的大君长,如何能受这份屈辱。”牧云翊不甘的道。

    :“呵呵。”

    牧正川并未多说什么,只是下令继续前进。

    队伍再次缓缓起步继续向南进发,在行进了三十里后,一行人来到了一座戍堡,在这里要交一笔过路费后,又向南行十五六里便到了清河县城。

    清河县城地处九原部、静安府交界要冲,是以不但颇为繁华,且有一支万人的辰军长年驻扎于此。

    待交了不少的入城税后,一行人便打马进了城。一入城,牧云翊便被城中的繁华震惊到了,只见街道两旁店肆林立,有茶楼,酒馆,当铺,作坊,五行八座应有尽有。除了沿街商铺店肆外,街道两旁的空地上也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上行人如织,有挑担赶路的,有驾车送货的,熙熙攘攘热闹至极,一时竟让他有些看花了眼。

    牧云翊从小生在赤颜长在赤颜,除了去外祖父家,他还从来没有离开赤颜。

    以前,他总认为紫叶城便已是天下少有的大城与繁华之地了,可如今看来,却是他坐井观天了。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牧云翊暗想,这清河县城不过是座边境小城便如此繁华,那作为关西首府的长离又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想到这里,牧云翊开始穷尽自己最大的想像力,极力想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座比清河县城还要繁华无数倍的城市,可是,最终无论他在怎么努力,却也无构建出哪样的一幅画面来。

    一瞬间,牧云翊竟生出了一丝自卑感。

    倒是牧正川常年往往,早已见怪不怪,进了城后便领着队伍直接去了城西一家较大的客栈,之后众人经过一阵忙前忙的忙碌,终于安顿下来。

    此时己是临近傍晚,牧云翊这些时日赶路多在野外驻营,难得进入这么热闹的城池,加上他也想感受一下清河的繁华,于是在取得了父亲牧正川的同意后,便脱下了铁甲换上便服,带着两名侍卫就出了客栈大门。

    夜幕下清河城灯火通明,在悠悠的微风中,牧云翊与两名侍卫漫步于城中的街道上,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嬉笑喧闹,夜里的寒气仿佛一点也挡不住他们火热的心情,叫卖声此起彼伏,沿街的摊位周围都围满了人,悠悠逛逛带着两名侍卫行走在大街上,看着眼前这些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人们,牧云翊那疲劳的心情莫名的放松下来。

    待走得有些累了,他便随意走进了路旁的一家酒肆,这家酒肆分上下两层,宾客满座,生意很是兴隆。

    三人上了二楼找了个桌子随便坐下后,牧云翊招呼了一声店小二:“小二,上半斤酱肉,几碟下酒小菜,在上一坛上好的关西烈酒。”

    “三位客管稍等,酒菜马上来!”

    不一会儿,酒菜上桌,牧云翊一边喝着怀中烈酒,一边聆听着酒肆中酒客们那带些市井语气的调笑声,眼望着酒肆中那悠闲而来又悠闲而去的行人,让牧云翊不得不感叹,这清河县虽是小城,但比起他们赤颜的首府紫叶城来,却还要热闹上三分,山南繁华果然名不虚传,只是不知,传说中比这山南还要繁华十倍百倍的关东,又是如何的神仙景象。

    牧云翊端起酒杯,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双眸无意间扫过楼梯口时,见楼梯口处上来了两女一男。三人中,站在左边的那名素衣劲装,腰挂长刀的青年男子应该是名护卫,而右边那个穿着翠衣纹柳衣裙,头上扎着双丫髻的少女则应该是名丫鬟,左为护卫右为丫鬟,那中间哪位年轻少女便应是两人的主家小姐了。

    牧云翊好奇向那位少女望去,只见那少女约莫二八年华,上身着一件白色锦绣祥云襦衣,下罩白色烟笼梅花百水裙,外披品月缎绣玉兰氅衣,一头青丝梳成百花分肖髻。灯火映照之下,容色晶莹如玉,如新月生晕,如花树堆雪,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娇柔婉转之际,美艳不可方物。

    牧云翊望着那绝美少女不由一愣,这少女他认识,不但认识两人还关系不浅。这少女姓白名子萱,是山北雪唐部白家的长房三女,同时也是他表妹。牧云翊的母亲便是雪唐大君长的二女。

    山北九部中,赤颜兵势虽为最强,但要说富有,非地处九部之中,连接各部,坐拥凤梧山金矿的雪唐莫属。不过雪唐虽富,却地窄人少,且因地理原因,周围群狼环视,以雪唐那可怜的人力与军力,实难以保住手中财富,于是这才有了牧云翊父母的两部连姻。

    雪唐给予赤颜财力支持,赤颜给予雪唐保护,两部的连烟与联盟让两部都得到了极大的好处与发展。而且这种相辅相成,各取所需的关系在牧云翊父母之后,两部都有意延续下去,于是在牧云翊的祖父还在世时,便让牧云翊与白子萱定下了婚约,所以说起来,白子萱与牧云翊不但是表兄妹的关系,同时也是未婚夫妻的关系。

    少女三人上得楼来正四周张望,似乎在寻找空位子,可今夜这家酒肆的生意很是好,整个二楼皆都坐满了人,一时寻不到位子,那少女看模样很是不高兴,嘟着嘴便要招呼着护卫与丫鬟下楼去了。

    见此牧云翊连忙起身快步走向那三人。

    :“子萱表妹,你为何会在此处?”

    少女听到有人唤她,便转身望去,待见到来人是牧云翊时,不由的呆了一下,随后失声道:“表兄,你怎么在这里?”

    牧云翊微微一笑,道:“我父亲南下给辰朝新帝进献岁贡,我是随行而来的,你呢?你怎么会在此地?”

    :“我也是隨父亲送岁贡到此的。”

    :“哦!舅父也在清河城吗?”

    闻言,牧云翊语气激荡。在他众多的舅舅当中,就属这个大舅父最是疼他,他的黑龙嘶风踏雪马便是大舅父花重金购得并送与他的。说来自已快有三年未见过大舅父了,这许多年未见,如今听到他就在城中,牧云翊便想立马前去寻他。

    而白子萱也似看出了他的想法,于是轻声道:“刚好我也出来许久了,表兄不如与我一道回去吧,这许多年没见,父亲可时常念道你呢。”

    :“那就多谢子萱表妹了,说来这么多年,我也时常挂念舅父。”

    今夜牧云翊并未牵马出行,刚好白子萱主仆三人也是徒步而行,于是一行六人借着街道的灯火,漫步向城东而去。